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跨国併购10大案例》是2010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何志毅。本书主要收录的案例集涉及10家企业及其众多跨国併购案例。
基本介绍
- 书名:中国企业跨国併购10大案例
- 作者:何志毅
- 页数: 232页
-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0年1月1日
- 开本:16
作者简介
何志毅,教授,博导,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复旦大学管理学博士,北京大学博士后。曾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博导、院长助理。曾赴瑞士IMD、美国GE管理学院、美国西北大学Kellogg商学院研修。主要研究方向为品牌、企业文化、战略。至今已出版三部专着,主编二十多本案例集,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二十多篇学术论文。为中组部、国资委、国防大学等军事院校和众多大型企业提供过案例教学、项目谘询。
内容简介
《中国企业跨国併购10大案例》丛书採用準教学案例之形式,将教学案例与研究案例有机结合,力求提高案例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案例企业所在行业较为广泛,以製造业为主,涉及国际採购贸易(利丰贸易)、彩电製造(TCL集团)、个人电脑製造(联想集团)、手机製造(明基集团)、汽车及零部件製造(万向集团与上海汽车)、化工製造(中国化工)以及机械製造(北京第一工具机厂、中联重科、上海电气),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可供不同行业的企业参考与借鉴。
本丛书的客群群体为全球商学院的教师、学生,以及企业管理者。
中国企业发展研究院以“研究中国企业的创新案例,记述中国企业的奋斗历史,总结中国企业的管理思想和传播中国企业的商业智慧”为己任,忠实履行历史赋予的企业创新的研究者、企业历史的记述者和管理思想的总结者的使命。
中国企业发展研究院以创新的院企“双赢”合作新模式,提供项目、基地、联盟、捐赠和战略等多种途径的合作,共同营造企业研究与企业实践的互动服务平台、中国企业历史与文化的传承推广平台和中外研究机构和学者的交流合作平台,进而不断提升中国工商管理教育的水平、提炼中国企业的管理思想和理论、提高中国企业的领导和管理能力,力争成为世界一流的基于中国企业实践的综合性、国际性和权威性的研究机构。
作品目录
能力为本:利丰贸易32起成功併购(1995~2008年)
案例正文:利丰併购的三大阶段
背景资料:英之杰採购、Colby、CGroup
分析评论:基于能力的双线併购
脱中入美:万向集团的6起跨国併购(1997~2007年)
案例正文:万向美国公司的6起收购
背景资料:万向美国公司与多家美国汽车零部件企业
分析评论:基于“美国化”的万向併购模式
技术获取:上海电气收购日本秋山(2002年)
案例正文:上海电气的首起跨国併购
背景资料:上海电气与秋山机械
分析评论:併购获取技术行业整体发展
真伪机会:TCL收购汤姆逊彩电业务(2004年)
案例正文:中国后来者与全球先行者的交易
背景资料:TCL集团与汤姆逊公司
分析评论:併购机会与能力的匹配
成败几何:上海汽车收购双龙与罗孚(2004~2005年)
案例正文:中国汽车企业跨国併购先行者
背景资料:上海汽车、韩国双龙与英国罗孚
分析评论:败在双龙成在罗孚
以小博大:联想併购IBMPC业务(2005年)
案例正文:中国领先者与全球落伍者的交易
背景资料:联想集团与IBMPC业务
分析评论:併购的无形资源转移
雾里看花:明基併购西门子手机业务(2005年)
案例正文:收购及文化整合过程
背景资料:全球手机行业、明基与西门子手机
分析评论:失败原因与主要建议
母弱子强:北一收购德国科堡(2005年)
案例正文:共和国长子收购德国百年企业
背景资料:北京第一工具机厂与德国科堡公司
分析评论:弱势併购的成功典型
学习併购:中国化工集团的3起跨国併购(2006年)
案例正文:一年内的三起跨国併购
背景资料:中国化工、安迪苏与罗地亚有机硅业务
分析评论:基于远见与能力的併购战略
联合舰队:中联重科收购义大利CIFA(2008年)
案例正文:中国与全球领先企业的交易
背景资料:中联重科与义大利CIFA
分析评论:弱势併购的若干启示
案例综述:中国企业跨国併购的“三近”法则
併购目标的“就近”法则
併购交易的“拉近”法则
併购融合的“靠近”法则
“三近”法则的前提与準备
“三近”法则的弱者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