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2019-08-14 17:44:15) 百科综合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国商飞,英文名称Commercial Aircraft Corporation of China Ltd,缩写COMAC),于2008年5月11日在中国上海成立,是我国实施国家大型飞机重大专项中大型客机项目的主体,也是统筹干线飞机和支线飞机发展、实现我国民用飞机产业化的主要载体。中国商飞公司注册资本190 亿元,总部设在上海。公司所属单位主要有中航商用飞机有限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上海飞机製造有限公司、上海飞机客户服务有限公司以及上海航空工业( 集团) 有限公司,现有员工超过6000 人。公司在北京设有办事处。

2017年10月19日,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向客户交付第三架ARJ21新支线喷气客机,这意味着中国支线喷气客机正向批产化稳步迈进。

基本介绍

  • 公司名称: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外文名称:Commercial Aircraft Corporation of China Ltd
  • 总部地点:中国上海
  • 成立时间:2008年3月28日 
  • 经营範围:飞机及相关产品
  • 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国有控股) 
  • 员工数:6000
  • 公司简称:中国商飞 COMAC
  • 官网:http://www.comac.cc/
  • 法人:贺东风 
  • 所属行业:金属製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 企业地址: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张杨路25号 

经营範围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民用飞机及相关产品的设计、研製、生产、改装、试飞、销售、维修、服务、技术开发和技术谘询业务;与民用飞机生产、销售相关的租赁和金融服务;经营本公司或代理所属单位进出口业务;承接飞机零部件的加工生产业务;从事业务範围内的投融资、外贸流通经营、国际合作、对外工程承包和对外技术、劳务合作等业务以及经国家批准或允许的其他业务。

公司性质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国盛( 集团) 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铝业公司、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化集团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由国家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依照《公司法》设立,按照《公司法》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规範的法人治理结构,成立股东会、董事会,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代表国务院向公司派出监事会。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有关法律和规章,公司设立了党委、纪委、工会和共青团组织。

组建历程

2006年1月,全国科技大会将大型飞机项目列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十六个重大专项之一。
2006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决定成立大型飞机重大专项领导小组。
2006年9月,国务院决定成立大型飞机重大专项专家论证委员会。
2007年2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大型飞机研製重大科技专项正式立项。
2007年8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听取并同意国务院大型飞机重大专项领导小组关于大型飞机重大专项有关情况的汇报,决定成立大型客机项目筹备组。
2008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组建方案》。
2008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准组建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2008年5月11日,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在上海正式成立并揭牌。公司最大股东国务院国资委,出资60亿元,持股32%左右;上海市政府投资成立的国盛集团出资50亿元,占股26%;其余股东为中国一航、中国二航及宝钢、中铝、中化等大型国企。
国防科工委主任张庆伟出任公司董事长,国防科工委副主任金壮龙出任总经理。

三大中心

设计研发中心

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所,是中国商飞的设计研发中心。创建于20世纪七十年代,是国内唯一的大中型民用飞机设计研究所。
三十多年来,完成了国家大量民用飞机科研与型号设计任务,曾成功地设计了第一架大型干线客机----运十飞机,运十飞机七次飞抵拉萨;曾与陕飞联合设计了运八气密型飞机;全程参加了美国麦道公司超高涵技术任务及国际合作项目,出色地完成了中美合作生产35架MD-82/83和2架MD-90干线客机联络工程和适航任务。21世纪初,承担了国家重点工程——ARJ21新支线飞机的设计任务。
目前全所科研人员占80%,设有总体、气动、结构、强度、电子、电气、飞控、液压、四性、保障、标準、材料、计算机、科技信息、IT等专业研究室。涉及的专业有:飞行器设计、工程力学、飞行力学、航空发动机、飞行器设计与工程、机械系统、电子工程、电气工程、自动控制、飞行器製造工程、机械设计及製造、可靠性工程、材料、计算机、检测与仪器、适航等。

总装製造中心

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製造有限公司,是中国商飞的总装製造中心。公司始建于1950年,从飞机修理起步,为空军、海军、中国民航修理、改装了30多种型号的飞机3400多架。
70年代以来,成功研製了我国自行设计、拥有自主智慧财产权的四发喷气式客机“运十”。完成了与美国原麦道飞机公司合作生产35架MD82/83飞机。作为主製造商完成了机体70%国产化的MD90-30干线飞机2架。目前承担着ARJ21-700飞机的研製和国家大飞机项目的研製任务。
公司拥有大型飞机总装能力、成熟的部件对接技术、国际规範的测试和校验设备、可靠的人力资源和质量保证体系。公司作为中国商飞公司的总装製造中心,承担着支线飞机和干线飞机的总装製造任务,肩负着中国民机发展的重要使命,并将努力发展成为世界民机领域一流总装製造企业,最具效率、最值得信赖的航空总装製造商。

客户服务中心

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客户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飞机客服公司),是中国商飞的客户服务中心。
中国商飞位于客户服务中心的标誌中国商飞位于客户服务中心的标誌
上海飞机客服公司承担大型客机和支线客机国内外客户服务的科研、技术研究、体系建设和全寿命客户服务工作的实施。主要从事民用飞机飞行、机务、乘务和签派等有关方面的训练;航材和设备的进出口、国内外销售、租赁以及维修;航空运输服务的技术开发、技术谘询和技术服务;承接民用飞机维护维修零部件的加工生产业务;技术出版物的出版、发行和全寿命服务;民用飞机维护维修和改装;民用航空运输範围内的技术和劳务合作以及民用飞机客户服务其他相关业务。
上海飞机客服公司将根据中国商飞公司统一部署,制定大型客机和支线客机客户服务发展规划,制定并执行型号研製与客户服务计画,承担大型客机和支线客机客户服务体系的技术研究、设备研製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客户服务科技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掌握具有自主智慧财产权的大型客机和支线客机客户服务的核心技术。从提高我国民机客户服务专业化发展的水平出发,重点加强飞行训练、航材支援、工程技术服务、技术出版物、市场与客户支援、网路与数位化客户服务等能力建设;同时形成能够满足国家大型客机和支线客机客户服务发展需要的科研、技术和管理队伍,提高研製和自主创新能力。
上海飞机客服公司将在探索中发展,在创新中超越,努力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参与民用飞机客户服务市场化竞争,走民机客户服务的产业化和系列化发展之路。“建国际一流客户服务”,力争成为国际一流的客户服务企业,为中国商飞公司实现“国际一流航空企业”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民航产品

ARJ21飞机

ARJ21(Advanced Regional Jet for the 21st Century),是70~90座级的中、短航程新支线涡扇飞机,是中国首架拥有自主智慧财产权的涡扇支线飞机,适应以中国西部高温高原机场起降和複杂航路越障为目标的营运要求。ARJ21飞机拥有支线客机中最宽敞的客舱,为乘客提供更多的行李空间和舒适的乘坐环境。ARJ21飞机从开始设计就对全寿命成本(LCC)进行严格控制,最大限度降低维护成本,提高飞机的使用经济性。ARJ21飞机与150座级干线飞机具有相近的飞行性能和相媲美的舒适性,同时在驾驶舱人机界面、维护人机界面和相应操作程式方面儘量保持共通性,从而可降低航空公司飞行员换装培训成本,提高飞机调配使用的灵活性。ARJ21飞机还将向系列化方向发展,拥有ARJ21基本型、加长型、货机和公务机四种机型。
ARJ21ARJ21
ARJ21飞机採用每排五座双圆剖面机身、下单翼、尾吊两台以CF34-10A先进涡扇发动机为动力的短涵道分离流(SDSF)动力装置、高平尾、前三点式可收放起落架布局。驾驶舱採用两人制,航电系统採用先进汇流排技术、LCD平板显示并综合化,常规机械系统採用国际成熟的先进技术。採用较大后掠角的超临界机翼和一体化设计的翼梢小翼以获得较高的巡航升阻比,从而降低巡航阻力、改善使用经济性。次要结构採用複合材料以降低结构重量。
ARJ21项目採用广泛合作的方式,飞机机体各部分分别在国内多家飞机製造厂生产,发动机、航电、电源等系统全部通过竞标在全球範围内採购,其中也有许多系统零部件、产品在中国生产製造。
ARJ21飞机具有适应性,舒适性,经济性,共同性和系列化的特性。
1、适应性--适应以中国西部高原高温机场起降和複杂航路越障为目标的营运要求。我国西部地区具有相对简陋的机场条件和航线上障碍物很多的特点,这既要求飞机有过硬的起飞和爬升性能,在不减载的情况下能在较短的距离内起落,又要保证飞机能在较为恶劣的气候环境中运营,并对飞机性能如单发升限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ARJ21飞机可以很好地适应中国複杂的地理环境。ARJ21飞机的设计是以未来西部交通枢纽昆明机场作为设计的临界条件,并用西部地区航线来检验飞机的航线适应性,以保证在实现经济效益的条件下满足西部的高原高温环境要求。
ARJ21是世界上第一架完全按照中国自己的自然环境来建立设计标準的飞机,在西部航线和西部机场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2、舒适性--支线飞机中的宽、静机身,为旅客提供良好的乘机环境
ARJ21飞机的客舱宽度123英寸,比同类型飞机宽15-25英寸。ARJ21飞机採用公务舱排距38英寸、经济舱排距不小于32英寸的宽鬆布置。其基本型和加长型分别拥有17立方米和20立方米的下货舱,货舱高度接近1米,能为旅客提供更多的行李空间。对于客舱的内装饰和服务设备,综合考虑了线条、颜色、图案、照明和实用等因素,以保证乘客获得最大程度的舒适感。
ARJ21飞机的乘坐舒适性不仅体现在与干线飞机相当或优于其中某些机型的宽座椅、大排距、边座/侧壁大间距、宽过道、高天花板和低噪声的先进客舱布置,还体现在符合工程心理学原理,前卫宜人的客舱美学设计和全机飞行力学特性决定的优越乘坐品质。
3、经济性--低于竞争飞机的直接使用成本和全寿命成本
ARJ21是新研製飞机,从飞机的开始设计就对飞机的全寿命成本(LCC)进行严格控制。通过採用长寿命结构设计,注重高可靠性、维修性设计,使飞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得以提高,从而降低维护成本;採用低油耗先进涡扇发动机,提高了飞机的使用经济性;运用以IT技术为代表的先进研发手段及和国际接轨的生产管理和质保体系,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研製和生产成本,争取比同类飞机降低10%。
4、共同性--与150座主力机种的性能和使用特徵有儘可能多的共同性,保障无缝隙服务
ARJ21飞机的设计不仅体现在与150座级干线飞机具有相近的飞行性能和相媲美的舒适性,同时在驾驶舱人机界面、维护人机界面和相应操作程式方面儘量保持共通性,从而可降低航空公司飞行员换装培训成本,提高飞机调配使用的灵活性。
5、系列化--ARJ21飞机有70座级的基本型,通过加长型、货运型和公务机型等系列化发展,逐步形成70-100座ARJ21飞机系列,以满足市场多元化、多方位的需求。

C919大型客机

C919为国产中短程干线客机,基本型布局为168座,标準航程为4075公里,增大航程为5555公里,经济寿命达9万飞行小时,与空客A320、波音737属同级别飞机。C是China 的首字母,也是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英文缩写COMAC的首字母,同时还寓意,就是立志要跻身国际大型客机市场,要与Airbus(空中客车公司)和Boeing(波音)一道在国际大型客机製造业中形成ABC并立的格局。第一个“9”的寓意是天长地久,“19”代表的是中国首型大型客机最大载客量为190座。
C919C919
C919项目于2008年11月启动,计画2014年底首飞,2016年取得适航证并交付用户。C919客机的发展目标是为8—10年后的民用航空市场提供安全、舒适、节能、环保、具有竞争力的中短程单通道商用运输机。在市场定位上,以中国国内为切入点,同时兼顾国外市场,提供多等级、多种航程的产品。
C919在设计上採用了大量先进技术,包括:
  1. 採用先进气动布局和新一代超临界机翼等先进气动力设计技术,达到比现役同类飞机更好的巡航气动效率,并与十年后市场中的竞争机具有相当的巡航气动效率;
  2. 採用先进的发动机以降低油耗、噪声和排放;
  3. 採用先进的结构设计技术和较大比例的先进金属材料和複合材料,减轻飞机的结构重量;
  4. 採用先进的电传操纵和主动控制技术,提高飞机综合性能,改善人为因素和舒适性;
  5. 採用先进的综合航电技术,减轻飞行员负担、提高导航性能、改善人机界面;
  6. 採用先进客舱综合设计技术,提高客舱舒适性;
  7. 採用先进的维修理论、技术和方法,降低维修成本。

CR929宽体客机

CR929宽体客机是中俄两国企业的重大战略性合作项目。2016年6月25日,在两国元首见证下,中国商飞与俄罗斯联合航空製造集团公司签署了项目合资契约,2017年5月22日,双方的合资企业CRAIC在上海成立。2018年3月22日,CR929项目正式启动发动机及主要机载系统联合概念定义(JCDP)工作。2018年5月30日,合资公司完成推进系统方案徵询书(RFP)的全部回收工作。CR929複合材料的使用量将超过 50%,UAC将负责建造複合材料机翼,而中国商飞将负责製造複合材料机身。

公司目标

中国商飞公司将全力打造安全、经济、舒适、环保的大型客机,立志让中国的大型客机早日飞上蓝天。公司将以钢铁般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努力实现自主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建设国际一流航空企业。
最终目的是挑战波音(Boeing)与空中客车(Airbus)在全球大型客机市场的垄断地位。

公司战略

发展方针

发展民机 壮大产业 开拓创新 勇创一流

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 做好统筹协调
坚持以我为主 扩大开放协作
坚持项目成功 促进产业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 实现文化凝聚

总体目标思路

实现一个目标:创建国际一流航空企业。
发展二类产品:干线飞机、支线飞机。
打造三大平台:研发设计平台、总装製造平台、服务支援平台。
实施四项支撑:企业文化战略、人才强企战略、信息化战略、品牌战略。
统筹五大关係:安全性同经济性的关係、自主创新同利用全球科技资源的关係、体制机制创新同发挥现有技术人才企业作用的关係、研製攻关同实现产业化的关係、政府主导同市场机制的关係形成五种能力:创建国际一流航空企业。
强化六种能力:研发设计能力、总装製造能力、市场行销能力、客户服务能力、适航取证能力、供应商管理能力。

公司领导

董事长、党委书记:贺东风
副董事长、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赵越让
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谭万庚
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吴光辉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赵九方
党委常委、副总经理:郭博智
党委常委、副总经理:程福波
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周新民
党委常委、总会计师:周启民
董事长、党委书记:贺东风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贺东风,男,汉族,1966年4月生,黑龙江人,工程硕士,研究员。198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8月参加工作。1989年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金属材料、经济管理专业,获双学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工业工程专业,获工业工程硕士学位。
1989年8月,在航空航天工业部211厂(首都航天机械公司)工作,历任技术员、副处长、处长、分厂厂长、党委副书记兼政治部主任和纪委书记、厂长(总经理);
2002年1月,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香港亚太卫星公司执行董事、副总裁;
2003年12月,任四川航天管理局局长、四川航天工业总公司总经理兼党委副书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七研究院(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院长兼党委副书记;
2007年12月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
2008年4月,任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兼办公厅主任、上海飞机製造厂厂长、党委副书记;
2009年2月,任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上海飞机製造厂厂长、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
2009年5月,任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上海飞机製造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2010年6月,任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上海飞机製造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
2012年1月,任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委员;
2013年3月,任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2017年7月,任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公司股东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的特设机构,根据授权,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对所监管企业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进行监督。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监管範围是中央所属企业(不含金融类企业)的国有资产,其主要职责为:根据国务院授权,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法律和行政法规履行出资人职责,指导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组;对所监管企业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进行监督,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推进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推动国有经济结构和布局的战略性调整。代表国家向部分大型企业派出监事会;负责监事会的日常管理工作。通过法定程式对企业负责人进行任免、考核并根据其经营业绩进行奖惩;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选人、用人机制,完善经营者激励和约束制度。
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是上海市参与大型客机项目实施的出资主体,是上海国有独资的大型资产经营公司,是上海市政府重大产业项目的投融资平台。集团注册资本金为人民币100亿元,经营範围主要包括以非金融投资为主、金融为辅的投资,资本运作与资产管理,产业研究,社会经济谘询等。
根据上海市委、市政府要求,国盛集团围绕本市经济工作大局,努力促进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产业结构最佳化升级和科教兴市战略实施。集团在战略定位上主要体现为“三个平台”的作用:一是投资平台。要立足于上海发展大局,聚焦国家战略,重点开展对本市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关键产业项目的投资,开展对本市未来主导产业项目的投资,开展对科技创新项目的投资。二是融资平台。要积极吸引外资、民资,成为融合各类资本的“桥樑”;依託资本市场,拓宽直接融资渠道;不断为上海产业发展、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做好项目融资;推动本市投融资机制的创新。三是资产运作平台。要以战略持股等多种方式参与国企股权多元化改革;通过资产经营运作,不断盘活资产,促进国有资本和资源向优势产业和行业集中,向优势企业集中,促进最佳化国资结构。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简称“中航工业”)是由中央管理的国有特大型企业,是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由原中国航空工业第一、第二集团公司重组整合而成立。集团公司设有防务、运输机、发动机、直升机、机载设备与系统、通用飞机、航空研究、飞行试验、贸易物流、资产管理等10大产业板块,下辖近200家子公司(分公司)、有20多家上市公司。
中航工业系列发展歼击机、歼击轰炸机、轰炸机、运输机、教练机、侦察机、直升机、强击机、通用飞机、无人机等飞行器,全面研发涡桨、涡轴、涡喷、涡扇等系列发动机和空空、空面、地空飞弹,强力塑造歼十、飞豹、枭龙、猎鹰、山鹰等飞机品牌和太行、秦岭、崑仑等发动机品牌,为中国军队提供先进航空武器装备。
中国铝业公司
中国铝业公司是国家授权的投资管理机构和控股公司,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截至2007年年底,公司资产总额超过2000亿元。固定资产增值保值率、净资产收益率在全国100亿元资产以上的国有企业中一直名列前茅,是全球第二大氧化铝和第三大电解铝生产商。公司控股的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在纽约、香港、上海上市,企业信用等级连续三年被标準普尔评为BBB+级。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宝钢)是中国当前现代化程度最高、生产规模最大、品种规格最全、工艺技术最先进的钢铁精品生产基地和钢铁工业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研发基地,并跻身于世界先进钢铁企业行列。2003年到2006年,宝钢年年跻身世界500强。2007年10月标準普尔最新企业信用评级複审,宝钢获得了“A-”信用评级。
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化股份”)是经国务院国资委批准,由中化集团与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中远集团”)联合发起设立的,于2009年5月31日在京成立。中化股份的注册资本为398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化集团持股98 % ,中远集团持股2%。
中化股份成立后,中化集团作为主发起人和控股股东,对中化股份行使国有股权管理职能,中化股份成为中化集团主营业务的运营主体。主要经营範围有: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投资管理;石油炼製、加油站、仓储的投资管理;化肥、种子、农药以及农资产品的研製开发和投资管理等。

卡通形象

中国商飞的吉祥物是“飞宝”。2017年6月22日晚,在央企卡通之夜上,飞宝获得“央企卡通形象优秀奖”。
2018年6月4日, “飞宝”雕塑正式入驻上海世博文化公园。
飞宝飞宝

供应商

供应商

西安飞机国际航空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瀋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 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
浙江西子航空工业有限公司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美国汉胜公司
美国霍尼韦尔航空航天公司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
德国利勃海尔集团 美国罗克韦尔·柯林斯公司
法国赛峰集团 美国古德里奇公司
CFM国际公司 FACC公司
卓达公司 英国美捷特公司
美国伊顿公司 美国派克宇航集团
法国泰雷兹公司

协作单位

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
中航工业飞机强度研究所
中航商用飞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最新发展动态

在燃油价格高企和节能减排目标艰巨的双重压力下,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国商飞”)和美国波音公司开始携手研发生物航油。
中国商飞和波音在北京启动“中国商飞—波音航空节能减排技术中心”。双方宣布,该中心的首个研究项目是将废弃食用油(俗称“地沟油”)提炼成航空生物燃料。该中心总投资预计为25亿元,双方以1:1的比例出资,相关的人力和物力也由双方各承担一半。
作为实施国家大型飞机项目的主体,中国商飞正在製造C919大型飞机和ARJ21新支线飞机,与波音公司形成正面交锋。而此次双方共同研发以“地沟油”为原料的生物航油,是其在商业领域的首次合作。

经营範围

民用飞机及相关产品设计、研製、生产、改装、试飞、销售、维修、服务、技术开发和谘询服务;与民用飞机生产、销售相关的租赁和金融服务;从事业务範围内的投融资业务;劳务合作;经营国家批准或允许的其他业务。经营本公司或代理所属单位的进出口业务;承接飞机零部件的加工生产任务;外贸流通经营、国际合作、对外工程承包和对外技术等业务。 【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