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剧研究》是2004年7月1日南京师範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孙书磊
基本介绍
- 书名:中国古代历史剧研究
- ISBN:9787810479462
- 出版社:南京师範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第1版 (2004年7月1日)
图书信息
丛书名: 南京师範大学青年学者文丛
平装: 372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条形码: 9787810479462
尺寸: 19.8 x 13.8 x 1.6 cm
重量: 408 g
作者简介
孙书磊,男,1966年生。江苏连云港人。200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师範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戏剧戏曲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曾在《文学遗产》、《中国典籍与文化》、《文献》、《戏曲艺术》、《戏剧艺术》、《戏剧》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与他人合作编着教材、着作5部,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历史剧研究》内容简介:公元1998年。21世纪的钟声,已经在人们的心头敲响。踩在新世纪的门坎上,我校领导立足于建设教学科研型的新型一流师範大学的高度,经多次研究决定,汇集本校历史上以及当今知名教授的学术着作,编辑出版《随园文库》;选择颇见功力的青年教学研究人员的力作,编辑出版《青年学者文丛》;资助出版若干本校教师编写的优秀教材。这项举措,受到了全校广大师生的欢迎。为保证这三个系列图书的出版,由学校和校出版社共同出资,设立了“南京师範大学出版资助金”,成立了以校长为主任委员的“南京师範大学出版资助金管理委员会”,其职能机构为“南京师範大学出版资助金管理办公室”。同时,还专门成立了由数十位高水平专家学者组成的《随园文库》编辑委员会,以保证《随园文库》、《青年学者文丛》这两套丛书的学术质量。教材资助项目,则直接由出版资助金管理委员会把关。
目录
第一章 思维方式与中国古代历史剧研究
一、“中国古代历史剧”正名
二、中国古代历史剧研究的回顾
三、中国古代历史剧研究的意义、任务与方法
第二章 中国古代历史剧发生研究
第一节 史官文化的召唤
一、神话的历史化与历史意识的早觉
二、史官文化与历史学
三、历史剧的出现
第二节 历史剧本事溯源
一、源于正史
二、源于野史
三、源于作品本事
第三章 中国古代历史剧发展研究
第一节 宋元明戏文历史剧
第二节 元杂剧历史剧
第三节 明清传奇历史剧
一、生活史剧时期
二、英雄史剧时期
三、反思史剧时期
四、人生史剧时期
第四节 明清杂剧历史剧
第五节 清地方戏历史剧
第四章 文人创作历史剧研究
第一节 文人心态与文人历史剧创作
一、“失路儒生”进退两难中的自尊
二、文人在社会历史中的自我定位
三、久荫不散的党人心态
四、反思与感伤交织的遗民心态
五、发愤情绪支配下的自喻与补偿心理
第二节 对文学家志趣的认同与文学家题材历史剧创作
一、文人剧作者认同的文学家志趣
二、演绎前代文学作品本事的历史剧:志趣的古今神交
三、“掉书袋”现象:志趣的过度张扬
第三节 强烈的现实功利性与文人历史剧创作
一、回护
二、取悦
三、攻讦
第四节 徘徊于史学与艺术之间的文人历史剧创作
一、以曲为史
二、“误读”历史
第五章 艺人创作历史剧研究
第一节 平民愿望的展示与补足
一、平民人生历史剧:平民的个人价值追求
二、英雄人生历史剧:平民的社会理想追求
第二节 大众审美与艺人历史剧创作
一、大众对历史剧的美学审视
二、类型化现象在艺人历史剧创作中的极端发展
第三节 艺人历史剧创作的“事”、“艺”中心化与趋俗性
一、艺人历史剧之“事”
二、艺人历史剧之“艺”
第六章 中国古代历史剧批评研究
第一节 中国古代历史剧本体认识论
一、曲史观
二、寓言观
第二节 中国古代历史剧创作论
一、题材论
二、虚实论
三、结构论
四、语言论
五、创作心态论
六、别论:艺人创作论
第三节 中国古代历史剧批评範式
一、以史论替代剧论
二、以文论替代剧论
三、以伦理论替代剧论
第七章 中国古代历史剧的艺术定位及其现代化
一、独特的艺术成长之路及其话语精神
二、自娱与娱众:两类艺术追求
三、古代历史剧与现代话剧历史剧、新编戏曲历史剧比较
四、古代历史剧现代改编方向
20世纪关于历史剧争论的主要论着、论文索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