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子高等教育》梳理了近代来华欧美传教士、维新派、革命派和知识女性的女子教育思想,以金陵女子大学和北京女子高等师範学校为个案,论述了近代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分析了当代女子学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其发展提出了建议。
基本介绍
- 书名:中国女子高等教育
- 作者:周廷勇 张兰
- 出版日期:2014年9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565710513
- 外文名:Chinese Women's Higher Education
-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页数:146页
- 开本:16
- 品牌: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中国女子高等教育》拟重点研究四个方面的问题:①在晚清、民国时期中西女性观和女性教育观冲突与融合的背景下,教会女子大学和国立女子大学的差异、相互影响和融合。重点是金陵女大和女高师的比较研究。②女子大学退出新中国高等教育体系并于20世纪80年代重新出现的发展历程、背景和原因。③对当代女子学院的办学模式和生存状况进行调查研究。④在以上基础上,分析当下中国高等教育中的性别观念和意识,为当代女子高等教育提供借鉴。
作者简介
周廷勇,1978年生,教育学博士,现为中国传媒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张兰,1986年出生于河北省廊坊市,2011年获得河北师範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中国教育史。
张兰,1986年出生于河北省廊坊市,2011年获得河北师範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中国教育史。
图书目录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目的与方法
第一章近代的女子教育思想
一、近代女子教育思想形成的背景
二、近代女子教育思想的建构路径与传播载体
三、近代的女子教育思想
第二章近代女子高等教育的个案研究
一、近代的女子高等教育
二、金陵女子大学与北京女子高等师範学校的比较
第三章当代的女子学院
一、当代女子学院发展的原因
二、当代女子学院的现状
三、当代女子学院面临的问题与发展展望
结语隐蔽的偏见:“理性—感性”假设背后的性别设定假设——高等教育结构性的反思
后记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目的与方法
第一章近代的女子教育思想
一、近代女子教育思想形成的背景
二、近代女子教育思想的建构路径与传播载体
三、近代的女子教育思想
第二章近代女子高等教育的个案研究
一、近代的女子高等教育
二、金陵女子大学与北京女子高等师範学校的比较
第三章当代的女子学院
一、当代女子学院发展的原因
二、当代女子学院的现状
三、当代女子学院面临的问题与发展展望
结语隐蔽的偏见:“理性—感性”假设背后的性别设定假设——高等教育结构性的反思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