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新媒体中心

(2019-09-10 22:33:23) 百科综合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新媒体中心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新媒体中心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新媒体中心成立于2012年9月,是校党委宣传部直接领导的大学生新媒体实践团队,校级媒体组织。拥有三十余名来自学校各学院注册团员。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新媒体中心
  • 外文名:New Media Center of CUG
  • 成立时间:2012年12月7日
  • 简称:地大新媒体中心
  • 属性:校级媒体、学生组织/社团
  • 主管:校党委宣传部
  • 级别:校园新媒体一级平台
  • 品牌形象:小锤君

团队简介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新媒体中心成立于2012年9月,主要负责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官方微信以及官方微博等学校官方新媒体一级平台的日常运营与内容维护,以“讲好地大故事,传播地大声音”为基本理念,业务涵盖新闻报导、新媒体传播、网路社交、美术设计、新闻摄影、微视频、电台播音、产品技术、组织策划与管理等十大板块,打造以新媒体为核心载体,以“小锤君”为核心形象品牌,涉足信息传播、学术研究、课程项目、数据分析、产品研发等诸方面。团队拥有30余位来自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不同学院多层次人才。

团队发展轨迹

2010年2月,地大官方微博注册,同年11月正式运营。
2011年9月,中国地质大学微博协会成立。
2012年9月,地大官方微信注册,同年12月正式投入运营,校报记者团新媒体中心由此建立,从零起步,开始推送单图文讯息。
2013年伊始,小坛的出现,改变了原来呆板的图文模式,打破了原本只能和用户隔着萤幕用文字交流的局限。她像冬日里的暖阳,为新媒体中心注入新的生机;她亲切可爱的声线,成为校园里又一道亮丽的风景。从此,小坛成为众多男生心中神秘的萌妹子&女神,也是从那时起,伴着小坛每日的晚安语音入睡,成为许多人不能改变的习惯。接着,晚晚和小雨也进入了大家的视线,成为了那时不可磨灭的记忆。
2014年5月,开设“身边”专栏,不定期对身边有特点、有故事的人进行深度採访推送,广受大家的喜爱。
2014年8月,对学校总体概况、校园黄页进行整理编辑,极大的方便了师生们在手机上查询学校的相关信息。
2014年11月,在官微两周年之际,举办首届校园新媒体论坛,促进校内外新媒体人员的交流合作。
2015年9月,推出校内食堂特辑,备受同学们的推崇。
2016年3月,相继推出“小锤电台”,老师菜谱等栏目,均吸引了众多学生的关注并参与互动。
2016年12月31日,微信首发校长王焰新2017年新年献辞,引起广泛转载和关注。
2017年4月,接入腾讯微校。
2017年5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新媒体中心对校报大学生记者团和微博协会的新媒体平台进行资源整合,并进行组织架构改革,中心设理事会。自此,地大新媒体中心统一运营以学校官微和官博为主的新媒体平台。此外,还运营有记者团和微博协会等校园媒体平台账号。
2017年10月,在哔哩哔哩开通账号,并于11月初的校运会上进行首次直播,最高同时线上人数达4000人。
2018年5月,受新华社团委邀请,参加中国青年媒体矩阵成立大会。
期间,地大官方微信相继推出了“音为有你”新生歌手大赛、520表白活动、圣诞许愿墙、官微三周年线上线下庆生、寻找地大的另一个你等微信线下活动,得到了同学们的广泛参与,同时,官方微信平台推出的一些精品图文,如:用我的画笔穿过你的岁月、《极限海拔》有多高?地大告诉你答案、为什幺建议你报考地大等取得了惊人的点击量,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

团队荣誉

2015年12月,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团“十佳高校记者站”;
2016年12月,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团“十佳高校记者站”;
2017年5月,第33届武汉国际楚才作文竞赛中,团队成员获获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
2017年6月,入围腾讯微校2017全国高校公众号中部明星榜。

组织架构

2017年5月,结合新媒体中心原有体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架构改革,校报大学生记者团与微博协会整合组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新媒体中心理事会,下设六大部门。各部门可根据自身业务与职能需求,自主设定若干小组,如:采编组、播音组、公关组、摄影组等。
理事会:由理事长、副理事长以及5位部门总监/部长组成,负责新媒体中心总体发展与规划。
秘书部:负责理事会日常工作,制定每月两次的工作简报,协调各部门的工作事项与资料管理。
运营部:负责微信、微博的日常运营与编辑等。
项目部:负责微信、微博栏目规划与内容生产,素材收集与采编。
设计部:负责栏目图片、图示、海报等製作,维护小锤君形象。
内务部:负责培训安排、人事考核、财务管理与稿酬发放。
业务部:负责对外联络、活动合作、推广宣传等。

团队负责人

李其胜,新媒体中心理事长、主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15级本科生。
黎道瑛,副理事长(挂职),兼任微博协会会长,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15级本科生。
曹倩倩,秘书部部长,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16级本科生。
王琼怡雅,运营总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国语学院16级本科生。
胡飞雅,项目总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16级本科生。
付焱,设计总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16级本科生。
罗庚,内务总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16级本科生。
钟晓鸣,业务总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16级本科生。

团队业务

新媒体中心主要运营包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官方微信、官方微博在内的多个新媒体平台,如今还在不断地开拓中,致力于为加入团队的每一位成员提供更广阔、更全面的能力提升成长平台。作为中国地质大学中最突出的大学生媒体资讯信息服务方,团队致力于采编整合学校相关的新闻、活动、通知、公告、问答、广播、视频、图库等信息,每天将内容及时更新进相关平台,“小锤君”每天伴随着每一位地大人。
截至2017年10月,各运营平台累计冬粉量近20万。

团队福利

1. 考核合格即可获得由校党委宣传部颁发的校园的“学生记者证”;
2. 优秀团员可获得每年评选一次的学校年度“金笔奖”、“优秀学生记者”、“优秀见习记者”等校级荣誉证书及称号,并刊登在校报、官网等进行表彰;
3. 优秀稿件可优先发表在校报,以及优先推荐发表给外媒如湖北日报、长江日报等;
4. 注册团员可获得湖北高校新媒体论坛出席资格,新浪校园大使资格,合作举办的全国论坛、夏令营和内部培训等资格;
5. 任期时长与业绩达到相应要求,即可获得通选学分;
6. 根据业绩,每月可获得相应的稿酬;
7. 参与合作项目对接;

媒体报导

【中国地质大学】地大官微三周年:线上线下活动庆“生”
【地大之声】11名学子在第33届武汉国际楚才作文竞赛获奖
【中国地质大学报】2016年度最佳通讯员

对外交流与合作

2016年4月受邀参加一点资讯新品发布会;
2016年6月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记者团来访中心做交流学习活动;
2016年10月受邀参加第三届红枫大学生记者节;
2016年11月受邀参加湖北高校新媒体论坛;
2017年8月与点石团队合作开发新生手册电子版;
2017年10月信工学院锐思新媒体工作室来访中心做交流学习活动;
2017年10月受邀参加第四届红枫大学生记者节;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