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中国成人院校

(2019-12-08 02:18:09) 百科综合
中国成人院校

中国成人院校

成人高等学校指按照国家规定的设定标準和审批程式批准举办的,通过全国成人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成人高考),招收普通高中或同等学历(中职中专)以上学历的在职从业人员为主要培养对象,利用函授、业余、脱产等多种形式对其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学校。包括广播电视大学、职工大学、业余大学、职工医学院、管理干部学院、教育学院、普通高校的成人(继续)教育学院等。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国成人院校
  • 属于:国民教育系列
  • 作用: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又称:成人高考

基本信息

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国民教育系列,列入国家招生计画,国家承认学历,考生在参加全国招生统一考试后,各省\自治区统一组织录取;考试科目实行标準化考试.参加成人高等教育学习的学生在所有的理论课(包括实践环节)考试成绩合格,完成专(本)科段实践课程的学习和考核,毕业鉴定符合要求后由各高等院校和国家教委颁发国家承认学历的专(本)科毕业证书,本科毕业可申请学士学位,与其他国家承认的大学专(本)毕业证书具有同等效力,在使用上也是相同的。成人高考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其每年参加考试的人数也越来越多。

高校名称

包括:
XX广播电视大学、XX职工大学、XX业余大学、XX职工医学院、
XX管理干部学院、XX教育学院、普通高校的成人(继续)教育学院等。

院校分布

截至2014年7月9日,全国高等学校(不含独立学院)总计2542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246所(包括民办普通高校444所);成人高等学校296所(包括民办成人高校1所)。
序号
学校名称
主管部门
备注
北京市(24所)
1
北京市海淀区职工大学
北京市
2
北京市东城区职工业余大学
北京市
3
北京市崇文区职工大学
北京市
4
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
北京市
5
北京市石景山区业余大学
北京市
6
北京市朝阳区职工大学
北京市
7
北京医药集团职工大学
北京市
8
北京市建设职工大学
北京市
9
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
北京市
10
中央党校继续教育学院
中共中央党校
11
中国记协职工新闻学院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
12
中南海业余大学
中共中央办公厅
13
北京教育学院
北京市
14
北京开放大学
北京市
15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教育部
16
民航管理干部学院
交通运输部
17
北京市丰台区职工大学
北京市
18
北京市西城经济科学大学
北京市
19
北京市农工商联合总公司职工大学
北京市
20
公安部管理干部学院
公安部
21
国家法官学院
最高人民法院
22
华北电业联合职工大学
北京市
23
首都联合职工大学
北京市
24
国家检察官学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天津市(14所)
1
天津市和平区新华职工大学
天津市
2
天津市河西区职工大学
天津市
3
天津市河东区职工大学
天津市
4
天津市红桥区职工大学
天津市
5
天津市南开区职工大学
天津市
6
天津市建筑工程职工大学
天津市
7
天津市职工经济技术大学
天津市
8
天津市渤海化工职工学院
天津市
9
天津市管理干部学院
天津市
10
天津市广播电视大学
天津市
11
天津物资管理干部学院
天津市
12
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天津市
13
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
天津市
14
天津市房地产局职工大学
天津市
河北省(6所)
1
河北地质职工大学
河北省
2
河北省广播电视大学
河北省
3
石家庄职工大学
河北省
4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
河北省
5
河北管理干部学院
河北省
6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
河北省
山西省(12所)
1
太原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大学
山西省
2
山西机电职工学院
山西省
3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职工钢铁学院
山西省
4
山西职工医学院
山西省
5
山西煤炭职工联合大学
山西省
6
山西兵器工业职工大学
山西省
7
山西省职工工艺美术学院
山西省
8
山西省吕梁市教育学院
山西省
9
山西省广播电视大学
山西省
10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
山西省
11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山西省
12
长治市教育学院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2所)
1
包头市职工大学
内蒙古自治区
2
内蒙古自治区广播电视大学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20所)
1
辽宁兵器工业职工大学
辽宁省
2
辽宁省直属机关职工大学
辽宁省
3
大连工人大学
辽宁省
4
空军第四职工大学
总装备部
5
海军职工大学
总装备部
6
大连职工大学
辽宁省
7
抚顺矿务局职工工学院
辽宁省
8
抚顺石油化工公司职工大学
辽宁省
9
阜新矿务局职工大学
辽宁省
10
朝阳职工工学院
辽宁省
11
大连市教育学院
辽宁省
12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
辽宁省
13
阜新煤炭职工医学专科学校
辽宁省
14
辽宁文化艺术职工大学
辽宁省
15
辽宁冶金职工大学
辽宁省
16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
辽宁省
17
瀋阳机械工业职工大学
辽宁省
18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职工大学
辽宁省
19
瀋阳市广播电视大学
辽宁省
20
大连市广播电视大学
辽宁省
吉林省(14所)
1
长春职工大学
吉林省
2
长春市建筑职工业余大学
吉林省
3
长春职工医科大学
吉林省
4
吉林市职工大学
吉林省
5
吉林化学工业公司职工大学
吉林省
6
通化市职工大学
吉林省
7
通化钢铁公司职工大学
吉林省
8
梨树农村成人高等专科学校
吉林省
9
吉林省教育学院
吉林省
10
长春教育学院
吉林省
11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
吉林省
12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吉林省
13
吉林职工医科大学
吉林省
14
长春广播电视大学
吉林省
黑龙江省(22所)
1
黑龙江兵器工业职工大学
黑龙江省
2
哈尔滨航空职工大学
黑龙江省
3
哈尔滨轻型车厂职工大学
黑龙江省
4
哈尔滨市职工大学
黑龙江省
5
黑龙江省电力职工大学
黑龙江省
6
齐齐哈尔市建设职工大学
黑龙江省
7
齐齐哈尔市职工大学
黑龙江省
8
鹤岗矿务局职工大学
黑龙江省
9
大庆石油化工总厂职工大学
黑龙江省
10
黑龙江农垦管理干部学院
黑龙江省
11
黑龙江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黑龙江省
12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黑龙江省
13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
黑龙江省
14
绥化市教育学院
黑龙江省
15
牡丹江市教育学院
黑龙江省
16
佳木斯市教育学院
黑龙江省
17
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大学
黑龙江省
18
黑龙江省商业职工大学
黑龙江省
19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职工大学
黑龙江省
20
哈尔滨市职工医学院
黑龙江省
21
黑龙江省职工体育运动技术学院
黑龙江省
22
哈尔滨市广播电视大学
黑龙江省
上海市(15所)
1
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
上海市
2
上海市黄浦区业余大学
上海市
3
上海市徐汇区业余大学
上海市
4
上海市长宁区业余大学
上海市
5
上海市静安区业余大学
上海市
6
上海市普陀区业余大学
上海市
7
上海市虹口区业余大学
上海市
8
上海市杨浦区业余大学
上海市
9
上海纺织工业职工大学
上海市
10
上海医药职工大学
上海市
11
上海开放大学
上海市
12
海关管理干部学院
海关总署
13
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上海市
14
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
上海市
15
上海市宝山区业余大学
上海市
江苏省(9所)
1
南京市职工大学
江苏省
2
空军第一职工大学
总装备部
3
常州市职工大学
江苏省
4
南通市工人业余大学
江苏省
5
扬州教育学院
江苏省
6
江苏开放大学
江苏省
7
江苏省省级机关管理干部学院
江苏省
8
南京市广播电视大学
江苏省
9
江苏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
江苏省
浙江省(9所)
1
浙江省省级机关职工业余大学
浙江省
2
杭州市工人业余大学
浙江省
3
温州市工人业余大学
浙江省
4
宁波教育学院
浙江省
5
金华教育学院
浙江省
6
浙江省广播电视大学
浙江省
7
浙江经济管理职工大学
浙江省
8
浙江嘉兴教育学院
浙江省
9
宁波市广播电视大学
浙江省
安徽省(6所)
1
淮南市职工大学
安徽省
2
合肥职工科技大学
安徽省
3
合肥市职工大学
安徽省
4
安徽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安徽省
5
宿州教育学院
安徽省
6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
安徽省
福建省(3所)
1
福建教育学院
福建省
2
福建省广播电视大学
福建省
3
厦门市广播电视大学
福建省
江西省(8所)
1
江西行政管理干部学院
江西省
2
昌河职工工学院
江西省
3
南昌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大学
江西省
4
南昌市业余大学
江西省
5
南昌市职工科技大学
江西省
6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
江西省
7
南昌教育学院
江西省
8
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江西省
山东省(11所)
1
山东省水利职工大学
山东省
2
山东兵器工业职工大学
山东省
3
新汶矿务局职工大学
山东省
4
济南市职工大学
山东省
5
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山东省
6
山东省聊城教育学院
山东省
7
山东省济宁教育学院
山东省
8
山东省广播电视大学
山东省
9
兖州矿区职工大学
山东省
10
山东财政职工大学
山东省
11
青岛市广播电视大学
山东省
河南省(13所)
1
长城铝业公司职工工学院
河南省
2
郑州市职工大学
河南省
3
第一拖拉机製造厂拖拉机学院
河南省
4
洛阳轴承职工大学
河南省
5
洛阳有色金属职工大学
河南省
6
开封空分设备厂职工大学
河南省
7
河南教育学院
河南省
8
开封教育学院
河南省
9
平顶山教育学院
河南省
10
河南省广播电视大学
河南省
11
焦作职工医学院
河南省
12
磨料磨具工业职工大学
河南省
13
驻马店教育学院
河南省
湖北省(14所)
1
武汉市广播电视大学
湖北省
2
湖北兵器工业职工大学
湖北省
3
湖北省纺织职工大学
湖北省
4
鄂城钢铁厂职工大学
湖北省
5
丹江口工程管理局职工大学
湖北省
6
湖北省直属机关业余大学
湖北省
7
湖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湖北省
8
十堰教育学院
湖北省
9
荆州教育学院
湖北省
10
大冶钢厂职工大学
湖北省
11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
湖北省
12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
湖北省
13
湖北武汉公安管理干部学院
湖北省
14
华中电业联合职工大学
湖北省
湖南省(12所)
1
涟源钢铁总厂职工大学
湖南省
2
株洲市职工大学
湖南省
3
湖南航空工业职工工学院
湖南省
4
中钢集团衡阳重机职工大学
湖南省
5
衡阳工业职工大学
湖南省
6
长沙教育学院
湖南省
7
湘潭教育学院
湖南省
8
湖南省广播电视大学
湖南省
9
益阳教育学院
湖南省
10
湖南金融技术职工大学
湖南省
11
湖南纺织职工大学
湖南省
12
长沙工业职工大学
湖南省
广东省(15所)
1
广州金桥管理干部学院
广东省
2
南海成人学院
广东省
3
湛江市业余大学
广东省
4
广东省国防工业职工大学
广东省
5
汕头市业余大学
广东省
6
韶关市职工大学
广东省
7
湛江教育学院
广东省
8
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
广东省
9
广东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
广东省
10
广东开放大学
广东省
11
广东新华教育学院
广东省教育厅
民办
12
广东省职工体育运动技术学院
广东省
13
广东社会科学大学
广东省
14
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
广东省
15
深圳市广播电视大学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6所)
1
桂林市职工大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
2
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
3
广西教育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
4
广西壮族自治区广播电视大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
5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
6
南宁地区教育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1所)
1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
海南省
重庆市(4所)
1
重庆电力职工大学
重庆市
2
重庆冶金成人学院
重庆市
3
重庆职工会计专科学校
重庆市
4
重庆市广播电视大学
重庆市
四川省(18所)
1
四川科技职工大学
四川省
2
四川省东方动力职工大学
四川省
3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职工工学院
四川省
4
四川核工业职工大学
四川省
5
成都飞机工业公司职工工学院
四川省
6
国营涪江机器厂职工大学
四川省
7
成都电子职工大学
四川省
8
成都冶金职工大学
四川省
9
第五冶金建设公司职工大学
四川省
10
成都工业职工大学
四川省
11
四川省化工职工大学
四川省
12
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职工大学
中国科学院
13
广元职工医学院
四川省
14
南充市职工大学
四川省
15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
四川省
16
四川省职工运动技术学院
四川省
17
成都市职工大学
四川省
18
成都广播电视大学
四川省
贵州省(4所)
1
贵州铝厂职工大学
贵州省
2
贵州航空工业职工大学
贵州省
3
贵州机械工业职工大学
贵州省
4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
贵州省
云南省(2所)
1
云南开放大学
云南省
2
南方电力职工大学
云南省
陕西省(16所)
1
陕西航天职工大学
陕西省
2
陕西电子工业职工大学
陕西省
3
西安航空职工大学
陕西省
4
西安飞机工业公司职工工学院
陕西省
5
陕西兵器工业职工大学
陕西省
6
西北电业职工大学
陕西省
7
西安铁路工程职工大学
陕西省
8
西安电力机械製造公司机电学院
陕西省
9
陕西省建筑工程总公司职工大学
陕西省
10
西安市职工大学
陕西省
11
宝鸡市职工大学
陕西省
12
西安外贸职工大学
陕西省
13
陕西省宝鸡教育学院
陕西省
14
陕西省广播电视大学
陕西省
15
陕西工运学院
陕西省
16
西安市广播电视大学
陕西省
甘肃省(6所)
1
兰州航空工业职工大学
甘肃省
2
兰州铁路工程职工大学
甘肃省
3
甘肃核工业职工大学
甘肃省
4
银光化学材料厂职工大学
甘肃省
5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
甘肃省
6
兰州服装职工大学
甘肃省
青海省(2所)
1
青海省联合职工大学
青海省
2
青海省广播电视大学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1所)
1
宁夏回族自治区广播电视大学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7所)
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钢铁公司职工大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播电视大学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播电视大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4
喀什教育学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5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学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6
和田地区教育学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7
阿克苏教育学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报名要求

国家承认学历的各类高、中等学校在校生以外的在职、从业人员和社会其他人员;身体健康,生活能自理,不影响所报专业学习;报考高起本、高起专的考生应具有高中(含中专、技校、职中)毕业文化程度;报考专升本的考生,必须是已经取得经教育部审定核准的国民教育系列高等学校或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构颁发的专科毕业证书或以上证书的人员。
另外,报考成人高校医学门类专业的考生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1.报考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中医学等临床类专业的人员,应当取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相应类别的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证书或取得国家认可的普通中专相应专业学历;或者县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乡村医生执业证书并具有中专学历或中专水平证书。
2.报考护理学专业的人员应当取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执业护士证书。
3.报考医学门类其他专业的人员应当是从事卫生、医药行业工作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
4.考生报考的专业原则上应与所从事的专业对口。

学历认可

2005年成人高校仍停止免试招生第二专业专科学历教育学生,考生需参加成人高校招生全国统一入学考试,录取人数纳入招生学校当年招生计画总数。
我国教育部与加拿大魁北克省签署的《关于互相承认学历、学位和文凭的合作协定》,已经生效,这是我国在中、北美洲国家中签署的第一份互认学历、学位的协定。协定签署后,留学生在魁北克省学习所取得的学历回国后将得到认可,学分换算将逐渐形成统一标準。而且,以前在原则上并不认可的成考学历,在通过加拿大相关机构的评估之后将逐渐得到认可。
成考学历有专科学历和本科学历。本科学历的,达到一定的条件也可以申请学士学位。

学籍查询

2009年12月4日 从教育部获悉,全国普通高等学校2009级秋季入学本专科、研究生新生学籍电子注册工作已基本完成,即日起可在教育部、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高等学校各自指定网站向学生提供学籍电子注册结果查询,教育部查询网站为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
教育部负责人指出,普通高等教育新生学籍电子注册是教育行政部门为加强高等学校招生行为监督,保障高等教育改革健康发展採取的重要措施,是完善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制度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切实维护广大学生正当权益的重要手段。 这位负责人提醒广大新生,要及时上网查询确认本人学籍,经省、校两级网站都能够查询到学籍信息的,表明已取得国家承认的学籍;两级网站特别是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网站不能查询到学籍信息的,则表明未取得国家认可的学籍,应儘快联繫所在学校和生源地省级招生办公室,弄清事实,妥善解决。否则,毕业时不能获得国家承认的毕业证书,也不能进行学历证书电子注册。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