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杂誌创刊于1953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调查局和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地学类综合性学术刊物。
据2018年11月期刊官网显示,《中国地质》编辑委员会有45名特邀委员、57名委员、3名编辑。
据2018年11月9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国地质》共出版文献7857篇、总被下载987493次、总被引50876次、(2018版)複合影响因子为2.219、(2018版)综合影响因子为1.651。据2018年11月9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国地质》共载文2709篇,基金论文2069篇,被引量为30440、下载量为86784,2015年影响因子为2.317。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中国地质
- 外文名称:Geology in China
- 语言:中文
- 类别:地质学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
- 编辑单位:《中国地质》编辑部
- 创刊时间:1953年
- 出版周期:双月
- 国内刊号:11-1167/P
- 国际刊号:1000-3657
- 邮发代号:2-112
- 属性:中文核心期刊 CA Pж(AJ) CSCD
- 编辑部地址:北京西城区阜外大街45号
- 现任主编:李廷栋
历史沿革
1953年4月,《地质通讯》创刊。
1954年,更名为《地质知识》,为双月刊。
1955年,改为月刊。
1958年,更名为《地质月刊》。
1960年,更名为《中国地质》。
1966年,因“文革”停刊。
1983年,复刊,并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的指导类地质月刊。
2002年,整合原《中国区域地质》,改为季刊。
2006年,该为双月刊。
2014年12月,正式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2016年起,实现全文结构碎片化上网,即超级文本标记语言HTML格式上网。
办刊条件
栏目方向
《中国地质》主要展示国家层次、高水平的学术科研成果,着重反映国家地质调查和科研中具有创新性、前沿性、综合性、导向性的成果;主要报导基础地质(包括地层、古生物、构造地质、岩石、矿物、区域地质等)、矿床地质、能源地质、海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含生态地质和灾害地质)、农业地质、遥感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质信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人员编制
据2018年11月期刊官网显示,《中国地质》编辑委员会有45名特邀委员、57名委员、3名编辑,设编辑部主任1人、编委会主任1人、主编1人、编委会副主任2人、副主编2人。
职务 | 姓名 | ||||
---|---|---|---|---|---|
特邀委员 | 丁国瑜 | 马永生 | 马宗晋 | 方克定 | 王达 |
王学龙 | 王宝才 | 卢耀如 | 叶天竺 | 任纪舜 | |
刘光鼎 | 刘宝珺 | 孙枢 | 汤中立 | 许志琴 | |
何继善 | 寿嘉华 | 张国伟 | 张洪涛 | 李曙光 | |
杨文采 | 汪品先 | 沈其韩 | 陈毓川 | 周家寰 | |
孟宪来 | 林学钰 | 郑绵平 | 金庆焕 | 金翔龙 | |
赵文津 | 赵鹏大 | 殷鸿福 | 秦蕴珊 | 莫宣学 | |
袁道先 | 贾承造 | 高山 | 常印佛 | 康玉柱 | |
谢学锦 | 翟光明 | 翟裕生 | 裴荣富 | 戴金星 | |
委员 | 丁孝忠 | 丁俊 | 文冬光 | 牛树银 | 王成善 |
王京彬 | 王学求 | 王学明 | 王研 | 邓军 | |
邓志奇 | 叶建良 | 石建省 | 朱立新 | 齐亚彬 | |
严光生 | 何庆成 | 张兴洲 | 张岳桥 | 张招崇 | |
李廷栋 | 李金髮 | 李献华 | 杨经绥 | 汪民 | |
汪东波 | 肖庆辉 | 肖序常 | 连长云 | 陈仁义 | |
陈正乐 | 陈衍景 | 陈辉 | 周永青 | 季强 | |
金若时 | 侯增谦 | 姚华舟 | 赵越 | 徐勇 | |
柴育成 | 殷跃平 | 秦克章 | 耿元生 | 耿树方 | |
郭正堂 | 高锐 | 阎凤增 | 龚再升 | 彭齐鸣 | |
舒良树 | 董树文 | 鲁安怀 | 漆家福 | 蔡纲 | |
谭永杰 | 熊盛青 | ----- | ----- | ----- | |
编辑 | 王学明 | 李亚萍 | 杨艳 | ----- | ----- |
办刊成果
出版发行
据2018年11月9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国地质》共出版文献7857篇。
据2018年11月9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国地质》共载文2709篇,基金论文2069篇。

收录情况
《中国地质》被《Chemical Abstracts》(美国化学文摘)、《Peферативный журнал》(俄罗斯文摘杂誌)、荷兰的爱思唯尔书目资料库(Elsevier’s Bibliographic Databases)、美国地质学会的GeoRef(地质文献资料库)等收录,并被中国国内的《中国期刊全文资料库》(CNKI)、《中国科学引文资料库》(CSCD)、《中文科技期刊全文资料库》、《中国地质文摘》、《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古生物学文摘》、《中国石油文摘》、《环境科学文摘》等检索期刊及资料库收录,是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项目来源期刊。
影响因子
据2018年11月9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国地质》总被下载987493次、总被引50876次、(2018版)複合影响因子为2.219、(2018版)综合影响因子为1.651。
据2018年11月9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国地质》被引量为30440、下载量为86784;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来源数据显示,《中国地质》影响因子为2.317,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35种)中排第115名,在天文学、地球科学(226种)中排第38名。
荣誉表彰
2016年,获“2016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称号。
2017年,被评为“第4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17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
文化传统
《中国地质》以基础性、公益性、学术性为特色,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秉承原《中国区域地质》的某些特点,为地学人才的成长和涌现搭建友好平台;以“突出特色、倡导创新、打造精品、提高效益”为办刊精神。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
编辑部主任、专职副主编 | 王学明 |
编委会主任 | 汪民 |
编委会副主任、主编 | 李廷栋 |
编委会副主任 | 王研、严光生 |
常务副主编 | 赵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