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30日,中国校友会网最新发布《2014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这是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连续第12年发布中国大学排行榜。报告显示,北京大学连续7年蝉联中国第一,问鼎2014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榜首;清华大学位居第二,上海交通大学居第三,复旦大学列第四,武汉大学排名第五,创历史最高排名。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和四川大学锦江学院位居2014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前五强;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北京城市学院、山东英才学院、西安欧亚学院和三亚学院名列2014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前五强。最新发布2014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排行榜,清华大学校友捐赠13.23亿元,创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最高纪录,跃居中国第一;北京大学12.93亿,屈居第二,中国人民大学7.07亿,列第三,武汉大学校友捐赠5.43亿,跃居全国五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国校友会网2014中国大学排行榜
- 类别:相关辞彙
- 时间:2014年
- 相关:中国大学排行榜
报告发布
研究团队提出2014中国大学分类新标準,率先将“毕业生质量”纳入大学分类,35所大学入围2014中国研究型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凭藉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超常表现,入选2014中国顶尖大学,荣膺“中国六星级大学”美誉;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和武汉大学等23所大学入选2013中国一流大学,荣膺“中国五星级大学”美誉。在中国校友会网最新公布的2014中国大学毕业生质量排行榜、2014中国大学教师水平排行榜和2014中国最具媒体影响大学排行榜中,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蝉联三榜冠亚军。首次发布2014中国大学学科水平排行榜,清华大学排名第一,北京大学名列第二,中国人民大学位居第三。
提出中国大学分类新标準,率先纳入毕业生质量指标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立国之本、人才是强国之基;育人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的办学根本。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首席专家、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指出,借鉴国内外大学分类、分级评价的成功经验,研究团队率先将“毕业生质量”引入中国大学分类标準,旨在纠正长期以来我国学界形成的研究型和教学型大学“二元对立”分类方法中的“重科研轻教学”等问题,构建起符合世界标準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教育规律的中国大学分类新标準体系,科学衡量中国大学的学术水平和人才培养层次,倡导大学真正重视本科生及研究生教书育人工作,重视在校生髮展和校友服务工作。为即将参加2014年全国高考的考生及家长选择大学、挑选专业和做好未来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参考。
大学办学类型分为:研究型、专业型、套用型和技术型
中国校友会网2014中国大学分类标準主要依据大学办学定位、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等进行分类:一是依据大学的学术研究水平和毕业生质量(研究型人才)等将中国大学分为研究型大学、专业型大学、套用型大学和技术型大学等4种办学类型。同时依据中国大学的学术研究水平和层次,将研究型大学划分为中国研究型、行业特色研究型、区域研究型和区域特色研究型等4个类别,旨在为高校科学定位、合理分类、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和制定发展战略规划提供决策参考。二是依据中国大学的学科专业设定和毕业生职业领域等将大学分为“综合型”和“行业特色型”,其中,特色型又细分为财经、政法、医药和语言等行业特色型院校,以及艺术、体育、传媒和警察等特色专业型院校。
研究型大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成就的最佳标誌,作为一个国家和区域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最新前沿科技研发的中心,承担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关键技术研发并为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的责任和使命。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首席专家、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指出,在人才培养方面,研究型大学担负着培养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层次杰出人才的双重任务;在科学研究方面,研究型大学是一个国家和区域科技创新的动力源、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引领者、教学研产一体化协同创新的智慧站,对一个国家和地区在日趋激烈的全球和区域经济、科技和文化等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具有决定性影响。
全国35所高校入选2014中国研究型大学名单
报告指出,科研领先与校友杰出是判定研究型大学的两个核心标準。要想成为研究型大学必须满足两个要件:一是培养和造就出高层次的研究型人才,二是产生出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成果并拥有卓越的师资队伍,二者缺一不可。依据中国校友会网2014中国大学分类标準指标得分,全国共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範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中南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厦门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共有35所大学入选2014年中国研究型大学名单。
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华中师範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师範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海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东华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国药科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等40所高校入选2014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名单。
中国区域研究型大学(2014)
依据中国校友会网2014中国大学分类标準指标得分,全国共有西北大学、西南大学、苏州大学、云南大学、湖南师範大学、暨南大学、郑州大学、上海大学、山西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福州大学、南昌大学、辽宁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新疆大学、安徽大学、河南大学、海南大学、内蒙古大学、广西大学、贵州大学、湘潭大学、黑龙江大学、宁夏大学、河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燕山大学、延边大学、西藏大学和青海大学等30所大学入围2014中国区域研究型大学名单。
南京师範大学、华南师範大学、陕西师範大学、首都医科大学、江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首都师範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福建师範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和湖南农业大学等15所大学入选中国区域特色研究型大学名单。
2015大学排行100强
名次 | 学校名称 | 类型 | 地区排名 | 总分 | 2015办学类型、等级和层次 | |||
地区 | 排名 | 办学类型 | 星级排名 | 办学层次 | ||||
1 | 北京大学 | 综合 | 北京 | 1 | 100.00 | 中国研究型 | 6星级 | 中国顶尖大学 |
2 | 清华大学 | 理工 | 北京 | 2 | 98.23 | 中国研究型 | 6星级 | 中国顶尖大学 |
3 | 复旦大学 | 综合 | 上海 | 1 | 82.22 | 中国研究型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4 | 武汉大学 | 综合 | 湖北 | 1 | 81.88 | 中国研究型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5 | 中国人民大学 | 综合 | 北京 | 3 | 81.67 | 中国研究型 | 6星级 | 中国顶尖大学 |
6 | 浙江大学 | 综合 | 浙江 | 1 | 81.66 | 中国研究型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7 | 上海交通大学 | 综合 | 上海 | 2 | 81.44 | 中国研究型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8 | 南京大学 | 综合 | 江苏 | 1 | 80.87 | 中国研究型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9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理工 | 安徽 | 1 | 75.88 | 中国研究型 | 6星级 | 中国顶尖大学 |
10 |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理工 | 湖南 | 1 | 75.75 | 中国研究型 | 6星级 | 中国顶尖大学 |
11 | 吉林大学 | 综合 | 吉林 | 1 | 75.68 | 中国研究型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12 | 北京师範大学 | 师範 | 北京 | 4 | 75.31 | 中国研究型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13 | 南开大学 | 综合 | 天津 | 1 | 75.08 | 中国研究型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14 | 中山大学 | 综合 | 广东 | 1 | 75.07 | 中国研究型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15 | 四川大学 | 综合 | 四川 | 1 | 75.04 | 中国研究型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16 | 华中科技大学 | 理工 | 湖北 | 2 | 74.98 | 中国研究型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17 | 西安交通大学 | 综合 | 陕西 | 1 | 74.31 | 中国研究型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18 | 同济大学 | 理工 | 上海 | 3 | 73.07 | 中国研究型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19 | 中南大学 | 综合 | 湖南 | 2 | 73.02 | 中国研究型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20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理工 | 黑龙江 | 1 | 72.74 | 中国研究型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21 | 山东大学 | 综合 | 山东 | 1 | 72.45 | 中国研究型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22 | 厦门大学 | 综合 | 福建 | 1 | 72.32 | 中国研究型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23 | 东南大学 | 综合 | 江苏 | 2 | 71.54 | 中国研究型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24 | 天津大学 | 理工 | 天津 | 2 | 71.53 | 中国研究型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25 | 重庆大学 | 综合 | 重庆 | 1 | 70.92 | 中国研究型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2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理工 | 北京 | 5 | 70.88 | 中国研究型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27 | 华东师範大学 | 师範 | 上海 | 4 | 69.95 | 中国研究型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28 | 东北大学 | 理工 | 辽宁 | 1 | 69.11 | 中国研究型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29 | 北京理工大学 | 理工 | 北京 | 6 | 68.80 | 中国研究型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30 | 华中师範大学 | 师範 | 湖北 | 3 | 68.62 | 中国研究型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31 | 大连理工大学 | 理工 | 辽宁 | 2 | 68.61 | 中国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32 | 西北工业大学 | 理工 | 陕西 | 2 | 68.16 | 中国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33 | 华南理工大学 | 理工 | 广东 | 2 | 68.07 | 中国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34 | 湖南大学 | 综合 | 湖南 | 3 | 67.76 | 中国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35 | 中国农业大学 | 农林 | 北京 | 7 | 67.36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36 | 兰州大学 | 综合 | 甘肃 | 1 | 67.20 | 中国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37 | 电子科技大学 | 理工 | 四川 | 2 | 67.12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38 | 北京协和医学院 | 医药 | 北京 | 8 | 66.80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39 | 东北师範大学 | 师範 | 吉林 | 2 | 66.73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40 | 北京科技大学 | 理工 | 北京 | 9 | 66.53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41 | 西北大学 | 综合 | 陕西 | 3 | 66.52 | 区域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42 | 武汉理工大学 | 理工 | 湖北 | 4 | 66.34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43 | 长安大学 | 理工 | 陕西 | 4 | 66.28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44 | 北京交通大学 | 理工 | 北京 | 10 | 66.20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45 | 中国地质大学 | 理工 | 湖北 | 5 | 66.19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46 | 中国矿业大学 | 理工 | 江苏 | 3 | 66.15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47 | 南京农业大学 | 农林 | 江苏 | 4 | 66.00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48 | 南京师範大学 | 师範 | 江苏 | 5 | 65.91 | 区域特色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48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理工 | 黑龙江 | 2 | 65.91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50 | 华中农业大学 | 农林 | 湖北 | 6 | 65.84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51 | 华东理工大学 | 理工 | 上海 | 5 | 65.74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52 | 中国海洋大学 | 综合 | 山东 | 2 | 65.61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53 | 南京理工大学 | 理工 | 江苏 | 6 | 65.60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54 |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 理工 | 河南 | 1 | 65.53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55 | 西南交通大学 | 理工 | 四川 | 3 | 65.47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56 | 西南大学 | 综合 | 重庆 | 2 | 65.36 | 区域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57 | 第三军医大学 | 医药 | 重庆 | 3 | 65.32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58 | 暨南大学 | 综合 | 广东 | 3 | 65.26 | 区域研究型 | 3星级 | 中国知名大学 |
59 | 上海财经大学 | 财经 | 上海 | 6 | 65.21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60 | 第二军医大学 | 医药 | 上海 | 7 | 65.15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61 | 北京邮电大学 | 理工 | 北京 | 11 | 65.06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62 | 中国政法大学 | 政法 | 北京 | 12 | 65.02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63 | 云南大学 | 综合 | 云南 | 1 | 64.98 | 区域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64 | 第四军医大学 | 医药 | 陕西 | 5 | 64.85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64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理工 | 江苏 | 7 | 64.85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66 | 合肥工业大学 | 理工 | 安徽 | 2 | 64.83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67 | 中国石油大学 | 理工 | 山东 | 3 | 64.73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68 | 湖南师範大学 | 师範 | 湖南 | 4 | 64.69 | 区域研究型 | 3星级 | 中国知名大学 |
68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农林 | 陕西 | 6 | 64.69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70 | 苏州大学 | 综合 | 江苏 | 8 | 64.68 | 区域研究型 | 3星级 | 中国知名大学 |
71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理工 | 陕西 | 7 | 64.62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72 | 河海大学 | 理工 | 江苏 | 9 | 64.52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73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财经 | 湖北 | 7 | 64.40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74 | 郑州大学 | 综合 | 河南 | 2 | 64.29 | 区域研究型 | 3星级 | 中国知名大学 |
75 | 华南师範大学 | 师範 | 广东 | 4 | 64.26 | 区域特色研究型 | 3星级 | 中国知名大学 |
76 | 西南财经大学 | 财经 | 四川 | 4 | 64.25 | 区域特色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77 | 南昌大学 | 综合 | 江西 | 1 | 64.24 | 区域研究型 | 3星级 | 中国知名大学 |
78 | 东华大学 | 理工 | 上海 | 8 | 64.20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79 | 上海大学 | 综合 | 上海 | 9 | 64.19 | 区域研究型 | 3星级 | 中国知名大学 |
80 | 北京化工大学 | 理工 | 北京 | 13 | 64.06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81 | 中央财经大学 | 财经 | 北京 | 14 | 63.97 | 区域特色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82 | 中央民族大学 | 民族 | 北京 | 15 | 63.86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83 | 陕西师範大学 | 师範 | 陕西 | 8 | 63.82 | 区域特色研究型 | 3星级 | 中国知名大学 |
84 | 福州大学 | 理工 | 福建 | 2 | 63.81 | 区域研究型 | 3星级 | 中国知名大学 |
85 | 北京林业大学 | 农林 | 北京 | 16 | 63.80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86 | 解放军理工大学 | 理工 | 江苏 | 10 | 63.76 | 行业特色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87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财经 | 北京 | 17 | 63.72 | 区域特色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88 | 华北电力大学 | 理工 | 北京 | 18 | 63.68 | 区域特色研究型 | 3星级 | 中国知名大学 |
89 | 广西大学 | 综合 | 广西 | 1 | 63.67 | 区域研究型 | 3星级 | 中国知名大学 |
89 | 华南农业大学 | 农林 | 广东 | 5 | 63.67 | 区域特色研究型 | 3星级 | 中国知名大学 |
91 | 北京工业大学 | 理工 | 北京 | 19 | 63.63 | 区域研究型 | 3星级 | 中国知名大学 |
92 | 首都师範大学 | 师範 | 北京 | 20 | 63.60 | 区域特色研究型 | 3星级 | 中国知名大学 |
93 | 福建师範大学 | 师範 | 福建 | 3 | 63.56 | 区域特色研究型 | 3星级 | 中国知名大学 |
94 | 东北林业大学 | 农林 | 黑龙江 | 3 | 63.49 | 区域特色研究型 | 3星级 | 中国知名大学 |
95 | 山西大学 | 综合 | 山西 | 1 | 63.46 | 区域研究型 | 3星级 | 中国知名大学 |
96 | 燕山大学 | 理工 | 河北 | 1 | 63.44 | 区域研究型 | 3星级 | 中国知名大学 |
97 | 首都医科大学 | 医药 | 北京 | 21 | 63.42 | 区域特色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98 | 新疆大学 | 综合 | 新疆 | 1 | 63.41 | 区域研究型 | 3星级 | 中国知名大学 |
99 | 南方医科大学 | 医药 | 广东 | 6 | 63.39 | 区域特色研究型 | 4星级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99 | 浙江工业大学 | 理工 | 浙江 | 2 | 63.39 | 区域特色研究型 | 3星级 | 中国知名大学 |
评价指标
省部级奖励和公益慈善人物纳入2014大学排名指标
12年来,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构建起了既符合世界标準又具中国特色、公开透明和客观公正的大学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既是对中国大学的办学实力的综合选优排序,又是对高校的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媒体影响和校友发展等核心办学指标的重要检验。概括起来拥有几个特点:一、数据权威,其中论文指标数据採用得到国内外学界认可的权威机构论文资料库统计数据,如美国科技信息所(ISI) 的ESI国际学术论文统计数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国际和国内学术论文统计数据等。二、高端突出,强调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世界影响、国家贡献与区域贡献。三、突出贡献,指标设计上兼顾国际标準与中国特色,突出社会贡献与社会影响;四、实现教学与科研、文科与理科、不同类型人才评价指标并重。五、实施分类、分层、分区和分级评价。
与2013年相比, 2014年中国大学排行榜评价指标体系的变化较大。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首席专家、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指出,最引人关注的是,在科研方面,率先将教育部和各省市区科技奖励与社科奖励、中信所最具影响力国际和国内百篇学术论文和2011计画协同创新中心等纳入科研指标。在人才培养指标中,首次将感动中国人物、全国道德模範、中国慈善榜上榜慈善家等公益慈善人物纳入杰出校友指标;增设省级优秀博士论文获奖者等指标;新增设国家“万人计画”、何梁何利奖、光华工程科技奖、中国青年科学家和中国青年科技奖等杰出师资指标;将教育部学位中心公布的2012全国学科评估结果引入排行,用于评价大学的学科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