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中国娃娃(二战战地摄影作品)

(2019-11-24 21:00:57) 百科综合
中国娃娃(二战战地摄影作品)

中国娃娃(二战战地摄影作品)

《中国娃娃》(Chinese Baby)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极为着名的战地摄影作品,该作品首度公开于1937年10月4日的美国杂誌《生活》。摄影者为华裔美籍战地记者王小亭,时间地点则为淞沪会战、8月28日的中国上海南火车站。该照片译名颇众,另有“上海火车南站废墟中的男孩”、“上海车站的儿童”等,此《中国娃娃》译名乃採用中国官方新华网所採用译名。

该照片因为残破的战争废墟与哭泣的小婴儿图像,不但震惊美国舆论界,甚至迅速流传于全世界。有许多人认为,该照片是美国民众从支持到反对日本侵略中国的关键之一。《生活》杂誌事后粗算,该照片光是当期就有1亿3千6百万人浏览阅读。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国娃娃
  • 外文名:Chinese Baby
  • 别名:上海火车南站废墟中的男孩
  • 拍摄时间:1937年8月28日
  • 拍摄地点:上海火车南站
  • 作者:王小亭

背景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中日全面战争爆发。1937年8月,日军派出上海派遣军,之后更名为中国派遣军的该军队并迅速增加至50万,并开始向上海进攻。另一方面,中华民国政府则共派出国民革命军70万展开上海保卫战。
因为上海属国际都市,中日战争随即引起世界各地新闻媒体注目。而其中,提供英美报纸杂誌通讯的万国新闻通讯社、赫斯特新闻社也都派员参与报导。而华裔摄影新闻记者王小亭,则属于赫斯特新闻社记者。
王小亭(1900年——1983年)为出生于美国之华裔知名摄影师。于美学成后,王小亭即担任英美公司的新闻短片摄影师。之后,他于1925年——1937年间,历任“万国新闻通讯社”摄影记者、上海申报新闻摄影记者及美国赫斯特新闻社记者。事实上,他为中国第一位姓名可考的新闻摄影记者。
淞沪会战8月13日,超过10,000名日本海军陆战队攻击上海虹口区,与中国保全队正面会战。日本本来预期3天就可以轻鬆征服上海,3个月就可征服中国,不过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中国军队激烈抵抗。激战十日后的8月22日,日本正式派出陆军第3、8和11师团在海军炮轰的配合下,发起两栖作战,继续在川沙、宝山登入。中国国军于日舰猛烈炮火,无法进行有效反攻。
8月23日晨,日军陆军第11师团连同日本海军与中国海防司令沈鸿烈部战舰激战,随后,日军以船舰吨量与数量占优势,中国海防失守。之后,日军30余艘敌舰密集炮火掩护下,向狮子林、川沙口登入,攻击宝山、月浦、罗店。美国国务卿科德尔·赫尔呼吁,中日双方停战。不过,因中国领导人委员长蒋中正,决定全面抗战,中日双方拒绝停战呼吁,于是发生淞沪会战中期的张华滨战斗。
1937年8月23日至27日,以上海市区张华滨及上海南火车站一带的巷战展开,日军遭到中国国军突袭并产生意料之外死伤。不过因为日军陆军增援及海空军取得优势,日军迅速获得胜利,但是为了肃清中国顽抗的坚守残军以及展现军力,仍于张华滨战斗后之8月28日对于上海展开战略轰炸,而地点即为张华滨港区与上海南火车站之非租界地区。

拍摄过程

8月28日上午开始,越过港口的日军,出动百多架次的轰炸机于上海进行战略性轰炸。1930年代中期,上海共有上海北与上海南两火车站,上海北火车站因为处于战区,运输于8月中旬停止。因此上海南火车站成为上海唯一交通通道。8月28日下午1时45分左右,日军展开对张华滨周围要点展开轰炸。其中,日军飞机十二架次轰炸机执行任务时轰炸了南火车站(日军随后辩称为误炸),而该轰炸当场炸死700人,后经中方清算,上海南火车站轰炸所牺牲的上海市民共达千人左右。
此轰炸进行中,任职于美国赫斯特新闻社的新闻记者王小亭所在办公地点,相当靠近南火车站。据王小亭自述,《中国娃娃》作品即是奔逃期间所拍摄作品。另外,依照相关16mm纪录片记载,轰炸过程中,中国一位救难人员越过废墟抱起一重伤幼童放置铁轨旁,并随即投入其他救援行动。而此被男子放置铁轨旁的待救援重伤孩童即是王小亭该《中国娃娃》的摄影作品主角。据王小亭后来回忆,他穿过铁轨,看见一个男子从轨道上抱起一个幼孩,将其放在月台上后,又回去抱另一个受重伤的孩子,王小亭连忙用剩下的最后一点电影胶片拍摄了让人揪心的这一幕,然后他向孩子跑去,想把他带到安全的地方去,这时,那名男子刚好返回,开始救助这个孩子。
这卷赫斯特新闻社底片经王小亭沖洗后,随即被美的军舰自上海送往菲律宾马尼拉,再通过泛美航空飞机运抵美国纽约,并交售美国《生活》杂誌,成为该周刊当期封面。该照片不但扭转美国对于中国抗日战争的观点,也造成该期周刊于全世界热销。据《生活》杂誌估计,仅当期就有1.36亿人看了这张照片。
王小亭拍摄的另一张照片王小亭拍摄的另一张照片
因为此照片,日军轰炸行为遭到全世界舆论抨击。日军随后也因此辩称南火车站并非该轰炸任务的目标,而该轰炸纯属轰炸飞机机员将火车站移动列车误认为是从张华滨撤退至上海其他市区的中国国军,更宣称该轰炸纯粹于误炸。除此,日军则悬赏10万元缉拿该照片的拍摄者。

真伪争议

这张由华裔摄影师王小亭拍摄的作品,于2000年代之后,因中日外交关係交恶及同时间16mm纪录片重製呈现的影像,被部分人士指为诬造,此看法又以日本人为其主要支持者。持此看法的日本人除了指称该儿童非轰炸受难者之外,也以1937年9月15日发行的纪录片为证据,指称王小亭指使工作人员将其孩童放置于轰炸多时后的南火车站铁轨旁。除此,日本人也指称该轰炸死亡人数仅150名,并非中方所称之千余名。

常见错误

因为历史认知水平的原因,有不少中国大陆的网民误以为此图的拍摄的背景是在南京大屠杀时的南京,因此此图有意无意间经常被误当作是南京大屠杀的日军暴行图。事实上,此图摄于1937年的上海淞沪会战期间。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