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梅相靖

(2021-06-26 06:00:01) 百科综合
梅相靖

梅相靖

白茶製作技艺(福鼎白茶製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梅相靖
  • 外文名:MeiXiangjing
  • 国籍:中国
  • 出生年月:1945
  • 传承项目:白茶製作技艺(福鼎白茶製作技艺)
  • 学科领域:传统技艺
  • 非遗认证:中国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个人经历

梅相靖出生在茶业世家,祖居点头柏柳村地处东海之滨,是福鼎大白茶、大毫茶的原产地,号称“中国白茶第一村”。其祖父梅伯珍毕生研究白茶製作技术,将福鼎白茶推向世界各国,在茶商界有“梅占魁”之尊称。
梅相靖是梅伯珍第三代嫡传,自小跟从父辈学习製造各茶叶品种。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他在家点头柏柳村与祖父辈开始学习培育白毛茶苗,当时茶苗以分枝繁殖。以春季开始,让枝上长出新芽,并裁剪下来,芽中长出茶根后,在番地上打窠单枝培殖。亩数在2至3亩左右。每年培育5至6亩,以扦插为主,在地上打出番壠,在陈年老茶树上裁剪后,长出新茶苗。在新茶苗剪下后进行扦插,一般扦插密度在1cm左右,留一叶。时间在8月至第二年9月左右可拔苗。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他担任村干部其间多次参加县里和农业主管部门举办的茶叶培训班学习,五十多年来坚持学习与製作茶叶,苦心经营茶园管理,探索茶叶的採摘与製作,总结了一整套利用传统技法製作白茶的方法。
梅相靖在家柏柳村从小继承父辈梅毓芳、梅毓厚、梅毓淮学习製作白茶,主要当时叫做白毛茶、白牡丹。时间有四十多年历史。梅相靖为福鼎白茶製作技艺的第三代传人。此期间製作白茶首先以手工,以家庭作坊为主,数量每年达2至3担。生产队时期以集体为主,梅相靖在集体时製作白茶达10担以上。当下以茶厂机械製作为主。数量可观。梅相靖传承人已有65岁高龄,在柏柳科茶6亩,并培育茶苗、出产茶叶,年手制白茶数担。白茶手工製作主要传承给本族系子孙梅传銮、梅传斌、梅传浩、梅传永、梅传笔等人。但时代变更、工业发展,使白茶拥有的自然生态环境有所变化,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茶叶的栽培。种植技术是白茶製作技艺的关联部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形成白茶优秀品质的决定性因素。
梅相靖熟练掌握了白茶製作程式和方法,其福鼎白茶栽培技术和製作技艺,一直引领并影响着白茶生产发展。梅相靖充分利用自己掌握製作技艺,在柏柳祖居地坚守传统白茶製作手工作坊,加强与柏柳村白茶合作社在科研上的探索,促进白茶製作大众化,使民间传统的古老制茶技艺方法得以传承延续。
梅相靖授徒传艺情况如下:
1.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期间担任村干部以后,梅相靖立足柏柳村,广开茶地种植栽培白茶,开始将优质良种茶苗培育技术及老茶树修剪或台刈技术,对本村青年茶农进行传授,基本以群体性传授为主。
2.以祖上白茶作坊作为授徒的地点,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对家人、儿子进行手把手教授,讲度的把握。进一步攻克手工製作时不同气候下对萎凋技术的研究与探索。主要是以个别传授为主。现授徒梅传銮,男,1987年生。主要传艺栽种育苗、凉青晒青、炭焙技术等。
3.2008年柏柳村白茶专业合作社成立以后,即开始以办培训班形式,集体讲解教授传统工艺製作白茶方法,普及白茶製作加工技艺,柏柳村茶农80%以上都基本上能熟练掌握製作白茶技术。

荣誉成就

主要活动:
一、进入2000年以来,尤其是在福鼎市委、市政府大力推介福鼎白茶、推动白茶发展以来,在各级主管部门的组织下,多次参与福鼎白茶传统製作工艺的普及推广活动。如参加农业局、茶业局、茶业协会举办的专业讲座。推广传授的题目主要有:《茶苗培育技术》、《幼龄茶园管理及老龄茶园台刈》、《白茶自然萎凋与轻发酵》等课题。
二、2008年6月19—22日,参加同中国茶叶协会等在福鼎市举办的首届中国白茶文化节,在会期参与了白茶之乡“福鼎茶馆”研讨会和中国白茶“自然、健康、和谐”高峰论坛。
三、2009年12月21日,参加在福鼎召开2009年度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福建分员会。
四、2010年3月28日,参加由福鼎市人民政府等主办的首届福鼎点头开茶节。
五、2011年3月28日,参加由福鼎市人民政府等主办的第二届福。
鼎点头开茶节,并授予福鼎白茶製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主要成就:
福鼎白茶製作技艺是一项技术性强的工艺流程,每个环节均要求相当严格,製作程式和方法标準,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梅相靖其福鼎白茶製作技艺个人成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摸索白茶栽培技术、採摘方法与标準。采肥壮单芽,有一芽一、二叶、一芽二、三叶。採摘要求:适时、分批采,合理留养。其中幼龄茶树开採期:在种植后经定剪和摘顶养蓬培养及3年~4年肥培管理即可。茶树高度为灌木型达60cm~70cm左右,半乔木型达70cm~80cm左右。按“以养为主、以採为辅”的原则,掌握采高留低,采顶留侧,采大留小,采密留疏,采面留里,剪口以下不採。他这一方法得到目前茶专家的肯定,成为目前白茶茶树繁育和採摘技术的衡量标準。
二、形成白茶初制工艺流程,主要是:鲜叶→萎凋→堆积→乾燥→拣剔。其中技术体现在萎凋。又根据情况,他探索自然萎凋和複式萎凋方法,主要解决白茶初制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採取不同的萎凋技术,才可製得品质优良的白茶。这一经验目前在他的合作社茶坊中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运用,在当地有广泛影响力。
三、白茶製品为白毫银针、白牡丹,名列中国六大名茶之一。白毫银针以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的肥壮单芽为原料,其製品外形条索肥壮挺直披毫,色泽银白,整齐洁净,内质香气清高,毫香持久,鲜醇嫩爽,汤色杏黄清澈,叶底幼嫩肥软匀亮。另外,白牡丹以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的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初展为主要原料,其製品外形叶张肥嫩,毫心肥壮,叶态伸展,芽叶连枝,叶缘垂卷,破张少、匀整,色泽灰绿,毫色银白,洁净,无老梗,没有枝条和腊叶,内质香气清鲜纯正,毫香浓显,汤色淡杏黄,清澈,清醇清甜,嫩匀,叶底叶色黄绿,叶脉红褐,叶质柔软鲜亮。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