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中国民间组织30年:走向公民社会

(2019-09-02 06:22:53) 百科综合
中国民间组织30年:走向公民社会

中国民间组织30年:走向公民社会

《中国民间组织30年:走向公民社会(1978-2008)》旨在研究30年来伴随改革开放出现在中国大陆的民间组织,进而揭示由民间组织的发展所引起的社会变革。

基本介绍

  • 书名:中国民间组织30年:走向公民社会
  • 作者:王名
  • 类别:社会科学
  • 定价:454元
  •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8年10月

书籍简介

《中国民间组织30年:走向公民社会(1978-2008)》的作者试图从历史进程、公民权力、制度变迁、治理结构、民间组织与政府的关係、民间组织与社会的关係、民间组织与政治改革的关係、国家与社会关係的总体变迁等几个不同的视角来测度、把握和总结民间组织的发展及其带来的变化,并得出结论改革开放30年来民间组织的发展正推动着中国走向公民社会。

作者简介

王名,现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NGO研究所所长,《中国非营利评论》主编。1997年毕业于日本名古屋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非政府管理;公民社会与治理;CDM与NGO参与环境治理。自1998年创设清华大学NGO研究中心致力于中国NGO研究至今,领导了清华大学关于NGO的各项主要研究项目和实证调研。近年来侧重从公共管理、社会治理、制度规範角度研究NGO,并探索运用口述史方法、人类学方法开展NGO研究。主要着作有:《中国NGO研究》、《非营利组织管理概论》、《中国社团改革》(合着)、《民间组织通论》(合着)、《日本非营利组织》(合着)、《德国非营利组织》(合着)等,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相关论文80余篇。

书籍目录

目录
作者简介
序言
第一章 民间组织的发展及通向公民社会的道路
第二章 扩展中的公民结社权
第三章 民间组织的法制建设
第四章 民间组织的专项改革与制度创新
第五章 民间组织治理的变革
第六章 民间组织与政府的关係
第七章 民间组织的发育与社会重建
第八章 民间组织与政治改革:中国的逻辑
第九章 改革时代的国家与社会关係——行政吸纳社会
附录 民间组织年表(1978~2008)

序言

过去30年,中国社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显着改善、社会面貌日新月异的同时,中国涌现出了大量的民间组织。
本书的目的是研究过去30年伴随改革开放出现在中国大陆的民间组织。
中国的民间组织伴随改革开放而生,迄今已走过了30年曲折而光辉的历程。民间组织发育、成长和走向繁荣的这30年,正值改革开放的宏大历史画卷逐步展开的转型时代,市场体系从无到有,政府职能全面调整,各种社会关係深刻变化,社会矛盾複杂交织,社会伦理和价值观也备受洗鍊。中国的民间组织玉成于斯,必然带有深刻的时代与历史双重烙印,形成难于涤清的中国特色。也正因此,民间组织乃承载着推动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重任。民间组织,又叫社会组织,指那些在党政体系、市场体系之外的具有非政府、非营利和社会性特徵的公民社会组织。在中国的现今语境下,民间组织不仅代表着市场失灵条件下的经济利益,代表着政府失灵条件下的公共利益,而且也代表着在社会转型条件下更加广泛的社会利益和社会价值,这里不仅包含千千万万由公民自发成立的草根组织,也有以各种不同利益集团或社会群体为核心组成的社群组织,有服务于城乡特定空间範围的社区组织,还有大批有党政背景的社团、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有人民团体、事业单位等旧体制下面临改革的各种社会服务机构等等,中国的民间组织由此构成一个极为庞大、複杂、易变和充满多重性的体系。在相当程度上,这个由各种民间组织所构成的社会体系的改革、完善与建设的要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面临的任务是高度吻合的。可以说,由各种民间组织所构成的社会体系,与由各类企业构成的市场体系,以及由各级党政机关所构成的国家体系,共同组成三位一体的现代中国社会,它们矛盾统一、相映成辉,共同推动着中国社会在转型中成长进步、走向繁荣。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