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80师

(2019-09-07 07:35:34) 百科综合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80师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80师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80师在1947年夏晋冀鲁豫军区为保证完成拔掉解放区内国民党军在各大、中城市据点的任务,在朱德总司令的积极推动下,集中地方武装组建新的野战兵团时合编成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8纵队第24旅。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0师;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80师
  • 外文名:China people's Volunteer Army 180th Division
  • 成立时间:1947年
  • 参与战役:太原、秦岭、解放成都等战役
  • 军队编制:第180师下辖538团539团540团

历史沿革

1947年夏晋冀鲁豫军区为保证完成拔掉解放区内国民党军在各大、中城市据点的任务,在朱德总司令的积极推动下,集中地方武装组建新的野战兵团时合编成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8纵队第24旅;
1948年5月改称华北军区第8纵队24旅;
1949年2月全军统一番号,始称180师,归第18兵团60军建制。在全国解放战争战略追击阶段的进军西北、西南作战中,指战员们浴血奋战,用血汗和生命为解放战争胜利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1950年韩战全面爆发。正在四川川西剿匪的180师兼四川眉山军分区奉命于12月初开到河北沧州古运河边泊头镇集结整训。
1951年2月,180师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兵团60军序列,改称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80师,入朝参战。
1951年3月22日下午,全师指战员跨上了鸭绿江铁架子大桥,冒着敌机的狂轰滥炸,经过10天的昼夜行军,于4月10日到达上级指定位置--伊川。
1951年10月25日奉志愿军司令部命令:川东、川西、川南3个基干团与180师余部合编。
1953年9月回国,恢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0师番号,1960年4月改称陆军第180师;
1961年4月25日,陆军第180师(欠步兵第538团、炮兵第560团)调归国防部5院建制。
1962年5月,陆军第180师师直和步兵第539团、540团由国防部5院归还第60军建制。
1964年12月20日,陆军第180师番号撤销。师直(欠高炮营)、步兵第540团、炮兵第560团调归安徽省军区建制,组建安徽省军区独立第1师。该师于1976年奉命与浙江金华军分区对调。步兵第539团调归江苏省军区建制,扩建为江苏省军区独立第1师,该师1976年奉命与浙江温州军分区对调。
我军历史上陆军第二个180师是1969年12月由原第60军181师改称陆军第180师,1985年1月第180师又恢复第181师番号。

参与战役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曾奔袭运城飞机场,伏击美械装备248团,歼灭由日军组建的国军第10总队,夜袭剑门关天险的部队。
1948年,参加了太原、扶眉、秦岭及解放成都等战役。
在韩战中,参加了第五次战役,180师入朝11300人,战役第一阶段全师在第一线参战的10036人,伤亡2392人;第二阶段全师参战的7644人,伤亡1600余人;在5月24日该师后撤时,当时全师只有6040人。5月28日下午,师部电台被敌人的炮弹炸毁,报话员被炸死后,他们烧掉密码,决定分散突围,至5月29日后归建近4000人。

历任领导

韩战期间,师长为原政委郑其贵。180师参谋长王振邦。180师政治部主任吴成德(负伤被俘,成为志愿军被俘的最高级别将领)

军队编制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80师下辖538团(团长庞克昌、参谋长鬍景义)、539团(团长王至诚、团政委韩启明、团政治部主任李全山)、540团(团长刘耀虎,政委李懋召)三个团。

悲壮征程

在1951年3月下旬到4月上旬的18个春夜里,180师的战士背着40公斤以上的武备装备,从新义州、经定州、新安州、海南里、江东、到三登,每夜强行军100多里。
4月5日,180师赶到伊川,匆忙整补后,就接替63军和26军的防线,抗击联合国军的猛烈进攻。
4月22日,五次战役打响,在60军当面,181师作为第一梯队,突击、割裂美25师和土耳其旅,179师作为第二梯队,180师作为预备队。
4月30日,预备队180师跑步赶到汉城北20公里的釜谷里、退溪院里地区。
5月16日,五次战役的第二阶段打响。60军的任务是在楸谷里至大龙山地区,割裂美军和韩军的联繫,牵制美陆战1师和美7师。由于在战役打响之前,179师和181师分别被三兵团调拨给12军和15军,60军的战斗任务全落在了180师指战员肩头上了。
5月16日夜,180师538团和539团在玄岩和发雷地区分彆强渡北汉江。
5月17日,180师全师渡过北汉江。539团克杜武洞,540团克仓村里,538团在新店里与美陆战1师遭遇,击毁坦克10辆,歼敌一个连。
5月20日,180师538团和539团进占远水洞一线,与美陆战1师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5月21日,志司彭德怀电令:目前由于我运输工具缺少,粮食弹药接济不上,西线美军又已东援,使我继续扩大攻势困难增加,为此,第五次战役暂告结束。
志司的撤退命令:各兵团(3,9,19)準备23日晚即开始向涟川、铁原、金化、华川一带转移……。
三兵团的撤退命令:决以60军担任本兵团之阻击任务,该军置于白逸里、白积山以南,东起与9兵团分界线,西起与19兵团分界线……,利用华川西南山区节节阻击敌人,于22日晚开始向指定地区转移……。
5月22日夜,60军发出撤退命令:……180师附炮2师两个连,以一个步兵团北移汉江以北构筑阻击阵地,师主力置北汉江以南掩护兵团主力北移及伤员转移,师作战地域为新延江、芝岩里、白积山、上海峰以南地区,并注意和右邻的63军的联繫。
这天,180师主力与美陆战1师竟日对攻,主阵地反覆易手。
5月23日。
凌晨,180师收到撤退命令。上午11时,180师发现其右邻的友军63军已不告而撤。师长郑其贵急电军部。
60军军长韦杰电令:注意派出部队掩护右翼,并準备于23日晚将北汉江以南部队移至春川以西地区继续防御。
180师派出两个连,占领原63军的防区。师主力开始北渡北汉江,向春川转移。
60军五次电令180师:停止北撤,继续在北汉江以南掩护全兵团的伤员转运。……(180师的)江南部队应争取坚守5天时间。
是夜,180师的左右友邻部队全线后撤,180师孤军滞后。
是夜,3兵团兵团部与下属失去电台联繫。
5月24日。
180师当面之敌美7师,美24师,韩6师已发现180师两翼空虚,迅速从3兵团和19兵团的空隙穿过,渡过北汉江。坚守城皇堂渡口的540团炮营和一营三连在营教导员任振华的指挥下,坚持到最后一兵一弹,任振华拉响最后一枚手雷,与敌同归于尽。
联合国军控制北汉江渡口,180师三面受敌。
下午,60军电令180师:撤过北汉江,继续沿江步防。
当夜,60军军部撤离马迹山指挥所。
深夜,在有线和无线联络中断并在先后派出12名通讯员都没能传达撤退命令之后,180师参谋樊日华和朗东方亲自将撤退命令送到正在南岸坚守激战的538团和539团。
5月25日。
凌晨,538团和539团靠着三根电线,带着伤员,偷渡过北汉江。偷渡中,600多指战员被激流捲走。
538团在上下芳洞、西上里以西,539团在明月里、九唇岱山地区,540团在鸡冠山、北培山地区,组成防御线,掩护整个兵团北撤。
坚守九唇岱山的539团二营五连,在年仅20岁的指导员杨小来的指挥下,打垮敌一个营,打死敌130名。在打完所有的弹药之后,全连指战员在白刃格斗中阵亡。
坚守鸡冠山的540团一营三连、二营六连、三营八连九连的指战员在弹尽之后用刺刀英勇拼博,流尽最后一滴血。
是日,180师粮尽,弹药不多,势态仍然滞后,三面受敌。
如果180师不沿北汉江步防,而继续北上与179师并肩防御,即可迅速摆脱险境。但从全局看问题,联合国军有可能趁机沿公路向北快速突击北撤的3兵团和19兵团。
下午5时,60军军长韦杰发现了势态极不利于180师,立即电令郑其贵:180师以两个团迅速向北沿公路进至马坪里北侧占领有利地形阻击敌人,一个团沿山上路到驾德山阻击敌人,掩护伤员撤退。
师长郑其贵立即命令:师直和师医院立即北移,538团为前卫,539团跟进,540团坚守阵地掩护。
下午5时10分,中断联络达三天的三兵团兵团部急电60军:……180师应以两个团在驾德山一线阻击敌人为宜……。
当180师538团收到师部转来兵团的命令时,团队已在撤往马坪里的途中。538团团长宠克昌政委与就近的540团政委李楸召商量,结论是:上级总的意图是向北转移,180师已陷入不利处境,部队断粮几天,十分疲劳,调来调去更加疲劳,将可能陷入不拔。因此,主力应该继续北移。
180师师部对538团和540团的意见是:按命令执行。
当180师539团背抬着全师300多名重伤员冒雨行军到梧月里,接到师部命令时,已是5月26日的拂晓,细雨濛濛中,东方发白了。
命令是:部队停止前进,抢占梧月里要点步防。
5月26日。
拂晓,538团反身南下,重新占领驾德山阵地。
此时,180师左面的美7师已突破179师阵地,将179师和180师分割,并深入180师侧后,切断了180师的退路。
在25日继续北撤,通过了马枰里的180师的师机关,直属分队和没接到回防坚守命令的539团三营都脱离了险境。
忠实执行军部和兵团部命令的180师主力,在芝岩里以南陷入了5倍敌人的重围。
180师收到军部的命令:固守待援。
180师此时已无固守抗击联合国军5个满员师的弹药和兵源了。它向军部提出突围的请示。
下午4时30分,军长韦杰口述命令:立即向180师发报,他们决心突围是正确的,批准他们的突围计画,向西北方向突围到鹰峰集合!。立即给181师发报,命令他们从华川附近出发……,策应180师突围!直接给179师536团发报,命令他们迅速占领马坪里向芝岩里出击,接应180师!
政委袁子钦补充电文:告诉180师放心,有部队接应,越过公路,马坪里以北鹰峰山下就是我军阵地,坚信他们一定能胜利突出重围!
下午6时30分,180师分两路突围。
山上的538团、540团、师直为一路,由驾德山,经蒙德山,突向鹰峰。 山下的539团为另一路,经纳实里、马场里、芳确屯,突往鹰峰。
5月27日。
拂晓,经过惨烈的浴血战斗,180师的两路突围队伍,以伤亡2/3的代价,突出包围,越过公路,抵达鹰峰山下。全师指战员已不到2000人。
然而在鹰峰主峰上等着他们的不是179师和181师的接应部队,而是美24师的部队,180师再次陷入包围。
538团在团长宠克昌和参谋长鬍景义的组织下,把全团班以上的共产党员集中起来,组成突击队,全部带上冲锋鎗,攻上主峰东侧东台山高地。
539团团长王至诚和政治部主任李全山集中全团能战斗的干部战士组成5个排,夺下了主峰。
180师与60军再次请示进一步突围方案,军长韦杰亲自上机:命令你们集中向史仓里方向突围!军部派部队接应。
5月28日。
在漏夜大雨中,179师的接应部队没能赶到史仓里。
在彻夜苦战中,180师最后的400指战员编成三个突击连,在师长的亲自指挥下,向西北突围。
在突破三个阵地后,这支不断突围不断拼杀了整整十天并断粮了三天的部队,在最后一个阵地——128.6高地前,耗尽了最后的力气。
至此,为了坚定不移地执行掩护任务的180师,建制基本打没了。师长郑其贵命令分散突围。
根据战后《180师突围战斗减员统计表》,180师负伤、阵亡和情况不明的总数为7644人,其中师级干部1人,团级干部9人,营级干部49人,连级干部201人,排级干部394人,班以下6990人。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