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堰头村(浙江省金华市汤溪镇上堰头村)

(2021-06-23 14:00:03) 百科综合

堰头村(浙江省金华市汤溪镇上堰头村)

堰头村是金华市婺城区汤溪镇西部一个始建于北宋(960年一1127年)年间的大村,全村450户,1360余人。因村处于大溪堰(莘畈溪)与叶坦堰交汇处之南,当地人习惯称它为“堰头”或“堰头村”,而作为行政村的村名则于1981年改为了“上堰头村”。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堰头村
  • 行政区类别:村
  • 所属地区:金华市
  • 面积:600平方米
堰头村村民以吴氏姓氏为主,村上建有8座厅堂,其中占地600平方米的花厅建于清朝鹹丰年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厅堂建筑宏伟,门面宽敞,青石浮雕以及雕花牛腿等雕刻精细,栩栩如生,保存较为完好。2016年12月14日,被列入市级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村里有七百四十余年历史的古法舞狮项目。
堰头的舞狮技术仅限传授给本村的吴姓男子,一般不传外姓弟子,而且三只狮子,两大一小。每头狮子有两个人合作表演,一人舞头,一人舞尾。表演者在锣鼓音乐下,装扮成狮子的样子,做出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在鼎盛时期,相邻的龙游县许多村庄的村民都会过来邀请堰头古狮前去表演,尤其在龙游的大公殿村,还有堰头狮子去的时候用蔑席铺地迎接的习俗,以示尊重,并因此在民间留下了许多有关堰头古狮与龙游县湖镇狮子相互斗狮的传说。
上堰头村所在的汤溪镇,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留有许多未解之谜。据民国《汤溪县誌·序》载:汤溪置县在明成化七年,其地于春秋为越之姑蔑;于秦汉为大末乌伤二县境,大末即姑蔑,姑、大皆尊称,其义同蔑,末则音近也;东汉分乌伤南乡立长山而大末沿讹为太末矣;三国时分太末立平昌,晋初改为遂昌;隋改长山为金华,并省太末入之遂昌,亦省入松阳;唐初复置太末、遂昌,太末寻更名龙丘,又析金华县置兰溪;五代时吴越国国主武肃王钱镠将龙丘更名龙游,自后逐为金华、兰溪、龙游、遂昌四县境。明成化七年(1471年),朝廷割金华、兰溪、龙游、遂昌四县之边隅,设立汤溪县。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