协定是一个汉语辞彙,读音为xié yì,意思是共同计议,协商;经过的档案。《隋书·律曆志中》等均有相关记载。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协定
- 外文名:protocol
- 性质:汉语辞彙
- 意义:共同计议,协商
- 词性:名词
释义
词目:协定
拼音:xiéyì
英文:protocol
基本解释
1. [agree on]共同计议;协商
2. [agreement;accord;concord] 经过的档案
详细解释
1. 《隋书·律曆志中》:“二人协定,共短 孝孙 。”
宋·无名氏《儒林公议》卷上:“ 弼 (富弼)与韩琦协定,制以三年为率,不得复有乾请。”
田汉《卢沟桥》第四幕:“军长为着保持和平,还是委曲求全跟敌人协定,彼此撤兵。”
2. 统一意见。
宋·崔公度《感山赋》:“同德一心,齐力协定。”
3. 经过谈判、协商而制定的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档案。
《新华文摘》1981年第8期:“根据协定,停战线将以……实际控制线来划。”
4. 泛指双方经协商取得的一致意见。
《人民文学》1981年第8期:“她从知青点参军后,和父亲达成过协定,对自己的出身绝对保密。”
法律範畴
协定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实体为了开展某项活动,经过协商后双方达成的一致意见。
国际贸易理论含义
协定:在法律上是契约的同义词。只要协定对买卖契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作出明确、具体和肯定的约定,即使书面档案上被冠以“协定”或“协定书”的名称,一经双方签署确定,即与契约一样对买卖双方具有约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