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五点透视

(2021-06-26 10:00:07) 百科综合
五点透视

五点透视

五点透视是一种绘画效果,一种类似鱼眼镜头产生的物体中间放大,四周缩小的透视效果。亦即典型的球面化效果,这种效果的扭曲程度是随着焦距的变化而变化。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五点透视
  • 说明:四周缩小的透视效果
  • 补充:典型的球面化效果
  • 提出人:匡鹏智先生

基本信息

绘画中的“五点透视”是画家匡鹏智先生从传统绘画观点的“传统透视”中总结出来的,既是对“传统透视”的否定也是发展。“五点透视”越来越被广大美术生接受认可并成为绘画中主导的透视观点。

区别

传统绘画观点中的“透视”在立方体的透视图中表现为:平行透视(一点透视)、成角透视(两点透视)、倾斜透视(三点透视),这是把透视从视觉的整体上割裂开来单独讲解;“五点透视”把整个视觉作为一个整体,利用一个透视图包含了传统透视的三种透视现象,使得透视系统化,且更容易理解。其表现为视觉中五个方向五个点,即向上看、向下看、向左看、向右看、向前看、相对于的点、天点、地点、左余点、右余点、心点。

透视术语

1.视点——人眼睛所在的地方。
2.视线——视点与物体任何部位的假象连线。
3.视角——视点与任意两条视线之间的夹角。
4.视域——眼睛所能看到的空间範围。
5.视锥——视点与无数条视线构成的圆锥体。
6.视距——视点到心点的垂直距离。
7.视平线——与人眼等高的一条水平线
8.视中线——通过心点与视平线成直角的线。
9.消失点——就是遵循“近大远小”透视原则,视线在无限远的消失点。
10.心点——平视时,两个眼睛发出视线正前方无限远的消失点。也是视平线与视中线的相交点。
11.天点——视平线上方消失的点。
12.地点 ——视平线下方消失的点。
13.左余点——视平线左方的消失点。
14.右余点 ——视平线右方的消失点。

立方体图解

立方体“五点透视”图解
立方体五点透视立方体五点透视

传统图解

传统“一点透视”立方体图解
一点透视一点透视

透视图解

一点透视
1.立方体的一点透视
一点透视一点透视
2.圆环的一点透视
圆环的一点透视圆环的一点透视
二点透视
1.立方体二点透视
立方体二点透视立方体二点透视
2.圆环二点透视
圆环二点透视圆环二点透视
三点透视
1.立方体的三点透视
立方体三点透视立方体三点透视
2.圆柱体三点透视
圆柱体三点透视圆柱体三点透视

研究参考

1.立方体参考
立方体研究参考立方体研究参考
2.圆柱体参考
圆柱体研究参考圆柱体研究参考

注意问题

1.透视是客观存在的,透视无处不在。
2.透视相对空间而言,平面中不存在透视。
3.圆寓于方,因此圆的透视与方的透视是一致的。
4.透视与空间成正比,空间大而深透视就强烈,小而浅则弱。
5.空间中的平行线条仰视,近高远低,俯视近低远高。
6.透视要把握好度,不够会没有空间感,太过则畸形。
7.视域越大透视越大、视域越小、透视越小。
8.只要把握五个方向五个点。再遵循近大远小的原则,透视就不难表现。
9.人的两只眼睛是水平的,所以很容易锁定竖线和横线,唯有空间中存在的倾斜线条常常会产生错觉,所以在打形的时候,先画竖线和横线再画空间里面的斜线和曲线。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