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中国杜鹃花属植物

(2019-10-14 16:24:10) 百科综合

中国杜鹃花属植物

《中国杜鹃花属植物》是2014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籍,书籍的作者是耿玉英。

基本介绍

  • 书名:中国杜鹃花属植物
  • 作者:耿玉英
  • 出版时间:2014年
  • 开本:16开

基本信息

  • ISBN:978-7-5478-2081-0/Q.20
  • 着译者:耿玉英
  • 定价:¥380.00元
  • 出版时间:2014-10-01
  • 版次:01
  • 印次:01
  • 开本:16

内容简介

本书讨论了杜鹃花属植物各部分的形态特徵及其分类学意义、杜鹃花属植物的群落生态学特徵,并对杜鹃花属植物的系统演化、区系及地理分布做了详尽介绍。同时鑒于杜鹃花在园林方面的重要性,对高山常绿杜鹃花的繁殖和栽培技术也做了简要介绍。对中国杜鹃花属的分类学研究历史做了简要回顾,包括对不同分类观点和处理方式的讨论。在对中国约570种杜鹃花详尽的分类学描述、分布区系和生境介绍的基础上,对中国杜鹃花属分类和分布区系等方面存在的一些混乱和存疑做了深入讨论,并通过科学考证,修正了部分种的数据。此外,在大量标本观察和野外工作的基础上,运用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了云香杜鹃花属的形态特徵,将其作为杜鹃花属杜鹃花组的一亚组收入。

目录

第1章杜鹃花属植物分类研究简史
1.1早期的分类研究
1.1.1林耐建立的杜鹃花属
1.1.219世纪初期杜鹃花属分类研究的发展
1.220世纪的分类研究
1.2.1贝尔福的分类观点与《杜鹃花种志》的出版
1.2.2现代杜鹃花属分类系统
1.2.3有关现代杜鹃花属分类系统的重要修订
1.3系统分类的分子生物学证据
1.4中国学者对杜鹃花属分类研究的贡献
1.4.1中国学者的主要贡献
1.4.2中国杜鹃花属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4.3有关杜鹃花中文名的讨论
1.4.4本书採用的分类系统
1.5中国杜鹃花属植物的标本採集
1.5.1中国学者对杜鹃花的採集
1.5.2西方人对中国杜鹃花标本的採集
参考文献
第2章杜鹃花属植物的形态性状
2.1生长习性
2.1.1各亚属的生长习性
2.1.2各亚属种类生长高度的变化
2.2毛被和鳞
2.2.1毛被
2.2.2鳞片
2.3叶部形态
2.3.1叶芽
2.3.2叶
2.4花和果形态
2.4.1花
2.4.2果
2.4.3种子
2.5叶表皮显微形态
2.5.1光镜下叶表皮结构
2.5.2扫描电镜下叶表皮结构
参考文献
第3章中国杜鹃花属植物分类
3.1亚属1——常绿杜鹃花亚属
3.1.1近年有关亚属分类的部分修订
3.1.2亚属(组)的主要性状
3.1.3亚属(组)的分类
3.2亚属2——羊踯躅亚属
3.2.1主要性状和分类
3.2.2分组描述
3.3亚属3——马银花亚属
3.3.1有关亚属分类的几个主要观点
3.3.2亚属的主要性状
3.4亚属4——长蕊杜鹃花亚属
3.4.1亚属的主要性状和分类
3.4.2分种描述
3.5亚属5——映山红亚属
3.5.1亚属性状描述
3.5.2亚属的分类
3.6亚属6——杜鹃花亚属(有鳞杜鹃花亚属)
3.6.1亚属的主要性状
3.6.2亚属的分类
3.6.3分组描述
3.7亚属7——叶状苞杜鹃花亚属
参考文献
第4章中国杜鹃花属植物的地理分布和区系特徵
4.1地理分布
4.1.1水平分布
4.1.2垂直分布
4.1.3几个重要分布区域
4.2区系特徵
4.2.1分布区类型
4.2.2特有种及其分布
参考文献
第5章高山常绿杜鹃花植物的繁殖和引种栽培
5.1生长条件
5.2繁殖方法
5.2.1有性繁殖
5.2.2无性繁殖
5.2.3快繁
5.2.4杂交育种
5.3栽培管理
5.3.1栽培场地的选择
5.3.2黏性土壤的改良
5.3.3砂质土壤的改良
5.3.4栽培和管理
5.4常见病虫害防治
5.4.1根腐病
5.4.2顶梢枯死
5.4.3叶和花部瘿瘤病
5.4.4叶斑病
5.4.5叶片煤污病
5.4.6虫害
参考文献
第6章杜鹃花属植物的利用及开发前景
6.1重要的园林花卉
6.2资源利用
6.2.1医药方面的利用
6.2.2化学工业上的利用
6.2.3生物防治方面的利用
6.2.4食品工业方面的利用
6.2.5科研方面的利用
6.2.6生态旅游中的利用
6.3中国在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6.3.1中国杜鹃花资源的分布现状
6.3.2深入系统地进行开发利用研究
6.3.3合理利用资源
6.3.4开展杂交育种研究
参考文献
相关标本馆名称及代码
部分凭证标本
拉丁文索引
中文索引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