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2019-11-10 15:43:51) 百科综合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成立于1996年,其前身是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1963年,北京广播学院正式设定中文播音专业。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是中国最早建立培养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教育基地,也是我国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研究基地。

据2019年4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下设播音主持创作基础部、新闻播音主持系、综艺主持系、口语传播系、广播电视语言研究所、播音主持艺术研究所、体育播音主持研究所、国语水平培训测试中心等机构。

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已建成北京市和国家级特色专业,播音主持艺术教学团队和语言传播教学团队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称号,学院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北京市教学名师,拥有国家级精品课、北京市精品课以及中国传媒大学校级精品课等众多专业课程。广播电视语言传播学科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该学科专业获得我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又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 英文名:Broadcasting and Anchoring School,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 创办时间:1996年9月16日
  • 所属地区:中国北京
  • 知名校友:敬一丹 尼格买提 康辉 
  • 在校生:800人
  • 院报:《启明星报》

学院简介

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成立于1996年9月16日,是中国传媒大学的二级学院之一。它的前身是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始建于1963年。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是中国建立最早、影响最大的培养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艺术专业高层次人才的教学基地,也是中国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研究和套用语言学研究的科研基地。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全体教师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全体教师
学院目前下设播音系、播音主持艺术研究所、语言传播研究所、国语水平测试中心等系所;并建立了广播电视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培训交流中心。现有专职教学科研人员50多人,副高以上职称的占50%以上。全日制在校生800人,其中研究生100多人。
学院的语言学及套用语言学学科,是部级重点学科,也是中国传媒大学传统优势学科,中国播音学是其中重中之重。该学科是我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2000年又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中国播音学从语言学及套用语言学学科中分离出来,在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下自主增列了“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二级学科,并招收博士生。06年在此基础上,将播音主持三个硕士专业方向从语言学及套用语言学专业分离,增设了“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专业硕士点,并开始招生。播音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14人。学院拥有一批国内一流水平的专家学者,承担了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
学院具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拥有60多个电视演播厅(室)和播音教学语录室,配备了目前最先进的数字视频和音频设备;国语水平测试实验室、计算语言学实验室等也配备了国内一流设施。

发展历程

播音系成立于1980年。其前身是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播音专业。目前播音系开设了播音与主持艺术本科专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播音主持专业。为适应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需要,今后将陆续开设新的专业方向,拟开设体育评论解说、综艺娱乐节目主持、双语节目主持等专业方向。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全体教师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全体教师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经过了草创期、成型期,至今已进入成熟期。该专业经过40年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办学规模和完整的办学体系。本科四年共学习五十多门课程,既包容了中国语言文学的主干课程,又加强了新闻传播学、文艺学的骨干课程,还设定了特色鲜明的专业课程,并做到理论与实践、大课与小课的相辅相成,突出了因材施教。
播音系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很强、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一批高水平的教授、专家活跃在教学第一线。国内许多着名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和话剧、影视配音艺术家在该系兼职任教。改革开放以来,播音系已向全国各地广播电视机构和其他传媒机构输送各类毕业生2000多人,培训在职人员10000多人,完成国语水平测试8000多人次。一大批毕业生现已成为中央及省级电视台、广播电台的业务骨干,其中许多人成为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优秀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

学院领导

院长:鲁景超教授
副院长:李洪岩 教授、喻梅副教授
党总支书记:郑维林
党总支副书记:王群副教授

专业介绍

播音主持艺术本科
本专业为广播影视媒体及相关部门培养从事国语新闻播音、专题播音、节目主持工作、体育评论解说、双语播音与主持,以及播音主持教学与研究工作的专门人才。
除公共基础课外,本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语言学概论、国语语音、新闻理论、新闻采编、播音导论、播音发声、播音创作基础、广播播音与主持、电视播音与主持、体育评论、解说艺术、广告播音艺术、影视配音艺术、文艺作品演播、演讲与论辩、公共关係、形体、形象设计与造型、美学、心理学、电视节目製作、计算机套用基础等。
为了适应国际化传播的需要,本专业还设有:英语听力与口语、双语节目鉴赏、英语採访与写作、汉英双语播音与主持、高级英语等课程,并与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加拿大西门菲莎大学採取“三加一”的模式,联合培养汉英双语播音主持人才。
为适应广播电视体育文化与传播的需要,本专业二年级后分出体育评论解说方向20名,并开设体育播音与主持、体育评论与解说等方面的课程。具有体育特长的考生报名和考试时,请携带国家二级以上运动员证书或市级以上体育比赛的成绩证书及複印件。

主办活动

齐越节

“齐越节”全称为“齐越朗诵艺术节暨全国大学生朗诵大会”,是全国朗诵艺术界最高级别的活动和赛事。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院报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院报
为纪念齐越先生等老一辈播音艺术家、传承发扬以“齐越精神”为代表的新中国播音事业的优良传统,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于1996年创办了“齐越朗诵艺术节”,每届设立一个主题。

启明星杯

北京市“启明星杯”大学生主持人
促进校园文化繁荣发展,在进一步加强高校间的合作交流时,又为广大播音主持爱好者以及拥有相关才艺和兴趣的同学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同学们充分发挥特长、锻鍊媒体实践能力。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