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019-08-21 06:03:54) 百科综合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青少年普及读本)》内容简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丛书》最初策划于2006年初,并于当年被列入“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按照当时的构想,我们希望与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团中央权益部共同组织编写,并与相关人士进行了商榷,丛书编写宗旨是为全国广大青少年提供简单明了的介绍我国政治制度的国情教育教材。当时计画分两批出版8本图书,第一批是介绍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即《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中国基层民众自治制度》。第二批是介绍我国重要的政治制度,即《中国选举制度》、《中国行政管理制度》、《中国司法制度》和《中国国防制度》。由于各种原因,《丛书》的出版工作一直耽搁。也许是时间的巧合,借中共中央宣传部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开展民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契机,我们推出了第一批图书,也算我们对新中国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的一点贡献吧!

基本介绍

  • 书名: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出版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页数:119页
  • 开本:16
  • 定价:15.00
  • 作者:肖世茂 李养第
  • 出版日期:2009年7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802193390
  • 品牌: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内容简介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青少年普及读本)》:“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丛书·青少年读本
深刻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基本内涵
全面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历史背景

图书目录


引言:实现民族平等,巩固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壹 中国为什幺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的长期存在,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基础
(二)近代以来各民族外御列强入侵、内求民族解放的光荣传统,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
(三)各民族错居杂处、相依共存的状况,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基础
(四)民族地区与汉族地区之间资源条件和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经济基础
(五)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本保证

贰 什幺是民族区域自治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概念
(二)民族区域自治的特点
(三)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
(四)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五)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
(六)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优势

叄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伟大成就
(一)政治方面
(二)经济方面
(三)民族文化方面
(四)民族教育方面
(五)医疗卫生事业方面
附录一: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地区
附录二:中国民族自治地方一览

文摘

壹 中国为什幺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49年1月31日,伴随着解放战争的隆隆炮声,北平和平解放,至此,历时142天的辽瀋、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宣告结束,人民的胜利已成定局。4月20日晚8时,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3天之后,南京解放。“占领总统府”这一胜利,不仅宣告了国民党政权的瓦解,同时也宣告了我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时代的即将到来。对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而言,要实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必须解决好民族问题。即将成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一个重大抉择:新中国成立后,解决国内的民族问题,是学习苏联,走联邦制的道路,还是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走出一条我们自己的路?这是关係到新中国的繁荣、中华民族的昌盛的重大抉择!1949年全国政协大会筹备期间,在起草《共同纲领》的时候,关于新中国的民族政策,毛泽东同志就提出,要考虑到底是搞联邦,还是搞统一共和国,少数民族区域自治。为此,毛泽东专门就有关民族自决权和是否实施联邦制的问题徵求着名的民族理论家、卓越的民族工作领导人李维汉的意见。李维汉同志旁徵博引,系统地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自决权实施的原则和意义,认为“不能不根据各个民族和各个国家的不同情况,经过不同的具体道路,採取不同的形式。”

序言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继承者。因此,我们党和政府历来对青少年寄予厚望,也十分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我们都很熟悉50多年前毛泽东对青年人的着名演讲:“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世界是属于你们的。中国的前途是属于你们的。”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及党和国家重要领导同志对青少年的责任、成长和培养也有诸多的论述,党和政府也为此採取了一系列的引导、鼓励和保障措施。
青少年要承担起祖国未来、民族希望的历史责任和神圣使命,不辜负党、国家、人民的期望,就要掌握与时俱进的丰富知识,要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更需要深怀推动祖国繁荣、民族复兴的爱国激情。因此,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状况,採取多种措施为青少年学习知识、提高实践能力提供各种保障的同时,一直把青少年的爱国教育作为国民爱国主义教育的最重要工作。如,1994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印发(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通知》和2009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的《中央宣传部关于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深入开展民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意见》都明确提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是广大青少年。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