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冷小镇——呼中,地处大兴安岭兴安之巅,素有中国偃松之乡、红毛柳之乡、黑木耳之乡之美誉。年平均气温-4.3℃,历史最低气温达-53.2℃,是我国气象记录的最低值,无霜期仅有80余天,每年-40℃的天气可达40多天,因而得名“中国最冷小镇”。并已注册“最冷小镇”标识。
呼中区历史厚重,风光秀美。有中国第一大、世界第五大寒温带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国家3A级白山景区、省级地质公园苍山石林,兴安之巅大白山、万年彩绘岩画遗蹟的“龙首洞”等80余处景点。春看红毛柳,夏赏大森林,秋观五花山,冬览大冰雪,时时皆美景,处处是文章,展示了最冷小镇的雄浑壮美。先后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十大秋色”。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国最冷小镇
- 外文名:The coldest town in China
- 历史最低气温:-53.2℃
- 地理位置: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中区
- 总人口:45039人
- 总面积:7419.099平方公里
基本介绍
大兴安岭呼中区林业局位于黑龙江省东北边陲大兴安岭的核心地带,坐落于大兴安岭最高峰伊勒呼里山北麓。它由大兴安岭的母亲河---呼玛河的发源地而得名,下辖呼中镇、呼源镇、碧水镇、宏伟镇四个乡镇,总人口45039人。地理坐标为东经122°39′30-124°21′00″,北纬51°14′40″--52°25′00″。全境东西宽115公里,南北长125公里。总面积为7419.99平方公里。它东与新林区毗邻,南隔伊勒呼里山分水岭与松岭区、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相望,北和塔河县、漠河县相连,西与自然保护区、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左旗交界。四面环山,中部为呼玛河河谷,地形西南部多高山峻岭,东北部多丘陵河谷,形成同西南向东北波逐渐降低的地貌特徵。开建设初期归属呼玛县管辖,1964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划归大兴安岭特区管辖。1965年7月,成立呼中林业公司,同时设立呼中区,实行“政企合一”体制。1970年林业公司改为林业局,隶属大兴安岭地区管辖。1981年改称为呼中区人民政府。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建设,如今区内楼房林立,交通便利,通信方便、迅捷。
中国最冷小镇呼中
中国最冷小镇呼中

呼中区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厚重的人文历史。它景观的奇特之处,就在于境内依山傍水,天蓝水清,景色醉人,有“天然大氧吧”之称,是世界重要的寒温带原始森林保护区和珍稀物种的生态园;是我国“最冷、最纯、最静、最美、最奇、最自然”的度假去处。地貌类型为大兴安岭东北波融冻剥蚀中低山缘地貌区,其中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534座,最高峰为1528.7米的大白山;最低海拔仅为420米。由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独特,境内山高谷窄、河宽水深,是中国大兴安岭最具闻名的偃松之乡和红毛柳之乡。原始生态资源有呼中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北部边垂第一峰大、小白山,中国最北海拔最高的苍山石林,中国最北的氡泉,梦幻仙境佛山和千里长河呼玛河的源头等自然景观。
最冷小镇风光

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厚重闻名的人文历史,向人们展示了它独特的魅力。尤其是2014年年12月呼中以举办全国摄影大赛为平台,全力宣传打造中国“最冷小镇”,吸引众多慕名而来的区内外、省内外专业及业余摄影者,拍摄创作了大量作品,先后在中央电视台、黑龙江电视台、《中国林业》、人民网、《黑龙江画报》、蜂鸟摄影论坛、北京油菜花原创摄影网、橡树摄影网等国家、省、地级媒体、报刊杂誌发表摄影作品1000余幅。极大地提升了呼中成为中国“最冷小镇”知名度
最冷小镇景色

2015年呼中区全面停止林业商业性採伐后,着力培育生态旅游业。以白山景区开发为龙头,加快苍山石林等景区景点建设,挖掘人文旅游资源,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搞好对外宣传,进一步提升呼中“高、秀、冷、奇”的美誉度。客观分析其现状与发展前景,呼中具有雄厚的纳凉避暑、生态旅游潜力,具体体现在基础好、潜力大、优势强三个方面。
产业发展基础
1、呼中区旅游六大景观
呼中区旅游的六大旅游景观有幽邃深远,奥秘神奇,具有独特魅力的地下森林;在林海之间感受雪的冰清玉洁,走进银装素裹童话世界的林海雪原;让人心驰神往的佳景,向游客展示着绿色生态的山川之美的河流山谷;呼中拥有面积达65591.7公顷,居全国林区之首,是世界三大偃松产区之一的偃松之乡;尽显北方粗犷民风的阳刚之美的民俗风情;呼中区以独有的呼玛河源头、苍山石林及兴安北部海拔最高的大白山等景点为主,建有苍山石林风景区、白山风景区、呼中自然保护区风景区、呼中镇休闲度假区、佛山风景区等五个景区80余处景点的风景名胜。





2、呼中区旅游十佳名片
呼中区旅游十佳名片有呼中国家森林公园、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山景区、苍山石林景区、碧水佛山景区、呼中老知青纪念馆、兴安生物资源馆、中国寒温带黑木耳、远涧天然矿泉水和中国最冷小镇。



3、呼中五大景区主要旅游线路
可以概括为:三大环线、两条黄金旅游线与一条精品路线。三大环线:呼中镇—佛山风景区—呼中镇一日游、呼中镇—自然保护区风景区—呼中镇一日游、呼中镇—白山风景区—呼中镇一日游;两条黄金旅游线:神州北极—阿木尔—呼中—林海—加格达奇—漠河七天游、加格达奇—林海—呼中—满归—漠河六天游;一条精品路线: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苍山石林风景区二日游。
产业发展潜力
呼中区在科学合理开发建设旅游业上,2011年投入50万元注册成立了“大兴安岭呼中区白山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12月获得批准成立了呼中国家级森林公园;2007年完成了《呼中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和《呼中国家森林公园一期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11年投入80万元从北京聘请规划院为呼中区的旅游城镇和五大旅游景区及各景点做总体规划及三年政府运营策划。呼中区地处大兴安岭北部高纬度寒温带地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3.9度,极端最低气温-53度,年平均霜期269天,因其独特气温条件,2015年1月在黑龙江省工商局成功注册“中国最冷小镇”商标。

在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对景区景点内修建了景区大门、风景石、人行步道,观景台、休息室、指示牌、生态厕所必要设施;投资100万元在呼源镇的白山、石林景区修建了盘山路,同时对白山风景区登山台阶进行了重新维修;投资68万元建立了风光互补发电系统;2011年斥资1500万元在镇内修建清溪公园。
2007年9月初,中央电视台在梅地亚中心举行的中国旅游胜地品牌推广峰会上,呼中区被亚太旅游联合会、国际旅行商协会授予“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地方”荣誉称号。同年11月,在中国乡村旅游飞燕奖评选活动中,获得“最佳乡村旅游奖”荣誉称号。2010年第11期《中国国家地理》的“中国最美的十大秋色”排行榜中,呼中荣获第九名,2015年6月22日被央视和百度联合评选我中国十大最美小镇。

接待旅游人数从2006年的24580人增长到了2010年末的60850人。旅游综合收入从2006年的1353万元到2010年增长到5998万元,旅游综合收入增长了443%。
产业发展方向
资源优势
呼中区是大兴安岭的精华与浓缩,也是大兴安岭旅游品牌落地产品化的最理想区域。从旅游资源的品级和组合程度来看,呼中区完全具备打造以“大兴安岭”为品牌的世界级综合型旅游目的地的资源条件。呼中寒温带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16.7万公顷,在国际同纬度AA级保护区中排名第五位。是目前大兴安岭唯一没有被採伐过的原始森林,充满原始大森林的丰韵。境内拥有大兴安岭最高山,海拔1528米的“兴安之巅”大白山,大兴安岭的“岭”字唯有呼中能够体现。2011年以来,在小白山景区,修山路、建栈道,成立了旅游接待中心等旅游配套设施。白山景区被省旅游局评定为AAA级景区,改写了我区无AAA级的历史。苍山石林景区获得国家地质公园认证。北亚冬季之美的林海雪原,独有的偃松、红毛柳,孕育大兴安岭生态奇观的呼玛河源头、苍山奇石、狩猎、冰雪生活,摄影、版画基地等绚丽民俗文化生活特色,无不展示着呼中的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魅力。
白山景区

区位优势
呼中是国家黄金旅游线路“加----呼----漠”上的重要节点。交通优势凸显,她位于加格达奇与漠河的中间位置,从整个游线的游程组织来看,呼中是一个天然的、必不可少的接待节点。交通优势体现在漠河机场和加格达奇机场已经运营,呼中至齐齐哈尔的旅游列车开通,呼中到阿木尔的公路顺畅。“加格达奇----呼中----漠河”沿线旅游资源品质优异,特色突出,与国内老牌黄金旅游线(如华东线、昆大丽线)形成鲜明反差,完全能够打造出一条代表北中国景象的“国家名片”式的黄金旅游线路。
市场优势
呼中目前客源主要以自驾旅游、摄影爱好者、知青群体、避暑纳凉群体和到漠河找北的过路游客为主。总体来看,具有以下两个突出特点:一是自然风光突出,视觉上具有非常直观的震撼力和感染力,资源本色足以吸引到中远程客源观光客源市场。二是有时代话题性,呼中诞生在一个火热的年代,是时代的缩影,尤其特有的文化渊源,能够吸引特定群体专项客源市场。对于出游能力强劲且求新求异的津京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来说,呼中的旅游资源及其打造的旅游产品具备做够有效的市场吸引力。
呼中,这一块世外纯净而又充满猎奇梦想的热土,纳天地之纯美,蕴物宝与天华,在东升旭日的照耀下,正散发着奇异瑰丽的光彩,勤劳善良的呼中人,正敞开热情的怀抱,竭诚欢迎国内外有识之士前来我区旅游观光、参观考察、投资创业共创呼中美好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