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报告由智课教育发起,智课教育家长成长研究院製作完成,主要围绕中国家长教育焦虑相关话题展开,全方位地展示中国家长教育的焦虑指数,剖析新一代家长的教育理念,帮助更多家长和社会大众了解教育焦虑,探索走出教育焦虑的出路和方法。
2018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报告,由智课教育联合联合新浪教育于2018年9月16日发布。
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由智课教育家长成长研究院首次提出,是指综合反应父母、家庭、教育资源及社会环境等维度,在孩子教育生活中对中国家长心理焦虑影响程度的数值。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报告
- 发布时间:2018年9月16日
- 发起方:智课教育
内容简介
2018年9月16日,智课教育发布《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通过网路发起调查,共收集来自全国範围内的有效问卷3205份,通过统计分析、对比验证以及参考外部研究文献的方法得出最终结论。报告围绕家长自我成长、家庭关係、教育资源、社会环境等相关因素引起的教育焦虑为话题,结合当下社会热点和教育行业现象,研究中国家长焦虑现状,探寻整个教化系统中不同教育主体改革和进化趋势。
研究背景
中国经济及社会处于转型阶段,当知识和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关乎孩子未来选择和出路的教育成为每个家庭最关注的话题之一,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也成为每个父母最重要的事业之一。但在人口结构变迁、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教育需求升级、校园安全事故频发、以及教育产业不规範等大背景下,家长对孩子教育也产生了诸多焦虑。

核心观点
该报告调查对象为“70后”到“90后”家长人群,收集了全国3205份有效调查问卷,围绕社会环境、教育资源、家庭关係及父母成长4个影响中国家长教育焦虑的维度展开。报告显示,中国家长2018年教育综合焦虑指数达到67点,整体处于比较焦虑状态。尤其在孩子幼儿阶段和国小阶段,进入国中、高中、大学阶段则依次出现下降趋势。

过半数家长因为学区房焦虑,90后家长已经开始为孩子教育“未雨绸缪”;隔代教育问题凸显,80后父母为“二胎”感到高度焦虑;父母能力及发展与教育紧密相关,75%的家长为自身家长感到高度焦虑。
近七成家长赞同课外培训,45%的家长偏爱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一半家长认为孩子应该在3-6岁开始学习英语,六成家长偏爱外教授课;42%的家长认为人工智慧将取代人工教学,高学历人群较不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