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届坎城国际电影节于2011年5月11日至22日举行。美国着名演员製片人罗伯特·德尼罗担任长片评审主席。伍迪·艾伦的电影《午夜巴黎》为电影节开幕影片。
本届电影节泰伦斯·马力克 执导的影片《生命之树》摘得金棕榈大奖,达内兄弟的《脚踏车男孩》及努里·比格·锡兰执导的《安纳托利亚往事》获得评审会大奖。让·杜雅尔丹和克尔斯滕·邓斯特分别凭藉《艺术家》和《忧郁症》获最佳男女主角奖。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第64届坎城国际电影节
- 外文名:The sixty-fourth 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开幕:2011年5月11日
- 闭幕:2011年5月22日
- 开幕片:《午夜巴黎》
- 最佳电影: 《生命之树》
- 入围部数:19部
基本简介
2011年电影节规模空前, 组委会共收到了来自一百多个国家3304部影片,包括1715部长片和1589部短片。最后共有33个国家的49部电影入选。
有19部影片入围了竞赛单元,其中2部还是处女作品。华语电影无一入围。引人注目的是,有4位女导演的作品选入竞赛单元。亚洲国家的入围作品只有日本导演河濑直美的新作《朱花之月》,三池崇史的《一命》和以色列导演约瑟夫-斯达的《注脚》。
新闻发布会
2011年4月14日 上午11时,在巴黎豪华酒店 GRAND HOTEL 举办了新闻发布会。法国国家电影中心主席CNC埃利克·盖航度Eric Garandeau出席。电影节主席雅各布 (Gilles Jacob) 致词,指出坎城电影节注重创新和多样化 。他说,当今随着电影在电视、网路、手机及其各种平台上的推广,我们更加认识到电影的广泛需求。电影本身正是用画面来给我们述说故事的。电影市场在不断地扩大。坎城电影节强调文艺电影本质的重要性。现在电影产业面临着很多苦难, 但是"才华并不能用票房来衡量。" 一部电影并不能因为它还没有遇到喜欢它的观众而被否定;它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方式来吸引观众。
主要看点
执行主席弗雷莫 (Thierry Frémaux) 公布了本届电影节入围名单。
弗雷莫在介绍法国电影《征服》La Conquête入围非竞赛单元时,特别指出:这是一部非常特殊的电影, 是以2007年萨科齐总统竞选为主题,是第一部描写有关现任总统的故事片。与某些媒体谣传相反,在选片过程中,电影节没有收到政府有关部门的任何压力,即文化部、法国国家电影中心CNC、以及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总统府,都没有插手干扰,都没有表示要电影节选入或者不选这部影片。相反,这些部门都要求电影节组委会保持他们一贯的独立决定权。
香港名导陈可辛执导的《武侠》入围了午夜放映单元,成为本届坎城电影节华语故事片的唯一代表。主演甄子丹、金城武、汤唯等将齐聚坎城亮相,掀开《武侠》神秘外衣。陈可辛执导的《如果·爱》是2006年第二届巴黎中国电影节的开幕影片。
新加坡华人名导邱金海(Eric Khoo)执导的“辰巳嘉裕” “Tatsumi ”入围了《一种关注》单元。这是一部改编自辰巳喜弘漫画作品的动画电影。
美国着名演员製片人罗伯特·德尼罗担任长片评审主席,评审团8位评审中有两位是中国香港影人:杜琪峯导演,製片人施南生。其他六位是:法国导演、张曼玉的前夫奥利维耶·阿萨亚斯,美国女星、剧作、製片人乌玛·瑟曼,阿根廷女星、製片马蒂娜·古斯曼,英国男星裘德·洛,查德导演马阿马-萨雷·哈隆恩。塞尔维亚导演 库斯图里卡担任《一种关注》单元主席,短片单元及电影基金会评审团主席是法国导演龚德力,金摄影机奖评审团主席是韩国导演奉俊昊。
1998年创建的电影基金会从82个国家、360所电影院校的1589部毕业作品中筛选了16部影片,其中两部卡通片,分别来自亚、欧、拉美洲的11个国家。
自2005年,坎城电影节委託电影基金会组织工作室,作为鼓励电影创作的新举措。工作室每年从全世界挑选出15部长片电影拍摄计画,邀请其导演参加电影节,在电影节期间帮助导演与其他电影专业人员建立联繫,以促成影片进入实质拍摄阶段。2015年中国有广东青年导演黄伟凯的《现在是过去的将来》入选。
2011年嘎纳电影节又创立了《短片单元》,将短片竞赛单元和短片角合二并,以此扶植短片的推广。其金棕榈奖也将在闭幕式上颁发。
28岁的法国年轻女明星梅拉妮·洛杭担任电影节开幕式和闭幕式的司仪。她选中话剧作家和导演尼可拉·贝多斯撰写幽默轻鬆的开场白。
美国着名导演伍迪·艾伦的新作浪漫喜剧《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 将于5月11日在Lumière大厅拉开坎城电影节帷幕。开幕式上将向义大利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Bernardo Bertolucci 颁发荣誉金棕榈奖。他在1987年执导了中意合拍影片《末代皇帝》。
2004年创立的坎城经典单元在5月12日的开幕影片是1970年由美国女星费`唐娜薇Faye Dunaway主演,男友摄影师杰瑞·夏兹堡Jerry Schatzber执导的第一部电影《颠倒众生一美人》Puzzle of a Downfall Child。今年坎城电影节海报上也正是这位导演摄下的费·唐娜薇的玉照。
5月12日晚《一种关注》单元开幕影片是美国导演格斯-范-桑特的新作《无法安宁》。
评审会名单
据“中央社”讯息,第64届坎城影展将于5月11日揭幕,19部入围竞赛长片中没一部华语片。影展今天公布的评审团名单,倒是有两位香港电影人,分别是製片人施南生和导演杜琪峯。
评审团主席罗伯特·德尼罗邀请8人进评审团,包括法国导演阿萨亚斯(Olivier ASSAYAS)、查德导演哈隆恩(Mahamat Saleh HAROUN),演员乌玛瑟曼(Uma THURMAN)和裘德洛(Jude LAW)。
另外是挪威作家琳.乌曼(Linn ULLMANN),她是名导演柏格曼(Ingmar Bergman)和演员丽芙乌曼(Liv Ullmann)的女儿;以及阿根廷演员兼製片古斯曼(Martina GUSMAN)。
竞赛电影
以下电影参加奖项角逐
《忧郁症》(Melancholia),导演:拉斯-冯-提尔 (Lars Von Trier)
《吾栖之肤》(La pielque habito),导演:佩德罗-阿莫多瓦(Pedro Almodovar)
《佩德》(Pater),导演:阿兰·卡瓦利埃(Alain Cavalier)
《我们需要谈谈凯文》(We Need to Talk About Kevin),导演:琳恩-拉姆塞(Lynne Ramsay)
《小亚细亚往事》(OnceUpon a Time in Anatolia),导演:努里-比格-锡兰
《脚踏车少年》(Le Gamin au velo),导演:达内兄弟 (LucDardenne,Jean-Pierre Dardenne)
《勒阿弗尔》(Le Havre),导演:阿基-考里斯马基 (Aki Kaurismaki)
《注脚》(The Footnote),导演:约瑟夫-斯达 (Joseph Cedar)
《妓院回忆录》(L'Apollonide),导演:贝特朗-波尼洛(Bertrand Bonello)
《朱花之月》(Hanezuno Tsuki),导演:河濑直美(Naomi Kawase)
《睡美人》(Sleeping Beauty),导演:朱莉亚-莉(Julia Leigh)
《抛光》(Polisse),导演:麦温-勒-贝斯柯(Maiwenn Le Besco)
《生命之树》(Tree of life),导演:泰伦斯-马力克 (Terrence Malick)
《女人之源》(Lasource des femmes),导演:哈杜-米赫罗 (Radu Mihaileanu)
《教皇诞生》(Habemus Papam),导演:南尼-莫莱蒂(Nanni Moretti)
《为父寻仇》(This Must Be The Place),导演: 保罗-索伦蒂诺(Paolo Sorrentino)
《一命》(Ichimei,3D电影),导演:三池崇史(Takashi Miike)
《亡命驾驶》(Drive),导演: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Nicolas Winding Refn)
《麦可》(Michael),导演:马克思-施雷恩泽(Markus Schleinzer)
以上电影参加奖项角逐
额外关注
以下不参加奖项角逐
开幕片:《无法安宁》 导演:格斯-范-桑特
《盆景》 导演:克里斯蒂安-吉门内兹
《北村方向》 导演:洪尚秀
《我们现在去哪儿?》 导演:纳迪-拉巴基
《停站间》导演:安德里亚斯-德里森
《撒旦之外》导演:布鲁诺-杜蒙
《猎人》 导演:巴库-巴库拉德泽
《双面玛莎》导演:肖恩-德金
《吉力马札罗的雪》 导演:罗伯特-格迪基扬
《Skoonheid》 导演:Oliver Hermanus
《辰巳》 导演:邱金海
《阿里郎》导演:金基德
《梦想之地》 导演:Ivan Sen
《八月未央》导演:约阿希姆-提尔
《国家行政》导演:皮埃尔-苏勒
《苦差事》导演: Marco Dutra&Juliana Rojas
《巴拉小姐》 导演:杰拉多-纳让约
《情人男孩》 导演:卡塔林-米苏雷斯库
《黄海》 导演:罗宏镇
获奖名单
主竞赛单元
奖项 | 获奖人/获奖影片 | 国籍 |
---|---|---|
最佳影片金棕榈奖 | 泰伦斯·马力克《生命之树》 | 美国 |
评审会大奖 | 达内兄弟《脚踏车少年》 努里·比格·锡兰《安纳托利亚往事》 | 比利时 土耳其 |
最佳导演奖 | 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亡命驾驶》 | 丹麦 |
最佳剧本奖 | 《脚注》 | 以色列 |
最佳女演员奖 | 克里斯汀·邓斯特 《忧郁症》 | 美国 |
最佳男演员奖 | 让·杜·雅尔丹《艺术家》 | 法国 |
评审团奖 | 麦温·勒·贝斯柯《警员》 | 法国 |
最佳长片处女作奖(金摄影机奖) | 巴勃罗·乔治力《相思树》 | 阿根廷 |
短片单元
奖项 | 获奖人/获奖影片 | 国籍 |
---|---|---|
最佳短片金棕榈 | 《穿越国境》 | 法国 |
最佳短片特别提名奖 | 《46号运动衫》 | 比利时 |
一种关注单元
奖项 | 获奖人/获奖影片 | 国籍 |
---|---|---|
最佳影片 | 金基德《阿里郎》 安德里亚斯·德里森《停站间》 | 韩国 法国 |
评审团奖 | 安德烈·萨金塞夫《伊莲娜》 | 法国 |
最佳导演奖 | 穆哈默德·拉素罗夫《再见》 | 法国 |
电影基石单元
奖项 | 获奖人/获奖影片 |
---|---|
一等奖 | 《信》 导演:Doroteya Droumeva (德国) |
二等奖 | 《DRARI》导演:Kamal Lazraq (法国) |
三等奖 | 《夜间飞行》导演:Son Tae-gyum (韩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