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稻科学》创刊于1986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主管、中国水稻研究所主办的农业科技学术性期刊,面向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
据2019年5月《中国水稻科学》编辑部官网显示,《中国水稻科学》编委会顾问有4人、委员有41人。
据2019年5月7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国水稻科学》共出版文献2554篇、总被下载583067次、总被引66074次、(2018版)複合影响因子为1.588、(2018版)综合影响因子为1.007。据2019年5月7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国水稻科学》载文量为1903篇、基金论文为1651篇、被引量为40702次、下载量为87001次;根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中国水稻科学》影响因子为1.77。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中国水稻科学
- 外文名称:Chinese Journal of Rice Science
- 语言:中文
- 类别:农业科技;农作物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 主办单位:中国水稻研究所
- 编辑单位:《中国水稻科学》编辑部
- 创刊时间:1986年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国内刊号:33-1146/S
- 国际刊号:1001-7216
- 邮发代号:32-94
- 属性:中文核心期刊、CA、JST、CSCD
- 现任主编:程式华
- 编辑部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体育场路359号
办刊历史
1986年,《中国水稻科学》创刊。
1990年,该刊以季刊稳定发行。
2004年,该刊刊期由季刊变更为双月刊。
2014年12月,该刊成为中国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办刊条件
栏目方向
- 报导内容
《中国水稻科学》主要报导以水稻为研究对象的原始论文。
- 主要栏目
《中国水稻科学》设有研究报告、研究简报、研究快报、研究简讯、实验技术、学术专论、文献综述等栏目。
人员编制
据2019年5月《中国水稻科学》编辑部官网显示,该刊编委会顾问有4人、委员有41人。
职务 | 姓名 | 所在单位 |
顾问 | 卢永根 | 华南农业大学 |
闵绍楷 | 中国水稻研究所 | |
袁隆平 |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 | |
翟虎渠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
委员(以姓氏的拼音为序) | 曹卫星 | 南京农业大学 |
陈温福 | 瀋阳农业大学稻作研究室 | |
程家安 | 浙江大学 | |
程式华 | 中国水稻研究所 | |
韩斌 | 中国科学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 | |
何祖华 |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 |
胡培松 | 中国水稻研究所 | |
金千瑜 | 中国水稻研究所 | |
李家洋 |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 | |
李西明 | 中国水稻研究所 | |
廖西元 | 中国水稻研究所 | |
刘光杰 | 中国水稻研究所 | |
卢宝荣 | 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 | |
青先国 | 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 |
彭友良 |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 | |
彭于发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
钱前 | 中国水稻研究所 | |
阮刘青 | 中国水稻研究所 | |
任光俊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
宋祥甫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
舒庆尧 | 浙江大学 | |
万建民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
王才林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为研究所 | |
王磊 | 中国水稻研究所 | |
吴建利 | 中国水稻研究所 | |
谢华安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 |
薛勇彪 |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 | |
杨长登 | 中国水稻研究所 | |
杨剑波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 |
杨建昌 |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 | |
余柳青 | 中国水稻研究所 | |
张桂权 |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系 | |
张红生 |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 | |
张志涛 | 中国水稻研究所 | |
郑康乐 | 中国水稻研究所 | |
朱德峰 | 中国水稻研究所 | |
朱立煌 |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
朱英国 |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
朱有勇 | 云南农业大学 | |
朱智伟 | 中国水稻研究所 | |
庄杰云 | 中国水稻研究所 |
办刊成果
收录情况
《中国水稻科学》被中国科技期刊资料库、中国农林文献资料库、中国生物学文摘资料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资料库、中国科学引文索引资料库、CEPS中文电子期刊服务资料库、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Agris资料库、国际套用生物科学中心(CABI)的CAB Abstracts资料库、美国Cambridge Scientific Abstracts资料库、美国Chemical Abstracts资料库、美国Thomson Scientific资料库、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的水稻文献资料库、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农业文摘、全国报刊索引、中国学术期刊文摘、CA化学文摘(美)(2014)、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资料库(日)(2018)、CSCD中国科学引文资料库来源期刊(2017-2018年度)(含扩展版)、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等资料库或检索刊物等收录。
出版发行
据2019年5月7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国水稻科学》共出版文献2554篇。
据2019年5月7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国水稻科学》载文量为1903篇。
影响因子
据2019年5月7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国水稻科学》总被下载583067次、总被引66074次、(2018版)複合影响因子为1.588、(2018版)综合影响因子为1.007。
据2019年5月7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国水稻科学》被引量为40702次、下载量为87001次;根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该刊影响因子为1.77,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35种)中排第257名,在农作物类(41种)中排第2名。
荣誉表彰
1990年,《中国水稻科学》获得国家新闻出版署举办的中国期刊展览印製质量奖评比三等奖、浙江省自然科学期刊编辑协会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1992年,该刊获得农业部优秀科技期刊、中国农业科学院优秀科技期刊、浙江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优秀科技期刊 、首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二等奖。
1994年,该刊获得浙江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1995年,该刊获得浙江省期刊抽评一等奖。
1997年,该刊被评为浙江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优秀科技期刊。获得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
1998年,该刊获得浙江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2000年,该刊获得浙江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2001年,该刊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
2002年,该刊获得浙江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2005年,该刊入选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
2006年,该刊获得浙江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精品科技期刊奖。
2007年,该刊入选首届浙江期刊方阵工程精优型期刊群期刊。
2008年,该刊获得浙江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优秀科技期刊精品奖,被评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2009年,该刊入选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第四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2010年,该刊获得浙江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优秀科技期刊精品奖。
2011年,该刊被评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2012年,该刊被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第五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2013年、2015年、2018年,该刊连续三届入选中国百强报刊。
文化传统
投稿指南
1.来稿须附单位同意发表的推荐信,作者所在单位负责稿件内容的保密、真实性、作者排名、智慧财产权等的审查。并提供作者简介。作者来自不同单位时,排名顺序还须取得各有关单位的同意。文责由作者自负。
2.文稿要求。数据可靠,论点明确,文字简练。电子文档格式为Word格式。
3.文稿内容。一般应包括中文题名、作者姓名及工作单位——英文题名、作者姓名及工作单位——Abstract和Key words——中文摘要和关键字——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与分析——讨论——谢辞——参考文献。综述、专论、学术讨论等的正文内容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书写。
4.基金项目。获得基金资助产生的文章以“基金项目”为标识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弧内注明其编号,放在首页下方。多项基金项目时依次罗列,以“;”隔开。
5.摘要(Abstract)。摘要是对所研究的问题、方法和结果的準确概括的简短陈述。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6.关键字(Key words)。系反映文章的主题内容的辞彙和术语。一般每篇3~8个,附在中英文摘要下方
7.引言。扼要地概述研究工作的目的、範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构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
8.材料与方法。清楚地交代试验设计、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等。研究对象的名称,如水稻品种、肥料、农药、土壤、病虫害等名称应交代清楚;还应交代试验的範围、重複次数及样本大小。对一般的研究方法注明出处即可。结果与分析。利用图、表及文字进行合乎逻辑的分析,务求精练通顺。
11.讨论。着重于研究中新的发现和重要方面,以及从中得出的结论。
12.文内标题。文内标题力求简短,一般不超过30字,标题内儘量不用标点符号。标题左顶格书写。文内标题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为3~4级,分别以如1、 1.1、 1.1.1、 1.1.1.1的方式表示。
13.图和表(Figures and Tables)。图、表力求精练,凡用文字能较简单地说明的问题,儘量不用图和表。
14.计量单位。採用法定计量单位的名称和符号。单位名称和符号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的规定,採用符号表示。
15.标点符号。标点符号按照国家标準GB/T 15838-1995《标点符号用法》执行。外文中的标点按照外语的规範和习惯。外文缩略语,採用国际上惯用的缩略语。
16.品种名称。外国品种名的外文名称,一般可照搬原文,不必译写成汉字形式。人名及地名,外国人名一般照搬原文,外国地名应译成汉字,但小地名可以原文表示。
17.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仅列实际引用者。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正文中参考文献引用处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弧在上角标出。文末参考文献表按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
18.请登录中国水稻科学网站线上投稿系统进行投稿。
现任领导
职务 | 名单 |
主任委员、主编 | 程式华 |
副主任委员 | 孙宗修、万建民、郑康乐、阮刘青 |
注:表中为2019年5月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水稻科学》编辑部官网显示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