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美的乡村—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因其春天万亩梯田油菜花海而闻名遐迩。
婺源县,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地处江西东北部,西距景德镇80公里,东临国家历史名城衢州,西毗瓷都景德镇,北枕国家旅游胜地黄山,南接亚洲铜都德兴铜矿,处在黄山、庐山、三清山、九华山、龙虎山、武夷山、鄱阳湖、千岛湖等华东黄金旅游区域的腹地,是一颗镶嵌在皖、浙、赣三省交界地的绿色明珠。东接福建,安徽,浙江等东方山水风景,被许多海内外媒体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中国最美乡村
- 地理位置: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江湾
- 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
- 开放时间:7:30-17:30
- 景点级别:国家AAAAA级景区
- 门票价格:婺源通票210元;篁岭套票145元
- 着名景点:篁岭、江岭、江湾、李坑、晓起、彩虹桥、灵岩洞
地理位置
中国最美的乡村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皖赣浙三省交界处。婺源是古徽州府六县之一,徽州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婺源东西分别与两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衢州、景德镇毗邻,南隔铜都上饶德兴市与世界自然遗产“江南第一仙山”——三清山相望,北枕国家级旅游胜地黄山和国家历史名城古徽州首府歙县。婺源素有“书乡”、“茶乡”之称,是全国着名的文化与生态旅游县,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一颗镶嵌在赣、浙、皖三省交界处的绿色明珠。

行政区别
婺源县隶属江西省上饶市,同时也是全国唯一一个以行政地名命名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有中国四大花海之一的江岭、晒秋人家篁岭、千年古镇江湾、小桥流水人家李坑等,其中江湾景区于2013年1月17日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国家5A级旅游景区“。婺源正以打造建设“中国最美的乡村”,世界文化生态大公园” 而不懈努力!

荣誉
婺源是中国旅游强县、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国家级文化与生态旅游强县、中国旅游标準示範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範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010中国年度品牌··· ···

2013年,随着江湾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婺源全县拥有5A级旅游景区1家、4A级旅游景区11家,是全国4A级旅游景区最多的县份,也是全国唯一一个以整个县命名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婺源正以“中国旅游第一县”的目标而奋斗!
婺源江岭是婺源田园风光的代表,公路始终在山间盘旋,从江岭向下看,只见层层梯田,曲折的线条,山谷盆地中的小河,河边聚集的三两个村庄,四周围绕着青山,构成了一幅极美的婺源农村风光画卷。
篁岭是婺源旅游的浓缩,集古村落、古树群、梯田花海、民俗晒秋为一体的最美乡村景致。篁岭旅游不受季节影响,春观油菜花海、夏戏峡谷溯溪、秋赏古村晒秋、冬品民俗度假。
香港着名的摄影家陈复礼曾以此为主题的作品《天上人间》获得了国际摄影大赛金奖,并讚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
万亩梯田花海——江岭

旅游线路
婺源景色优美,有东线、西线、北线三条着名旅游路线。
东线。东线景区以原汁原味的明清古村落和田园风光为主,主要景区有小桥流水人家——李坑,钟灵毓秀的千年古镇——江湾,还有中国四大花海之一油菜花观赏圣地——江岭梯田和电影《暖》的拍摄地——庆源村。
北线。北线以原生态的山水风光见长,大鄣山卧龙谷景区是一处景观价值独特的高山峡谷景区。这里群山环抱,山峰林立,森林覆盖率高达 90.7%,景区四季变换不同的色彩。灵岩洞是一座亿年溶洞,常年温度保持不变,冬暖夏凉。乡居人家经典——严田古樟,一处被人遗忘的世外桃源。彩虹桥是一座有着八百多年曆时的宋代廊桥,还有儒商第一村的思溪延村。
西线。文公山景区是国家AAAA级景区,内有朱熹手植的千年古杉,还有朱熹的祖坟,景区内森林茂密,郁郁葱葱。
篁(huáng)岭:挂在山崖上的篁岭古村,地无三尺平,数百年来,村民早已习惯用平和的心态与崎岖的地形“交流”。自然条件的局限却激发了先民的想像和创造力,从而在无意间造就了一处中国绝无仅有的“晒秋人家”风情画。
篁岭古村数百栋徽派古民居在百米落差的坡面错落有序,每当日出山头,晨曦映照,整个山间村落饱经沧桑的徽式民居土砖外墙与晒架上、圆圆晒匾里五彩缤纷丰收果实组合,绘就出世界独一无二的“晒秋”农俗景观、最美的乡村符号。独特的“篁岭晒秋”景观符号成功入选最美中国符号;篁岭成为世界级古村样板;
特色
婺源历史悠久,物华天宝,素有“酒乡”、“书乡”、“山乡”、“水乡”、之称。
名人
何溥(922—1019),字令通,号潜斋,晚号紫霞老人,北宋初年,南唐国师何溥(字令通)因得罪皇帝遭贬至海宁县县令,今(休宁县)县令,后定居婺源芙蓉峰。
朱弁 南宋名臣、诗人朱弁,字少章,号观如居士,婺源县城人 。太学生出身。建炎元年,高宗计议遣使金国,问候被羁金国的徽、钦二帝。
朱熹 南宋着名哲学家、教育家朱熹的祖籍是婺源,字元晦,又字促晦,号晦庵,别号紫阳,小名沈郎,小字季延。
詹天佑 字眷成,婺源庐坑人。中国最早的杰出的铁道工程专家。其一生,为中国铁路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酒
江西婺源千年古镇清华街,有一种窖香名酒——清华婺,为观山月集团旗下产品。
清华婺酒色泽金黄透明,芳香浓郁,口味醇正,进口甜、落口绵,有健胃、养血、益气之功效,常服少饮,有益身体健康。
用优质大米和山泉水为原料,以大曲为糖化发酵剂,传统固体操作,酿造出优质清香型大曲为酒基;然后用淡竹叶、当归、砂仁、檀香等十二种名贵中药浸汁;用冰糖、白糖煎成糖液;将酒、糖、药三液按科学配方精製,经过抽清、过滤、封缸,长期贮藏于婺源清风洞。

清华婺为亿年溶洞窖藏——婺源清风洞。婺源清风洞还是婺源有名的游览景观之一,。“清风拂征衣马蹄催送方知返,仙境迷游客琼浆醉饮不思归。”这是清风洞的真实写照。其无论是温度、湿度还是光度都为清华婺提供了最佳的贮藏条件。
乾隆年间,清华婺酒创始人当街开酒铺,传说还用清华婺酒接待了微服私访的乾隆皇帝,乾隆讚不绝口。在京张铁路开工前,詹天佑回故乡,乡里都用清华婺酒招待詹总。1952年经过公私合营改造,清华婺酒厂成立。1963年被评为江西省名酒。1980年在全省评酒会上被评为省优质酒。“清华婺”品牌连续被评为“江西省着名商标”,2006年又被评为“中国着名品牌”。2011年又获得上饶市唯一一家“中华老字号”的荣誉称号 。1959年,中央庐山会议期间,毛泽东主席曾品尝过清华婺酒,并且给予了非常中肯的评价:“近似竹叶青,竹叶青除水好、高粱好外还配加中药材酿製而成。2001年,江泽民同志视察婺源时,专以清华婺为宴请酒,并且连饮三杯,备加讚赏。
婺源绿茶
婺源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茶圣陆羽所着的《茶经》一书中,就有“歙州(茶)生婺源山谷”的记载,宋称绝品,明清入贡,并在18世纪就已进入英国市场,并为英国上层贵族普遍喜爱。历史上婺源名茶很多。明末清初,婺源茶叶逐渐形成自己独特风格。被誉为“四大名家”的婺源绿茶——溪头梨园茶、砚山桂花树底茶、大畈灵山茶和济溪上坦源茶,曾当作贡品。

绿茶根据其外形,可分为长条形的眉茶和圆珠状的珠茶。“婺源绿茶”属于眉茶。婺源绿茶品质优异,“颜色碧而天然、口味香而浓郁、水叶清而润厚”,是“中国最上等绿茶,有美妙香味”,因而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1915年,婺源绿茶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一时风光无限,与西湖龙井、苏州碧螺春等并称“中国十大名茶”。
古书乡
“山间茅屋书声响,放下扁担考一场。”书乡婺源自古文风鼎盛,人才荟萃,历代名人遗蹟较多,有“吴楚分源”界碑、春秋吴太子鸿墓、汉长沙王吴芮墓、南宋岳飞吟诗的花桥,还有李白、黄庭坚等名人游览时留下的遗蹟。走进书乡婺源,就像行进在久违了的历史风尘中,在青山里、在村道旁、在不经意中,一处年久的残壁断碣,一段弯曲的青石驿道,一棵苍翠的名木古树,一口青苔漫布的水泉深井,都有一个传说、一个典故。其中,以古文化、古建筑、古树群、古洞群为主的“四古风韵”着称。
古文化
古来存圣迹,从此识前贤。”婺源历代文才辈出,代有名家。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朱熹,明代爱国将士汪鋐,清代音韵学家江永,科学家齐彦槐,近代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现代医学家程门雪……自宋至清,全县考取进士552人,仕宦2665人,历代文人学士着作3100多部:其中172部进入《四库全书》,7位名人入选《辞海》。有“中国县级第一馆”之称的婺源博物馆,珍藏商至清各类文物1万余件。傩舞、徽剧、茶道、抬阁、地戏等民间文化艺术绚丽多彩。
婺源,是理学大师朱熹和中华铁路之父詹天佑的故里。在这里,您可以欣赏到“京剧的老祖宗”徽剧的典雅韵味,惊讶于“舞蹈活化石”傩舞的原始粗犷,陶醉在清纯迷人的茶道姑娘的表演之中……
古建筑
粉墙黛瓦,飞檐戗角的徽派古建筑,或隐现于青翠山林,或倒映在清溪水面,直可让人领略小桥流水人家那天人合一、返璞归真的意境!
境内独具徽派风格的古祠堂、官邸、民居、廊桥、亭阁等遍布乡野掩映在山麓水畔点缀于古木幽篁之间为我国明清古建筑保存得最多、最完整的县之一。其中木雕、石雕、砖雕精美绝伦堪称“三绝”。着名的“俞氏宗祠”、“百柱祠堂”气势恢宏、工艺精巧被专家誉为“艺术殿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