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计準则国际趋同研究》是2010年12月1日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余波。
基本介绍
- 书名:中国会计準则国际趋同研究
- 作者:余波
- ISBN:9787509526491
-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0-12-1
- 副标题:基于制度演化视角
内容简介
会计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会计标準的国际化似乎已大势所趋。在致力于建立全球性通用会计準则的国际组织中,国际会计準则理事会(IASB)以全球性会计制度变革引领者自居,强调製定一套高质量的,可理解的并具有强制性的全球性会计準则。截至2009年,全球大约117个国家和地区开始採用国际会计準则(IAS )编制会计报表或宣称与国际会计準则全面趋同。自2007年1月1日起,涵盖1个基本準则和38项具体準则以及会计準则套用指南的中国企业会计曦则体系,实现与国际会计準则的实质性趋同。由于会计是实现契约全面确认与监控的工具,是产权收益确认、计量、考核、披露及管理中不可替代的基础性制度装置,会计标準稍有不慎就可能使国家和公司在经济权益方面遭受损失。经济全球化的複杂性决定了必须正视全球会计趋同历史进程中的斗争性和其宏微观经济后果的严重性,因此,深人研究我国会计準则国际趋同的历程,尤其是我国新会计準则的执行效果,以及当前金融危机对全球会计準则趋同的影响便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基于以上思考,本书结合会计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博弈论,尤其是演化经济学的综合知识,用规範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会计準则国际趋同展开研究,做到以规範理论研究为先导、以实证研究的结果来进一步促进规範理论的完善。全书共分7章展开研究。
图书目录
内容摘要
第1章导论
1. 1研究意义
1. 2国内外研究综述
1. 3研究思路与框架
1. 4研究的基本约定
1. 5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会计準则国际趋同的理论基础
2. 1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
2. 2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2. 3博弈理论
2. 4演化经济学理论
第3章我国会计準则国际趋同的研究架构
3. 1第一层次:会计信息生成与传导
3. 2第二层次:会计準则趋同与会计知识互补
3. 3第三层次:会计制度演化与社会制度变迁
第4章我国会计準则国际趋同的制度演进与现状分析
4. 1我国会计準则国际趋同的制度背景
4. 2我国会计準则国际趋同的演进历程
4. 3我国新会计準则的制度创新与国际差异
第5章我国新会计準则国际趋同的相关性检验
5. 1引言
5.2文献回顾及研究假说
5. 3研究设计
5. .4实证结果分析
5.5稳健性检验
5.6结语
第6章我国新会计準则国际趋同的可靠性检验
6. 1引言
6. 2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6. 3研究设计
6. 4实证结果分析
6. 5稳健性检验
6. 6结语
第7章新时期我国会计準则国际趋同的思考
7. 1美国次贷危机的演进历程与根源反思
7. 2次贷危机的经济学探源
7. 3金融危机对全球会计準则趋同的冲击
7. 4未来我国荟计準则国际趋同的对策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