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中国专利侵权诉讼实务

(2019-08-31 05:57:00) 百科综合

中国专利侵权诉讼实务

内容简介

本书较为完整和系统地介绍了专利行政或者司法保护的程式,本书内容从诉讼前的準备、专利侵权的民事诉讼、专利权无效宣告、地方知识产权局的行政保护和海关智慧财产权保护中的专利侵权五个方面展开;并且按诉讼的进展,将专利侵权的民事诉讼程式分为第一审程式、第二审程式以及再审程式和强制执行程式。本书以专利纠纷当事人以及初次参加专利权侵权诉讼的律师和专利代理人为主要阅读对象,希望本书能具有专利侵权诉讼手册那样的效果,为当事人以及代理律师和专利代理人提供应对线索。

作者简介

"徐申民,律师、专利代理人,现为中华全国代理人协会常务理事,兼任上海市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1980年毕业于上海工业大学(现为上海大学机械系);
1980~1984年为中国专利局(现国家知识产权局)上海分局官员;
1984~1994年在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工作,任实施部主任和法律部主任等职务;
1995年创建华诚律师事务所,任高级合伙人至今。
1984年获得专利代理人资格;
1986年通过中国第一次律师资格考试,获得律师资格;
1986~1987年在日本进修专利法。
徐申民先生从业逾35年,已代理了大量的中外专利申请案件和数百件中外专利侵权案件。他曾成功地代理了中国第一起日本公司诉中国企业案件和第一起外国企业间的专利侵权诉讼案件。徐申民先生还担任上海宝钢集团、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旭硝子玻璃股份有限公司、东陶(中国)有限公司等十余家国内外知名公司的智慧财产权法律顾问。徐申民先生已在国内外公开发表数十篇学术论文,2004年在日本出版了《中国专利侵权诉讼实务》一书,并且每年在日本智慧财产权协会和日本知名企业进行有关中国专利法和专利侵权诉讼的演讲活动。"

读者对象

"专利代理人、专利律师、专利权人、企业专利工作者以及其他感兴趣的读者。"

图书目录

第一章中国专利保护制度概论
第一节中国专利侵权诉讼现状
第二节中国的专利保护体制
一、人民法院
二、知识产权局
三、智慧财产权海关保护
第三节专利侵权诉讼的审判制度
一、两审终审制
二、民事再审
三、行政诉讼
四、强制执行
第四节专利行政保护
一、地方知识产权局的行政调处
二、智慧财产权海关保护措施第五节与专利侵权诉讼有关的主要法律一、《民事诉讼法》二、《专利法》
三、《行政诉讼法》
四、《民法通则》与《民法总则》
第六节与专利侵权诉讼有关的主要法规及规章
一、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
二、地方性法规
三、部门规章
第七节与专利侵权诉讼有关的司法解释
一、司法解释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司法解释的主体、目的和形式
三、司法解释发布的时间、效力
四、司法解释的公开方法
五、与专利侵权诉讼有关的司法解释
第八节指导案例
第九节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司法解释与指导案例的关係
第二章诉前準备
第一节证据的準备
一、证据的种类
二、专利侵权诉讼证据的分类
三、证据的收集
四、专利权评价报告
第二节专利权有效性分析
一、检索
二、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有效性分析
三、其他影响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有效性的理由
四、外观设计专利权有效性分析
第三节专利侵权分析
一、确定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权利要求保护範围
二、发明专利权和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侵权分析
三、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分析
四、间接侵权分析第四节诉讼时效
一、一般诉讼时效
二、诉讼时效的中断
三、当事人主张权利及其证据
四、最长诉讼时效
五、超过诉讼时效的特别规定
第五节警告信
一、警告信的作用
二、警告信的内容
三、传送警告信的审慎注意义务
四、警告信的送达
五、警告信与确认不侵犯专利权诉讼
六、警告信与不正当竞争诉讼
第六节诉讼管辖
一、级别管辖
二、地域管辖
三、智慧财产权法院
第七节专利侵权诉讼代理
一、代理许可权
二、律师代理
三、公民代理
四、专利代理人代理
五、专利侵权诉讼的共同代理
六、转代理
七、专家辅助人
第八节诉前禁令
一、申请人
二、申请理由
三、管辖的人民法院
四、申请书
五、担保
六、诉前禁令的裁定
七、提起专利侵权诉讼的法定时限
八、不起诉和申请错误的法律责任
九、被请求人的对策
第九节损害赔偿
一、权利人实际损失的计算方法
二、侵权人获得的利益的计算方法
三、参照专利许可使用费的计算方法
四、法定赔偿
五、推定赔偿
六、合理费用
第十节财产保全
一、财产保全的申请人和保全对象
二、财产保全的期限
三、财产保全申请书
四、财产保全担保
五、财产保全的解除
第十一节证据保全
一、诉前证据保全
二、诉中证据保全
三、证据保全申请书
四、证据保全担保
五、证据保全的裁定和执行
六、保全证据的效力和使用
第十二节标準专利
一、标準专利概述
二、标準必要专利现状
三、标準必要专利的披露义务
四、默示许可五、FRAND原则
六、标準必要专利的诉讼
七、标準使用者的应对策略
第三章第一审程式
第一节一审审判组织
一、合议庭
二、法官
三、陪审员
四、审判委员会
第二节起诉状
一、当事人信息
二、诉讼请求
三、事实和理由
四、结尾
五、证据和证据目录
第三节起诉和诉讼受理
一、起诉
二、诉讼受理
三、案件受理费用
四、财产保全及证据保全申请的审查
第四节起诉状的送达
一、送达方式
二、在中国没有经常居住地的外国法人、自然人的送达
第五节被告的答辩
一、答辩期间
二、管辖权异议
三、诉讼中止
四、被告抗辩
第六节预备庭
一、当事人适格
二、诉讼请求的确定和变更
三、证据交换和证据质证
四、司法鉴定的申请和确认
第七节司法鉴定
一、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的资质
二、司法鉴定的对象
三、司法鉴定机构的选定
四、司法鉴定的过程
五、司法鉴定文书
六、司法鉴定的费用
第八节延期举证请求与确认
第九节开庭审理
一、宣布开庭
二、迴避
三、法庭调查
四、法庭辩论
五、最终陈述
六、调解
七、合议庭评议
八、判决
九、公共利益与侵权判决
十、判决书的送达
第十节和解
一、和解内容
二、和解方式
三、和解协定的效力
四、和解和诉讼案件的撤回
第四章第二审程式
第一节提出抗诉
一、抗诉期限
二、抗诉人
三、被抗诉人
四、其他二审诉讼当事人
五、抗诉状
六、抗诉法院
第二节原审法院的受理
一、确认当事人
二、抗诉期限的确认
三、抗诉费用的缴纳
四、抗诉状的送达
五、被抗诉人的答辩
六、诉讼案卷移送二审法院
第三节二审法院的受理
一、受理通知书的送达
二、二审中的财产保全
三、二审中的证据保全
四、二审中的司法鉴定
五、二审中止的情况
第四节二审证据及举证期限
一、二审证据
二、第二审举证期限
第五节二审庭审
一、审理範围
二、审理方式
三、二审庭审
四、审理期限
第六节二审判决
第七节二审中的调解
第八节二审和解
第五章民事再审程式
第一节再审程式概述
一、设定再审程式的目的
二、再审程式的立法现状
第二节再审程式的启动
一、当事人申请启动再审程式
二、人民法院启动再审程式
三、人民检察院启动再审程式
第三节当事人申请再审
一、申请再审主体
二、申请再审的对象
三、再审的理由和证据
四、申请再审的期限
五、申请再审应提交的材料
六、再审申请书
第四节再审申请受理的审查
一、再审合议庭
二、再审案件是否受理的审查
三、再审申请书的送达和答辩
第五节再审审理和判决及裁定
一、原判决、裁定的执行停止
二、再审庭审
三、再审的判决和裁定
四、再审程式中的调解和和解
第六章强制执行
第一节申请强制执行的时限及管辖
一、申请强制执行的时限
二、强制执行的管辖
第二节强制执行的申请
一、申请执行的条件
二、强制执行申请书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