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中国小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

(2019-12-23 10:57:06) 百科综合

中国小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

很多学校按职务分绩效工资。相当于把绩效工资分成大小不同的几份,然后按职务的高低进行分配,这是极不正确的。

正确的分配方法应把绩效工资与工作量和实际贡献挂勾。即先把绩效工资分成两块,一块按工作量分,一块按实际贡献分。工作量又分成基本工作量和超工作量。用学校的总课表计算基本工作量,用其它工作计算超工作量。班主任教师完成基本工作量享受班主任津贴,其他人员完成基本工作量享受岗位津贴(农村教师享受农村教师津贴)。工作量超过基本工作量的人员都按所超课时享受超课时津贴。实际贡献也分为两块,一块为基本业绩,一块为超额业绩。基本业绩为工作人员完成岗位职责取得的业绩,体现为教学业绩。超额业绩为工作人员在岗位职责外取得的业绩,体现为各类竞赛获奖。这样绩效工资就很好配了,工作量占总额的50%或55%(基本工作量所占比重不超过45%,超工作量所占比重不超过15%)。实际贡献占总额的50%或45%(基本业绩所占比重不超过45%,超额业绩所占比重不超过10%)。这样就可按指导意见设立“班主任津贴”“岗位津贴”“农村教师津贴”(基本工作量),“超课时津贴”(超工作量),“教育教学成果奖”(实际贡献)。中国小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就是根据教育部指导意见按上面的思路设计的。

档案目的

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奖励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量和实际贡献等因素,在考核的基础上,由学校确定分配方式和办法。根据实际情况,在绩效工资中设立班主任津贴、岗位津贴、农村学校教师补贴、超课时津贴、教育教学成果奖励等项目

档案内容

中国小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方案
一、绩效奖项的设定及标準
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奖励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量和实际贡献等因素,在考核的基础上,由学校确定分配方式和办法。根据实际情况,在绩效工资中设立班主任津贴、岗位津贴、农村学校教师补贴、超课时津贴、教育教学成果奖励等项目
1、 班主任津贴约占总额的15%班
主任津贴:津贴标準×班主任人数/总人数
班主任津贴标準按人均的40%;45%;50%计算,结合考核结果按等次发放。标準根据班额大小确定
2、岗位津贴约占总额的25%
副校长:津贴标準×副校长人数/总人数
中层干部:津贴标準×中层干部人数/总人数
语数教师:津贴标準×语数教师人数/总人数
专职教师:津贴标準×专职教师人数/总人数
津贴标準:副校长为人均的50%。中层干部每人为人均的45%。语数教师按人均的35%;40%;45%计算,标準根据班额大小确定。专职教师为人均的30%。(注:岗位津贴根据班主任津贴标準和岗位特点浮动,)
3、超课时津贴约占总额的15%(总额-班主任津贴-岗位津贴-教育教学成果奖)
学校各工作量均折算成课时,超过平均课时部分工作量发给超课时津贴,每课时津贴根据超课时津贴总额和超工作量总额计算
4、教育教学成果奖占总额的45%
分教学质量奖和特殊奖。教学质量奖=教育教学成果奖(45%)-特殊奖

标 签给教师的阅读建议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