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是2005年6月1日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美)汤森、沃马克。本书用通行的现代政治学理论,叙述和讨论了当代中国政治的各个方面。
基本介绍
- 书名:中国政治
- 作者:(美)汤森 / 沃马克
- 译者:董方 / 顾速
- ISBN:9787214012845
- 页数:276页
- 定价:19.5元
-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5-6-1
- 装帧:平装
内容简介
全书叙述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论证详实全面,观点也较客观平和,不失为一部可供教学和研究用的重要参考书。
作者简介
汤森,为美国西雅图华华盛顿大学教授,还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手册》、《共产党中国的政治参与》等。
沃马克,为美国维吉尼亚大学政府和外交事务系教授,还着有《共产党国家的开放与外交政策改革》、《从历史眼光看当代中国政治》、《媒体与中国大众》和《毛泽东政治思想的基础》等。
摘 要:美国学者詹姆斯·R·汤森和布兰特利·沃马克所着《中国政治》一书,其深刻的洞见和耐人寻味的解读视角,带给我们耳目一新之感,尤其是能够促使人们从新的角度考虑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目录
第三版作者序/1
第一章 中国政治研究/1
中国政治的背景/1
有关中共党史的争议/8
中国政治体制模式/13
中国政治中的多样性与变革/20
第二章 共产主义政治体制的起源/23
中国政治传统/25
革命的背景/33
苏联共产主义/43
中共历史/51
结论/59
第三章 政治构架:机构与政策的演变/61
A.政治机构/62
中国政治组织的常量/62
中国共产党/65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结构/69
民众组织/73
B.1949年后政策的演变/75
重建时期(1949-1952)/75
第一个五年计画(1953-1957)/78
大跃进(1957-1960)/81
调整和恢复(1961-1965)/85
“文化大革命”十年(1966-1976)/88
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毛泽东以后时期(1976-1985)/94
第四章 共产主义体制:意识形态与变革/102
意识形态和毛泽东思想/104
毛泽东思想的结构特徵/109
循环变化/115
世俗变化/120
中国制度的属类问题/129
第五章 政治社会化与传播/132
革命价值与继承下来的政治文化/132
社会化的推动因素/139
社会化与“文化大革命”/160
1976年以后的社会化/163
第六章 政治利益、录用和冲突/168
民众利益表达/170
政治录用/180
精英冲突/198
第七章 政府过程/212
过程的总体考察/212
决策/218
行政管理/225
规则的执行与判决/234
外部对过程的影响/242
结论/249
第八章 从毛泽东主义到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52
毛泽东主义模式的命运/253
对革命时代的评价/259
出现的问题/268
译后记/276
第一章 中国政治研究/1
中国政治的背景/1
有关中共党史的争议/8
中国政治体制模式/13
中国政治中的多样性与变革/20
第二章 共产主义政治体制的起源/23
中国政治传统/25
革命的背景/33
苏联共产主义/43
中共历史/51
结论/59
第三章 政治构架:机构与政策的演变/61
A.政治机构/62
中国政治组织的常量/62
中国共产党/65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结构/69
民众组织/73
B.1949年后政策的演变/75
重建时期(1949-1952)/75
第一个五年计画(1953-1957)/78
大跃进(1957-1960)/81
调整和恢复(1961-1965)/85
“文化大革命”十年(1966-1976)/88
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毛泽东以后时期(1976-1985)/94
第四章 共产主义体制:意识形态与变革/102
意识形态和毛泽东思想/104
毛泽东思想的结构特徵/109
循环变化/115
世俗变化/120
中国制度的属类问题/129
第五章 政治社会化与传播/132
革命价值与继承下来的政治文化/132
社会化的推动因素/139
社会化与“文化大革命”/160
1976年以后的社会化/163
第六章 政治利益、录用和冲突/168
民众利益表达/170
政治录用/180
精英冲突/198
第七章 政府过程/212
过程的总体考察/212
决策/218
行政管理/225
规则的执行与判决/234
外部对过程的影响/242
结论/249
第八章 从毛泽东主义到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52
毛泽东主义模式的命运/253
对革命时代的评价/259
出现的问题/268
译后记/276
丛书信息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共178册), 这套丛书还有 《中国大众宗教》,《东亚之锋》,《矢志不渝》,《人物、角色与心灵》,《佛教征服中国》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