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中国公共体育服务发展报告

(2019-08-28 01:53:56) 百科综合
中国公共体育服务发展报告

中国公共体育服务发展报告

《中国公共体育服务发展报告(2013)》由总报告和若干专题报告组成,重点对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背景、现状和国内外公共服务发展的成功经验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系统总结。从西方公共服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背景及其变迁、服务型政府理念下我国公共服务的价值诉求、体育强国目标下我国体育发展方式的转型等视角,对我国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时代背景进行了阐述,对当前研究的薄弱环节等进行了客观的评述和分析,以翔实的数据资料和深入的理论分析为基础,对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客观描述和分析,对我国公共体育服务未来发展作了展望。还针对我国农村公共体育设施现状进行了专题研究,对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经验进行了系统揭示,解析了相关成功经验对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借鉴意义。

基本介绍

  • 书名:中国公共体育服务发展报告
  • 作者:戴健
  •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页数:307页
  • 开本:16
  • 定价:79.00
  • 外文名:Annual Report on Development of Public Sports Services in China(2013)
  • 类型:体育事业
  • 出版日期:2013年12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7509754755
  • 品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中国公共体育服务发展报告(2013)》是目前国内首部也是唯一一部公共体育服务蓝皮书,系统梳理了公共体育服务的理论脉络及其当代价值底蕴。以融贯中西的视野和品鉴类比的视角,对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现状进行了全景式的扫描,并就热点问题展开了权威性的解读。汇集了领域内的前沿观点和一流学术成果,对以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指引深化公共体育服务改革具有现实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是体育学术服务体育强国建设、回应社会关切的生动体现。

作者简介

戴健,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上海体育学院党委书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会理事,国际体育计算机科学学会理事,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计算机套用学会主任委员,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信息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社会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长江三角洲竞技体育资源一体化开发的模式与机制研究”和省部级项目6项。其中,“长三角地区新农村建设中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获“十一五”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江、浙、沪地区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获“十五”时期国家体育总局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新农村建设中长三角地区农村体育活动现状及对策”获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类三等奖。曾在《光明日报》、《文汇报》、《中国体育报》及核心期刊等发表论文40余篇。

图书目录

Ⅰ 总报告
12013年中国公共体育服务发展报告(戴健)/001
一 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着力点/002
二 我国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背景/008
三 我国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现状/013
四 国内外公共服务发展的借鉴/016
五 对我国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展望/020
Ⅱ 背景篇
2 我国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时代背景(陆小聪)/029
3 我国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研究背景(郑家鲲)/046
Ⅲ 现状篇
4 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现状调查与分析(郑家鲲 刘 炜)/078
5 我国农村公共体育设施现状与分析(郇昌店)/103
Ⅳ 借鉴篇
6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经验及启示(刘琴 曹可强)/134
7 英国公共体育服务研究(姚芹)/174
8 美国公共体育服务研究(李海)/192
9 芬兰公共体育服务研究(刘兵)/213
10 日本公共体育服务研究(陈周业)/229
11 已开发国家公共体育服务的经验与启示(刘东锋)/249
Ⅴ 调查指标统计表
12 调查指标统计表/260

文摘

着作权页:



樊炳有认为,建立体育公共服务体制必须考虑优先次序,实现重点突破。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供求矛盾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等方面表现并不一致。从体育公共服务种类和构成来看,应该解决社会成员急需的体育公共服务供给问题。从地区差异来看,要突出解决中西部和贫困地区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问题。从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来看,体育公共服务应该以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制建设为突破口。为农村、贫困群体和西部地区,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体育公共服务,是建立体育公共服务体制的重中之重。
(5)公共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的持续性不足、随意性过大。
卢文云等经研究后发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在镇(乡)村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低、供给的水平低、缺乏针对性以及供给的机制缺陷是西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强西部地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要从数量、质量和持续性三方面人手。由于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农村人口多、素质低,许多地区农村人口居住分散,因而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难度很大,实现西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普遍供给,不是哪一届或哪几届政府或者某几项政策出台就可以实现的,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历史实践告诉我们,“大跃进”和“文革”时期农村体育一时的轰轰烈烈固然场面壮观,却不可能带来持续的效果,要实现西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持续供给,必须要建立西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有效供给的长效机制。为从战略高度认识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对西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要强调和确保“五个纳入”,即要把农村体育纳入西部农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各级部门目标责任制和政绩考核体系;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所需经费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农村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