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纳尔多·贝托鲁奇(Bernardo Bertolucci,1941年3月16日-2018年11月),1941年3月16日出生于义大利帕尔马,义大利导演、编剧、製作人。
1962年,执导个人第一部电影《死神》,从而开启了他的导演生涯。1964年,执导剧情片《革命前夕》。1969年,与其他4名导演联合执导短片集《爱情与愤怒》,该片获得第19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提名。1970年,执导剧情片《蜘蛛的策略》。1972年,凭藉执导的爱情片《巴黎最后的探戈》获得第4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提名。1977年,执导历史片《一九零零》。1981年,执导剧情片《一个可笑人物的悲剧》,该片获得第34届坎城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提名。1987年,执导传记片《末代皇帝》,该片是历史上第一部获準进入北京紫禁城实景拍摄的电影。1990年,执导剧情片《遮蔽的天空》。1993年,自编自导剧情片《小活佛》。1996年,执导爱情片《偷香》,该片获得第49届坎城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提名。2001年,担任爱情片《爱的胜利》的製作人。2002年,执导剧情片《十分钟年华老去:大提琴篇》。2011年,获得第64届坎城电影节终身成就奖。2012年,凭藉执导的3D剧情片《我和你》获得第57届义大利大卫奖最佳导演提名。2013年,担任第67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评审团主席。
2018年11月26日,据《今日俄罗斯》报导,贝托鲁奇去世,终年77岁。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贝纳尔多·贝托鲁奇
- 外文名:Bernardo Bertolucci
- 别名:贝纳多·贝托鲁奇、宾纳杜·贝托鲁奇
- 国籍:义大利
- 星座:双鱼座
- 出生地:义大利帕尔马
- 出生日期:1941年3月16日
- 逝世日期:2018年11月
- 职业:导演、编剧、製作人
- 代表作品:巴黎最后的探戈、末代皇帝、一九零零
- 主要成就:第6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第6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本奖
第45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最佳导演奖
第6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金狮奖
第64届坎城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演艺经历
1962年,执导个人第一部电影《死神》,从而开启了他的导演生涯。1964年,执导以义大利的帕尔马为背景的剧情片《革命前夕》。
1969年,贝纳尔多·贝托鲁奇与马可·贝罗奇奥、帕索里尼、戈达尔和卡罗里扎尼联合执导短片集《爱情与愤怒》,该片通过5段不同的故事表达出5位导演对政局的看法,获得第19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提名。
1970年,执导由让·路易·特兰蒂尼昂、史蒂芬尼娅·桑德雷莉合作主演的战争片《随波逐流的人》,该片根据义大利小说家莫拉维亚的作品改编,获得第20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提名。同年,执导剧情片《蜘蛛的策略》,贝纳尔多·贝托鲁奇用儿子与父亲这两个表象互相结合又互相背离的关係,对法西斯社会道德观进行批判。
1972年,执导由马龙·白兰度、玛丽娅·施奈德等联袂主演的爱情片《巴黎最后的探戈》,贝纳尔多·贝托鲁奇凭藉该片获得第4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提名、第31届美国金球奖电影类最佳导演提名。
1977年,执导由罗伯特·德尼罗、杰拉尔·德帕迪约和多米尼克·桑达联合主演的历史片《一九零零》,该片讲述了两个出生背景不同的男人在世纪交替的45年间的友情与斗争,并以此折射出了社会内容和阶级斗争。
1979年,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拍摄了由吉尔·克雷伯格、马修·巴瑞等联合主演的爱情片《迷情逆恋》,该片讲述乔在父亲死后,与母亲卡特琳娜发展出一段畸恋的故事。
1981年,执导由乌戈·托格内吉、阿努克·艾梅共同主演的剧情片《一个可笑人物的悲剧》,该片讲述了一个成功人士在儿子遭到绑架后不知道如何抉择的故事,而该片则获得了第34届坎城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提名。1983年,担任第43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评审团主席。
1987年,执导由尊龙、陈冲、邬君梅联袂主演的传记片《末代皇帝》,该片是历史上第一部获準进入北京紫禁城实景拍摄的电影,讲述了古老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王溥仪的情爱与政治生活的故事,获得第42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电影奖-最佳影片、第12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是第一个走进紫禁城拍摄电影的国外导演。
1990年,执导由德博拉·温格、约翰·马尔科维奇、坎贝尔·斯科特联袂主演根据保罗·鲍尔斯小说改编的剧情片《遮蔽的天空》,该片全部在非洲实地拍摄,耗资五千万美元,历时两年拍摄完成。同年,担任第43届坎城国际电影节评审会主席。
1993年,自编自导由基努·李维斯主演的剧情片《小活佛》,该片讲述了一位西方小孩被认定为转世者的故事。1996年,执导由丽芙泰勒主演的爱情片《偷香》,该片讲述了一个纯洁的女孩寻找自己的生父、认识这个世界的旅程的故事,获得第49届坎城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提名。
1997年,获得第54届威尼斯电影节皮埃特罗.比安奇奖。同年,获得第50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荣誉金豹奖。1998年,执导由桑迪·牛顿、大卫·休里斯合作主演的爱情片《爱的困惑》,贝纳尔多·贝托鲁奇凭藉该片获得第43届义大利大卫奖最佳导演提名。
2001年,担任爱情片《爱的胜利》的製作人。2002年,与麦可.雷德福、沃尔克.舒伦多夫等联合执导剧情片《十分钟年华老去:大提琴篇》,该片採用了印度教《毗湿奴书》中的选段作为题记。2007年,获得第64届威尼斯电影节终身成就金狮奖。
2011年5月11日,贝纳尔多·贝托鲁奇获得第64届坎城电影节终身成就奖。2012年,获得第25届欧洲电影奖终生成就奖。同年,执导由蒂亚·法蔻、贾蔻伯·奥莫·安汀诺里合作主演的3D剧情片《我和你》,该片获得第57届义大利大卫奖最佳影片提名,贝纳尔多·贝托鲁奇凭藉此片获得第57届义大利大卫奖最佳导演提名。
2013年,担任第67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评审团主席。
主要作品
导演作品
年份 | 作品 | 类型 |
---|---|---|
2012年 | 《我和你》 | 剧情片 |
2003年 | 《戏梦巴黎》 | 爱情片 |
2002年 | 《十分钟年华老去:大提琴篇》 | 剧情片 |
1998年 | 《爱的困惑》 | 爱情片 |
1996年 | 《偷香》 | 爱情片 |
1993年 | 《小活佛》 | 剧情片 |
1990年 | 《遮蔽的天空》 | 剧情片 |
1989年 | 《义大利十二导演与十二城市》 | 剧情片 |
1987年 | 《末代皇帝》 | 传记片 |
1984年 | 《告别柏林》 | 剧情片 |
1981年 | 《一个可笑人物的悲剧》 | 剧情片 |
1979年 | 《月神》 | 爱情片 |
1976年 | 《一九零零》 | 历史片 |
1972年 | 《巴黎最后的探戈》 | 爱情片 |
1970年 | 《随波逐流的人》 | 战争片 |
1970年 | 《蜘蛛的策略》 | 剧情片 |
1969年 | 《爱情与愤怒》 | 爱情片 |
1968年 | 《搭档》 | 剧情片 |
1966年 | 《海峡》 | 剧情片 |
1964年 | 《革命前夕》 | 剧情片 |
1962年 | 《死神》 | 动作片 |
编剧作品
年份 | 作品 | 类型 |
---|---|---|
2012年 | 《我和你》 | 电影 |
2002年 | 《十分钟年华老去:大提琴篇》 | 电影 |
2001年 | 《爱之胜利》 | 电影 |
1998年 | 《爱的困惑》 | 电影 |
1998年 | 《围城》 | 电影 |
1996年 | 《偷香》 | 电影 |
1993年 | 《小活佛》 | 电影 |
1990年 | 《遮蔽的天空》 | 电影 |
1987年 | 《末代皇帝》 | 电影 |
1981年 | 《一个可笑人物的悲剧》 | 电影 |
1979年 | 《月神》 | 电影 |
1976年 | 《1900 》 | 电影 |
1972年 | 《巴黎最后的探戈》 | 电影 |
1970年 | 《随波逐流的人》 | 电影 |
1970年 | 《蜘蛛的策略》 | 电影 |
1969年 | 《爱情与愤怒》 | 电影 |
1968年 | 《西部往事》 | 电影 |
1968年 | 《搭档》 | 电影 |
1964年 | 《革命前夕》 | 电影 |
1962年 | 《死神》 | 电影 |
监製作品
时间 | 名称 | 类型 |
---|---|---|
2001年 | 《爱之胜利》 | 电影 |
参演电影
- 2005没有方向
- 1999黑泽:最后的皇帝
获奖记录
获奖时间 | 届次 | 奖项名称 | 备注 |
---|---|---|---|
2007 | 第64届 | 终身成就金狮奖 | 获奖 |
1997 | 第54届 | 皮埃特罗.比安奇奖 | 获奖 |
获奖时间 | 届次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2011 | 第64届 | 终身成就奖 | ---- | 获奖 |
1996 | 第49届 | 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 | 《偷香》 | 提名 |
1981 | 第34届 | 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 | 《一个可笑人物的悲剧》 | 提名 |
获奖时间 | 届次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1970 | 第20届 | 金熊奖 | 《随波逐流的人》 | 提名 |
1970 | 第20届 | 记者特别奖 | 《随波逐流的人》 | 获奖 |
1970 | 第20届 | Interfilm奖-推荐 | 《随波逐流的人》 | 获奖 |
1969 | 第19届 | 金熊奖 | 《爱情与愤怒》 | 提名 |
获奖时间 | 届次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1988 | 第60届 | 最佳导演 | 《末代皇帝》 | 获奖 |
1988 | 第60届 | 最佳改编剧本 | 《末代皇帝》 | 获奖 |
1974 | 第46届 | 最佳导演 | 《巴黎最后的探戈》 | 提名 |
1972 | 第44届 | 最佳改编剧本 | 《随波逐流的人》 | 提名 |
获奖时间 | 届次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1991 | 第48届 | 电影类-最佳导演 | 《遮蔽的天空》 | 提名 |
1988 | 第45届 | 电影类-最佳导演 | 《末代皇帝》 | 获奖 |
1988 | 第45届 | 电影类-最佳编剧 | 《末代皇帝》 | 获奖 |
1974 | 第31届 | 电影类-最佳导演 | 《巴黎最后的探戈》 | 提名 |
获奖时间 | 届次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2012 | 第25届 | 终生成就奖 | ---- | 获奖 |
2004 | 第17届 | 观众奖-最佳导演 | ---- | 提名 |
1988 | 第1届 | 评审团特别奖 | 《末代皇帝》 | 获奖 |
获奖时间 | 届次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1989 | 第42届 | 电影奖-最佳影片 | 《末代皇帝》 | 获奖 |
1989 | 第42届 | 电影奖-最佳导演 | 《末代皇帝》 | 提名 |
获奖时间 | 届次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1989 | 第12届 | 最佳外语片 | 《末代皇帝》 | 获奖 |
获奖时间 | 届次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1988 | 第13届 | 凯撒奖-最佳外国电影 | 《末代皇帝》 | 获奖 |
获奖时间 | 届次 | 奖项名称 | 备注 |
---|---|---|---|
1997 | 第50届 | 荣誉金豹奖 | 获奖 |
获奖时间 | 届次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2013 | 第57届 | 大卫奖-最佳影片 | 《我和你》 | 提名 |
2013 | 第57届 | 大卫奖-最佳导演 | 《我和你》 | 提名 |
2013 | 第57届 | 大卫奖-最佳编剧 | 《我和你》 | 提名 |
1999 | 第43届 | 大卫奖-最佳导演 | 《爱的困惑》 | 提名 |
1996 | 第40届 | 大卫奖-最佳导演 | 《偷香》 | 提名 |
1988 | 第32届 | 大卫奖-最佳导演 | 《末代皇帝》 | 获奖 |
1988 | 第32届 | 大卫奖-最佳编剧 | 《末代皇帝》 | 获奖 |
人物评价
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擅于把富有家庭气息的浪漫情节和内蕴的心理批判作为表现的核心,并结合一些政治、社会内涵,形成了他独特的创作风格(腾讯娱乐评)。
贝纳尔多·贝托鲁奇不是一个让人开心的导演,虽然这并不妨碍很多人对他的迷恋。他总是把现实肢解,把情绪揉碎,让观者看得郁闷,哪怕电影里的活色生香也提不起人们的胃口。然而人老了,总有回归天真的意愿,所以在他2003年的《戏梦巴黎》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依然犀利、冲动却明显开始怀旧的贝托鲁奇。
贝纳尔多·贝托鲁奇的作品以史诗的宏大气魄以及强烈的阶级分析内涵而着称,并将情色内容升华到相当的艺术高度,他是一个不轻易让人开心的导演”,他的电影往往让人产生怀旧和郁郁寡欢的情绪,叙事方式出神入化,故事折射出各种社会内容和尖锐複杂的百态人生,其中人物也往往有细腻的内心世界和充满暗喻的眼神或者动作(新浪娱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