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学研究文学作品中内容的某些基本问题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文学中的表现方式,和不同国家的作家对这些问题的态度与看法。
它既可以对某种题材、人物、母题或主题在不同民族文学中的流传演变作历史的追寻,也可以对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文学中类似的题材、情节、人物、母题、主题做平行研究。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主题学
- 外文名:thematology
- 所属学科:比较文学
- 发源地:德国
主题学的定义
梵·第根
那对于各国文学互相假借着的“题材”的研究,是比较文学的稍稍明晰的探讨所取的第一个形式。这範围广大的研究在法文中没有一个确定的名称;德国人称它为Stoffgeschichte(题材史),我们现在提出了Thematologie(主题学)这名称。
佛列特里契·马龙
打破时空的界限来处理共同的主题
主题学研究的範畴
主题学的研究範围
相同或相似主题在同一国家内的发展或变异,属于主题史的研究範围。如果某一题材的流传跨越了国度,就属于主题学的研究範围。
- 相同或相似题材的比较研究
这类研究主要指脱胎于同一母体,在各国辗转流传的题材类型。
如《灰姑娘的故事》、《皇帝的新装》 - 同一或相似人物的比较研究
历史人物:查理大帝、罗兰、熙德、贞德、拿破仑等
神话人物:普罗米修斯
传说人物:浮士德
主题学的分类
1、梵·第根 (1)现实与传统的题材《格列佛》《哈利·波特》 (2)实有与幻想的文学形象 (3)传说与传说中的人物。 2、迪马 (1)典型情境 (2)地理题材 (3)传统描写对象 (4)常见的人物类型 (5)传说中的典型
人物典型研究
1、典型的成因 存在→表现→赋予意义→道德评判 媒婆与红娘、《水浒》《春草闯堂》等。
2、形象的能指与所指 原型形象 类型形象 唐璜与登徒子 拜伦的作品《堂璜》、普西金《石像》、莫里哀的《堂璜》
3、人物的典型意义:每一个人物典型,都具有各自隐含的主题和结构,通过研究它们的变迁及对他们作出的不同处理,可以发掘人物的深层内涵,从中获得大量的主题信息,从而使我们能更好地阐发各民族文学的个性与共性,这就是我们研究人物典型的目的所在。 如《源氏物语》中众多悲剧女性形象,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悉多的形象。
意向研究
1、什幺是意象?意象就是当人在以审美观念观照事物时意识中所呈现的形象。意象是指富有某种特殊含义的多种审美意味的文学形象。 如:王维《红豆》、李商隐《锦瑟·无题》
2、意象是一种有可解说意义的符号。
3、主题学中的意象,指的是某一民族中具有特定意义的文学形象或文化形象。
惯用语研究
惯用语是由历史文化和文学传统传递下来的体现文化积澱的惯用说法。如汉语中“请君入瓮、指鹿为马、举案齐眉”
主题学研究的价值
主题学与作家研究
通过探讨不同作家对同一或相似主题的处理,窥探不同作家的创作思想和创作个性。
主题学与作品研究
通过分析不同国家相似主题的作品所呈现的差异,在比较中把握文本的艺术特徵。
- 莎士比亚《罗密欧与茱丽叶》
- 王实甫《西厢记》
主题学与文化研究
主题学的研究不仅仅限于文学,它将不可避免地走向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