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中国创造(基础含义)

(2019-11-25 23:45:57) 百科综合
中国创造(基础含义)

中国创造(基础含义)

中国创造就是着作权持有者是中国,由中国创新,发明。而中国製造的产品着作权不属于中国,中国只是简单的生产和加工。所提供的是简单的劳动力而不是知识智慧和脑力。

早在2007年经合组织(OECD)称,在研发支出方面,中国去年取代日本,位居全球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在过去的10年中,中国研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增长了1倍以上。世界智慧财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最新年度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的全球专利、商标和工业品外观设计申请量再创新高。其中,由中国受理的专利申请量超过美国、日本、韩国和欧洲专利局的总和,名列世界第一,中国专利申请增量占全球总增量的98%。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国创造
  • 外文名:Created in China
  • 着作权隶属:中国
  • 经济总量: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 研发总量:全球第二位

要中国创造

中国花了20年时间,打入一个接一个的製造业领域奇蹟,各公司都在不停地谈论“中国价格”——中国製造商是如何把从袜子到半导体的各种商品成本压低的。据2012年不完全统计,中国手机用户数量8亿或中国消费的水平在全球总量中所占的比例40%以上。中国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但是这是用中国人民的血汗换来的GDP.

现状

以苹果手机iPhone的产业链价值分布最能说明问题。据调查,从美国进口一部在中国组装的iPhone手机是178.96美元,实际零售价格要在两倍以上.其中快闪记忆体(24美元)和萤幕(35美元)是在日本生产的;信息处理器和相关零部件(23美元)是韩国製造的;全球定位系统、微电脑、摄像机WIFI无线产品等(30美元),是德国製造的;蓝牙、录音零件和3G技术产品(12美元)是美国製造的。除此之外,材料费用、各种软体许可证和专利费用,合起来近48美元。最后算下来,在中国组装环节的费用不过只有可怜的6.5美元!这意味着富士康一类的公司以及成千上万的中国劳工,从那部时尚而尖端的手机里,只能分享3.6%的价值,按零售价计算不足2%! 苹果手机的利润分配就说明了一切,中国人製造了苹果手机,但没有创造苹果手机,大量的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接触有毒物质,但最后我们分配利润最少。
贾伯斯逝世前,苹果公司市值一度攀升到3370亿美元,超越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企业,相当于微软、惠普、戴尔三大巨头的总和。

转变的意义

从苹果公司例子不难看出中国製造的向中国创造转变势在必行,技术能力是骨骼,製造能力是肌肉,创新设计就是给躯体注入灵魂,一个产品或品牌,才有了永久的生命力。贾伯斯的伟大,在于其对工业设计苛刻甚至极端的追求。与苹果相比,“中国製造”真的到了需扭转发力方向的时候,应该“给自己穿上行头了”。中国製造从拼数量、拼规模,到拼质量、拼价格,终于在世界市场上有了一席之地,“现在老路走不下去了,要拼技术、拼设计了,这决定着中国经济的未来!
沿着思路,人们还会继续发问:喝一杯香浓的咖啡,与“到星巴克坐一坐”,这之间又有什幺本质差别?前者只与口味或嗅觉有关,而后者却成了美国人的社交名词——星巴克连锁咖啡店,是一个让你放鬆、发獃,或者会见好友的去处,它甚至将自己打造成一个流行文化视窗,让音乐、书籍、电影之类的文化产品与咖啡实现了完美的结合。
再看看那些进入全球最佳品牌排行榜的公司吧。体育用品製造商耐克,说自己“不仅仅提供高性能的运动设备,而且承诺一种高品质的生活”;时尚服装品牌阿玛尼称,“穿上阿玛尼,你便成了阿玛尼”,它意味着成功,休闲和品位,而该品牌创始人阿玛尼,那个70岁的白髮老头,还準备涉足汽车内饰和特色餐饮业;英特尔公司只是提供一个看不见的晶片吗?不!它带来的是“由技术所推动的最前沿的生活”。
“在高手云集的世界里,正常化和标準化就意味着一无所有。”所以,可能基于对雷同的恐惧亦或厌恶,瑞典人创造了宜家(IKEA),重新塑造和诠释了人类的家居文化。
中国人已经用“MADE IN CHINA”证明了自己吃苦耐劳的商业意志,而一个新的挑战已经赫然摆在眼前,我们能否可以在想像力无边界的“无形时代”,真正展现中国人的智慧?那就是中国创造。

如何中国创造

国家投入

早在2007年经合组织(OECD)称,在研发支出方面,中国去年取代日本,位居全球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在过去的10年中,中国研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增长了1倍以上。在专利申请量方面,中国也刚刚取代德国,位居全球排行榜的第五位

教育投入

以往,日本和韩国曾在大学教育上大举投资,以实现其经济现代化,如今中国也在做同样的事情。自1998年以来,中国大学生数量增长了逾3倍,达到1600万人。美国每年培养13.7万名学士以上学位的工程师,中国培养出35.2万名此类人才。据留学服务中心的统计显示,截止2012年我国的各类留学回国人员达81.84万人,有72.02%的留学人员学成后选择回国建设自己的国家。

改革教育体系

许多观察人士认为,中国若想提高创新能力,需要改革的不仅仅是学术研究机构,还包括教育体系。大学教师们表示,大学过多地关注理论和机械式的学习,在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方面关注不够。班级的人数也过多:一些博导需要指导50多名学生。
麦肯锡(McKinsey)的一份报告估计,在中国大学的工程类毕业生中,只有10%具备在跨国公司工作所需的实用技能和语言技能。该谘询公司警告称,中国即将出现人才短缺的局面。中国人甚至这样称呼此类学生——“填鸭式”,他们擅长记忆事实和通过考试,但非常缺乏主动精神。
在儒家传统的薰陶下,中国对教育非常重视,但也极度尊重权威。僱主们经常抱怨称,儘管他们雇用的大学毕业生似乎在理论上很出色,但很难让他们说出自己的看法。必须克服年轻大学毕业生沉默寡言的毛病,中国政府正努力解决某些问题。中国在课程设定上做了一些变动,强调交流和团队合作,同时建立了一批一流大学作为核心,它们将得到额外的资源。

企业

阻碍创新的最大障碍之一,可能不在实验室或教室,而是股市的命运。过去二十年来,小型私营企业一直是创新的主要动力之一,而中国的金融体系没有为私营企业家提供足够的支持。中国国有企业占据了约75%的银行贷款,并在1300家上市公司中占据主导地位。
儘管研究型公司有时需要数年时间,数以百万美元计的花费,才能将产品推向市场,但中国企业家往往不得不依靠家庭成员或非正规的贷款网路,来筹集初创资金。“在建立一个后院工厂方面,非正规网路确实相当有效,”麦肯锡大中华区总裁高安德(Andrew Grant)表示,“但如果你希望转变为一个1000人的业务,它们就不起作用了。”
在日本和韩国,研究集中在那些有财力冒险的大公司身上,例如索尼(Sony)和三星(Samsung)。然而,在中国,大公司多为国有企业,经营企业的高管对于冒较高风险颇为敏感。“其中一个关键是金融体系,”里昂证券经济学家安迪·罗思曼(Andy Rothman)表示,“问题是,这个体系是否能够真正将资金配置到私营企业,为它们的自主研究提供资金?” 罗思曼编制了一份有关中国科学动力的报告。
途径当然还有许多,在此不再累述,总而言之,只有我们每个人,每个团体,每个组织时时,处处,事事持有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精神,中国创造就能够实现国家的真正伟大复兴,中华民族就一定会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创造

简介

中国创造是创造公社(cunbox dot com)旗下的颠覆性网路产品,由张创造先生(英文名Alex)2006年9月创建于日本早稻田大学。起初主要用于大学虚拟云端储存视频,文字,图片,音乐等资料的共享系统。2010年11月15日创造公社开发的子项目ChinaV获得早稻田大学高新技术孵化许可并同时获準进驻早稻田研究开发中心。2011年3月11日由于日本大地震,海啸及核辐射的影响,为了安全起见,回国并在4月与中国某集团公司签署了投资协定。同年7月进驻北京理工大学高新技术试验区进行孵化。
创造公社Logo创造公社Logo

创立背景

人类进入21 世纪以来,伴随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网际网路的普及速度如同原子裂变、一夜之间让世界变得扁平,瞬间让世界地变成「地球村」。众所周知,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中,能源和资本是主要资源,所从事的是大规模的物质生产,而在信息社会中,社会经济的主体由製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信息工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并构成社会信息化的物质基础。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为目的的信息经济活动的迅速扩大,逐渐取代工业生产活动而成为国民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从此信息产业逐步取代工业社会中物资和能源的核心角色,一跃成为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由于信息科技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各行各业具有广泛的渗透力,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流通,办公,商务,军事国防的组织形态和行为模式。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设计者和传播者。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主要依靠信用,网路银行。在当今的现实生活中,信息与时间,效率,金钱等同,信息可以逐步取代资本,它可以提供劳动生产力,可以转化为科学技术。信息工业的迅猛发展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进而改变人类社会的整个面貌在信息化浪潮席捲之下,国家与国家的竞争不在是物质的拥有量,而是取决于对信息的占有程度,谁占有了信息,谁就占领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制高点。正如美国着名未来学家托尔勒所言“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路,谁将拥有整个世界”
在中国,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世界大国,一个计算机用户最多的国家,其中传统网民有4亿,潜在的移动网际网路用户可能是8—9亿。网际网路用户平均线上时间是2-3个小时,而移动用户要达到10个小时以上。 如果把虚拟网路比作一个国家的话,中国相当于3个日本还多。「创造公社」旨在打造“社交化商务模式”,并引领国际流行的“宅经济”, 集论坛、微博、社交平台、电商平台为一体的创造社区,通过“云计算”技术,致力于打造全媒体时代本地(基于地理位置)最大网路互动社区和社交平台。全新的创造公社creationBOX将以“SoLoMo”理念作为运营宗旨。所谓SoLoMo,是指Social(社交的)、Local(本地的)、Mobile(移动的),即网路的社交化、本土化和移动化,代表着网际网路的发展趋势。
创造公社创造公社

创造公社的未来

云计算被视为科技业的下一次革命,整个信息服务产业将发生全面重新洗牌和整合。
未来是强调用户体验的时代—简单,轻鬆,自由将主导未来。数位化的推进,纸媒体的逐步消失,无处不在的存储和分享及空间位置的转移对云存储的需求不断的加大。尤其是当今社会的快节奏的生活,碎片时间的大量产生,CreationBOX云成为一种纽带。如今,我们一周的所接受的信息量,相当于中世纪一位学者一生的信息量。面对日益呈几何级数增长的信息量。在中国,这个拥有13 亿人口的世界大国,一个计算机用户最多的国家。中国人应该拥有自己的信息存储计算平台与超级共享空间。CreationBOX 项目计画就是基于海量用户海量信息计算与处理的巨大需求而研发的智慧型云端系统。
creationBOX构架creationBOX构架
随着网路技术以及信息识别技术的高速发展,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变得轻而易举。CreationBOX的套用前景相当广阔,预计将广泛套用于智慧型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个人健康等诸多领域。在未来几年中CreationBOX将会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与优秀合作伙伴建立无缝体验,并迅速把它们提供给数千万,甚至数亿人。我们相信在未来有网路的地方就会有CreationBOX!

图书

”中国创造“作为一个崭新的辞彙,已经渐渐的代替“中国製造”而被世界广泛认知,它体现的不再是简单的体力劳动,而是更高层次的脑力创造活动,在世界上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在世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创造》是一本专门探究中国未来发展的创造性书籍,通过研究中国的模式特点,和历史现状,通过对社会的思考,提出了”中国创造“的新概念,提出了一系列观点和想法,力在打造真正属于中国的品牌。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