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护卫是多数国家给予到访外国元首、政府首脑等政要的一种最高礼遇和一项严格安全保卫措施,是国际上很多国家通行做法。
1954年6月,继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组建之后,中国政府下令在迎送外国元首仪式中增设国宾车队机车护卫,一则体现新生的共和国是礼仪之邦,二则这种迎宾礼仪在当年的世界各国都很盛行。
1954年10月19日,印度总理兼外长尼赫鲁成为摩托护卫队护卫的第一名国宾。
1984年7月北京警方将护卫任务移交给武警北京市总队承担。1984年7月12日,隶属于武警北京总队的国宾车队摩托护卫队正式成立。
2004年1月1日起,因交通阻塞中国政府决定取消为国宾车队安排礼仪性机车护卫礼仪。
2014年10月21日,中国恢复了机车护卫队,第一个接待坦尚尼亚总统基奎特。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国宾护卫队
- 又名:国宾机车护卫队
- 承担单位:武警北京总队
情况简介
第一代
1954年6月,继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组建之后,中央人民政府下令在迎送外国元首仪式中增设国宾车队机车护卫。这一任务就落到了北京市公安局的肩上。北京市公安局将这项特殊任务交给交通大队,交通大队组成了我国第一支国宾车队摩托护卫队。开始选择了捷克的“佳娃”红色两轮机车,队员们着平时执勤时穿的制式警服,当时的警察制服是全国统一的50式人民警察服装,米黄色制式布警服,白套袖,棕色牛皮带,白布裹腿,黑皮鞋训练。
中国武警国宾护卫队

摩托护卫队在城区各条大街上风风光光地演练了3天,熟悉了迎宾路线,也熟悉了机车性能。
1954年10月19日,印度总理兼外长尼赫鲁成为摩托护卫队护卫的第一名国宾。
1957年4月15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访华,摩托护卫队亦扩大了阵容,由最初的4人4车扩大为7人7车。因为发生意想不到的拥挤事件,国宾车队受阻,护卫机车被挤倒,护卫队员受伤。
第二代
1961年春,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处直属中队训练的第二批国宾摩托护卫队员完成训练任务,接替了第一批护卫队员。第二代摩托护卫队员共15名,驾驶的全部是国产“长江”750型机车,队员身着59式藏青色警服,夏季则着白上装,白色头盔,黑皮鞋。机车护卫阵容从7人7车增至9人9车。首次接受驾驶国产机车的国宾护卫队领航护卫的,是1961年6月10日以范文同总理为首的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代表访华团。

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各方面都遭到破坏,来华的外宾也减少了,在“革命”和“突出政治”的口号下,国宾机车护卫和鸣放礼炮这两项重要礼宾制度被取消了。
第三代
1981年9月,国务院批准,重新恢复国宾车队机车护卫。恢复后的国宾摩托护卫队依然由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处直属中队的交警担任。第三代摩托护卫队是中国第一代专业国宾摩托护卫队伍,较之前两代,有了飞跃的进步,已经接近国际专业摩托护卫队的水平。护卫路线也由过去的只护送城区路段,改为全程护送。城区路段为9辆机车护卫,城区外减少到5辆。队员也由过去的15人增至30人。
第三代摩托护卫队首先改变了过去的“有任务时护卫,无任务时上勤”的非专业状况,队员们全部是从北京市公安局在职年轻民警中遴选出来的,他们身材矫健、相貌英俊、政治素质好,驾驶技术优良。身着量身定做的警用礼服,脚蹬马靴,座下是公安部特别为国宾护卫製作的泰山牌机车,佩带当时国内最先进的通讯器材。重要外宾来访时,机车护卫阵容增至11人11车,组成“∧”字队形,似雁阵,又似宝剑。头辆车搜寻前方路面、向后传达信息,其后的4辆机车观察处理车队左右侧出现的情况,中间4辆保护国宾主车,引领着国宾车队。
20世纪80年代起,恐怖主义出现并蔓延,一些重要的国际会议开始将恐怖主义问题列为重要议题之一,国宾摩托护卫队的“护卫”性质超出了“礼仪”需要,为了配合国宾车队高级轿车的行进速度,国产机车的速度显然跟不上发展的需要。自1982年起,国宾摩托护卫队换骑了动力强劲、安全稳定、经济耐用的日本“本田”机车。
第四代
1984年7月,中央政府及公安部研究决定,将执行国宾车队机车护卫的任务交由北京武警总队担任。至此,由北京警察担任了近20年的国宾机车护卫任务结束了。
1984年7月12日,隶属于武警北京总队的国宾车队摩托护卫队正式成立,一批综合素质上乘的武警战士被选进护卫队,他们以更系统、刻苦的训练方式和更专业的国际水準,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宾车队的机车护卫水平。护卫队沿用北京交警护卫队员们11辆机车排列为“∧”字的护卫队形,驾驶技术更精湛、装备更先进、礼宾服更英俊威武。11名国宾摩托护卫队员驾驶乳白色宝马机车,身着橄榄绿礼兵服,头戴白色头盔,脚蹬黑色高筒马靴,腰佩特种手枪警棍,驾驶技术娴熟,姿态自如,转弯时的优美流线造型叹为观止,时常博得国宾的讚扬。
2003年12月18日,国宾车队摩托护卫队接到任务,护卫应国家主席胡锦涛请来华访问的以色列国总统摩西·卡察夫从钓鱼台国宾馆到人民大会堂,这也是武警国宾车队摩托护卫队组队19年来第1680次担负摩托护卫任务。4天后,他们得知了取消国宾车队摩托护卫队的决定。
从2004年1月1日起,取消为国宾车队安排礼仪性机车护卫礼仪。国宾车队摩托护卫队创造的辉煌由此告一段落。
重新恢复
2014年10月21日,坦尚尼亚总统基奎特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在从首都机场前往钓鱼台国宾馆的国宾车队中,出现了机车护卫队,这次子2004年以来的重新恢复。
中国国宾护卫队

护卫誓词
"护卫重于生命,形象高于一切",这是国宾护卫队员庄严的誓词。为捍卫国家的荣誉与尊严,为实现自己人生中这一最大的光荣与梦想,年轻的护卫队员奉献的不仅是青春、汗水,甚至是热血和生命。
队员选拔
选拔标準
作为一名国宾护卫队员,除身高必须在1.75米以上、相貌英俊、体魄强健等外在素质外,必须政治、军事、技术素质、心理素质、反应速度样样过硬,因此从入选国宾护卫队到能够真正骑上机车上岗值勤,担负迎送外国元首任务,成为一名合格的护卫队员一般需要3至4年时间,淘汰率高达70%。
训练科目
国宾护卫队员有18个训练科目500项训练内容,每项内容必须全部达到"优秀"才能成为一名预备队员,还不能上岗值勤,这个过程平均需要835小时的训练才有可能达到,最快的需要一年,慢的要4至5年时间,"良好"的成绩在护卫队就属于不及格,面临的就是被淘汰。
比如50米加减挡科目,要求队员在50米内将车从1挡挂到5挡,最低时速必须达到80公里以上,之后把挡位从5挡减至1挡,并剎住车,车轮不许超过50米停车线,所有动作完成只有6秒时间。再比如,行车途中如果发现可疑物品,不管物品是什幺,作为护卫队员必须能在车速60到80公里的情况下将其捡起并投到车队之外,而在训练时,护卫队员必须在车速90到100公里的情况下捡起一枝铅笔。
扎实训练
摩托护卫是一项技术性非常强的工作,每当国宾车队离开首都机场或钓鱼台国宾馆时,11辆护卫车要在同一时间驶上路面,然后向国宾车行驶方向90度急转弯,迅速形成一个三角屏障。在时速120至140公里的高速行驶中,前后护卫车、护卫车与国宾车均要保持在1.5米的距离,保持倒"V"队形行驶。带队车必须在公路中线上行驶,左右偏差不準超过5厘米。其高速、準确协调一致的驾驶技术,既艰难又危险,稍不留神就会车毁人亡,造成重大事故,影响外交形象。
在国宾护卫队,没有一个队员身上没有"病"的,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脚气、颈椎病、关节炎等是队员们的职业病,有的队员关节炎严重到夏天不能吹电扇。 护卫队形训练是护卫训练的一大难题,队形训练要求具备宽阔的训练场。但国宾护卫队只有一个简陋的周长500米的临时训练场地,白天马路上人多车多,不便在外训练。于是护卫队选择了夜间训练。 在夜深人静人们酣然入睡的时候,护卫队员驾驶着机车悄悄出发了。宽阔的三环路上、长安街上,队员们从零点至3点,苦练起步加速、压线驾驶、模拟护卫等动作,风雨无阻,从不间断。
护卫展示
护卫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