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海海洋文化史》是关于中国南海海洋文化的第一部专着,全书分十一章。在诠释海洋文化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分述南海海洋文化形成的自然和社会人文环境,从前秦到当代南海海洋文化历史发展进程,着重阐述南海以海为田的海洋农业文化和以海为商的海洋商业文化的特质和风格,南海周边族群的海神崇拜和假道海洋而来的各类宗教的传播,涉海语言、风俗文化,海上社会昼民文化,作为海洋文化载体的华侨文化,以及以海洋为背景产生的文学艺术,等等。全书理论和实证结合,提供了南海海洋文化的一系列历史剖面,总结了中国人民认识、开发利用和管理南海海洋的历史经验及其启示,反映了南海海洋文化与岭南文化不可分割的关係。
基本介绍
- 书名:中国南海海洋文化史
- 作者:司徒尚纪 黄伟宗
- 出版日期:2013年7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545419016
- 外文名:The South China Sea
- 出版社:广东经济出版社
- 页数:425页
- 开本:16
- 品牌:广东经济出版社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在21世纪海洋时代,《中国南海海洋文化史》将为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提供文化支持,可供海洋、历史、考古、史地、文博、规划、经济、新闻等工作者、广大干部和青年学生,以及海洋文化产业部门等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司徒尚纪,广东阳江人,1943年生。1967年中山大学经济地理专业本科毕业,1981年和1986年在中山大学、北京大学获历史地理硕士、博士学位。1993年为教授,1994年为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山大学学术委员、学位委员、广东省学位委员、广东省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地名学研究会副会长、《历史地理》、《岭南文史》编委。现为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广东文史学会副会长、广东省政府参事、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主要研究历史地理、文化地理、区域发展与规划,曾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省部级奖励,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被收入多种中外名人辞典。出版专着、合着或主编各类着作35部,论文近400篇,共约1500)5字。主要着作有:《海南岛历史上土地开发研究》、《广东文化地理》、《广东历史地图集》、《广东政区体系》、《岭南历史人文地理》、《地理学在广东发展史》、《肇庆市地名志》、《简明中国地理学史》、《吴尚时》、《珠江传》、《文化禅林》、《中国南海海洋国土》、《中国南海海洋文化》、《中国珠江文化史》、《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广东卷》、《中国南海海洋文化史》、《南海边疆》等。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海洋文化基本理论
第一节 海洋文化概念
第二节 海洋文化内涵
第三节 海洋文化特质
第四节 中国海洋文化研究历史和现状
第二章 中国南海海洋文化形成的地理环境
第一节 中国南海自然地理环境
第二节 人文社会环境
第三节 华侨和穗港澳对中国南海海洋文化的作用和影响
第四节 海洋时代与中国南海海洋文化的关係
第三章 史前时期中国南海海洋文化孕育
第一节 基于考古证据的中国南海地区文化往来
第二节 图腾崇拜与史前时期中国南海海洋文化的起源
第四章 先秦时期中国南海海洋文化初始
第一节 先秦古籍《山海经》等记载的中国南海先民海上活动
第二节 南海以海为田的海洋农业文化嚆矢
第三节 百家争鸣下关于天地关係的涉海观
第五章 秦汉南北朝时期中国南海海洋文化发展
第一节 古越铜鼓反映的人类海上活动和文化交流
第二节 西汉海上丝绸之路开闢
第三节 海上活动对中国南海环境资源的认识
第六章 隋唐南汉时期中国南海海洋文化兴盛
第一节 中国政府对中国南海地区的主权管理和行政建置
第二节 “广州通海夷道”开闢与广州世界大港地位崛起
第三节 中外海洋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四节 南海神崇拜的兴起和祭祀
第五节 涉海文学作品出现
第七章 宋元开放背景下中国南海海洋文化的繁荣
第一节 宋元对中国南海的主权管理
第二节 宋元高度重视海上贸易政策的确立
第三节 沿海滩涂围垦与海洋农业文化成就
第四节 造船和航海的技术进步
第五节 南宋沉船“南海I号”承载海洋文化信息
第六节 新作物的传进与粮食生产的第一次革命
第七节 海神妈祖等海神崇拜及其文化风格
第八节 涉海文化着作的成就
第八章 明代中国南海海洋文化发展的高峰
第一节 海禁背景下中国南海独擅海上贸易之利
第二节 郑和下西洋与中国海洋文化对外传播
第三节 海外新作物品种引入及其效益
第四节 以海为田的海洋农业文化的勃兴
第五节 澳门作为中西文化交流中心的形成
第六节 利玛窦入粤
第七节 海盗文化复兴
第八节 海疆文化的兴盛
第九节 海洋文学艺术的辉煌
第九章 清代前期中国南海海洋文化盛衰交替
第一节 清初海禁政策影响下的海上贸易式微
第二节 清中叶海上丝路的鼎盛与全球循环大格局的形成
第三节 商帮集团的产生及其海洋文化风格
第四节 中国南海传统疆域的确定与中国政府的主权管辖
第五节 海盗文化再度兴盛
第十章 近代转型时期中国南海海洋文化的蜕变与新生
第一节 鸦片战争后海上丝绸之路的终结
第二节 中西文化交流的新格局
第三节 中西文化交流产生的政治思想文化成就
第四节 华侨文化形成及其对海内外文化的贡献
第五节 涉海文学艺术的隆盛
第十一章 现代中国南海海洋文化在曲折中前进
第一节 中国政府和人民维护中国南海和南海诸岛领海主权的斗争
第二节 近现代对中国南海海洋观念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节 港澳领土主权的丧失和回归
第四节 现代海洋农业文化成就
第五节 现代海洋商业文化异军突起
第六节 改革开放背景下的中西文化大交流
第七节 花繁果硕的涉海科技、史地和文艺作品
后记
第一节 海洋文化概念
第二节 海洋文化内涵
第三节 海洋文化特质
第四节 中国海洋文化研究历史和现状
第二章 中国南海海洋文化形成的地理环境
第一节 中国南海自然地理环境
第二节 人文社会环境
第三节 华侨和穗港澳对中国南海海洋文化的作用和影响
第四节 海洋时代与中国南海海洋文化的关係
第三章 史前时期中国南海海洋文化孕育
第一节 基于考古证据的中国南海地区文化往来
第二节 图腾崇拜与史前时期中国南海海洋文化的起源
第四章 先秦时期中国南海海洋文化初始
第一节 先秦古籍《山海经》等记载的中国南海先民海上活动
第二节 南海以海为田的海洋农业文化嚆矢
第三节 百家争鸣下关于天地关係的涉海观
第五章 秦汉南北朝时期中国南海海洋文化发展
第一节 古越铜鼓反映的人类海上活动和文化交流
第二节 西汉海上丝绸之路开闢
第三节 海上活动对中国南海环境资源的认识
第六章 隋唐南汉时期中国南海海洋文化兴盛
第一节 中国政府对中国南海地区的主权管理和行政建置
第二节 “广州通海夷道”开闢与广州世界大港地位崛起
第三节 中外海洋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四节 南海神崇拜的兴起和祭祀
第五节 涉海文学作品出现
第七章 宋元开放背景下中国南海海洋文化的繁荣
第一节 宋元对中国南海的主权管理
第二节 宋元高度重视海上贸易政策的确立
第三节 沿海滩涂围垦与海洋农业文化成就
第四节 造船和航海的技术进步
第五节 南宋沉船“南海I号”承载海洋文化信息
第六节 新作物的传进与粮食生产的第一次革命
第七节 海神妈祖等海神崇拜及其文化风格
第八节 涉海文化着作的成就
第八章 明代中国南海海洋文化发展的高峰
第一节 海禁背景下中国南海独擅海上贸易之利
第二节 郑和下西洋与中国海洋文化对外传播
第三节 海外新作物品种引入及其效益
第四节 以海为田的海洋农业文化的勃兴
第五节 澳门作为中西文化交流中心的形成
第六节 利玛窦入粤
第七节 海盗文化复兴
第八节 海疆文化的兴盛
第九节 海洋文学艺术的辉煌
第九章 清代前期中国南海海洋文化盛衰交替
第一节 清初海禁政策影响下的海上贸易式微
第二节 清中叶海上丝路的鼎盛与全球循环大格局的形成
第三节 商帮集团的产生及其海洋文化风格
第四节 中国南海传统疆域的确定与中国政府的主权管辖
第五节 海盗文化再度兴盛
第十章 近代转型时期中国南海海洋文化的蜕变与新生
第一节 鸦片战争后海上丝绸之路的终结
第二节 中西文化交流的新格局
第三节 中西文化交流产生的政治思想文化成就
第四节 华侨文化形成及其对海内外文化的贡献
第五节 涉海文学艺术的隆盛
第十一章 现代中国南海海洋文化在曲折中前进
第一节 中国政府和人民维护中国南海和南海诸岛领海主权的斗争
第二节 近现代对中国南海海洋观念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节 港澳领土主权的丧失和回归
第四节 现代海洋农业文化成就
第五节 现代海洋商业文化异军突起
第六节 改革开放背景下的中西文化大交流
第七节 花繁果硕的涉海科技、史地和文艺作品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