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中国上海电影译製厂

(2019-11-16 17:38:44) 百科综合
中国上海电影译製厂

中国上海电影译製厂

中国上海电影译製厂(Shanghai Film Dubbing Studio)是将外国故事片或非汉语国语的影片译製成汉语国语影片的专业製片厂,厂址在上海,是我国唯一的译製外国影视片的专业厂。它的前身是1949年11月16日成立的上海电影製片厂的翻译片组。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国上海电影译製厂
  • 外文名:Shanghai Film Dubbing Studio
  • 地区:上海
  • 前身:上海电影製片厂的翻译片组

简介

上海电影製片厂在1949年筹建译製片组。1950年译製出第一部苏联故事片《团的儿子》。以后经过不断创作实践和技术改革,译製影片的範围、数量和质量逐渐扩大、增加和提高。1957年,以译製片组为基础,正式建成上海电影译製厂。50年代,译製一部影片(以10本计算)至少需要40天,甚至长达60天以上;译製的年产量在100本左右;技术设施方面,採用光学录音。80年代,译製一部影片只需十几天时间,配音质量可接近或达到原片水平;译製年产量在500本左右;技术设施方面,採用磁性录音。在原片缺乏国际音效声带的情况下,能採用自行剪辑音效素材等工艺进行补偿。到1985年为止,译製厂先后共译製了五大洲35个国家生产的故事片、美术片、大型纪录片和科教片总计700部左右,还配音複製过不少中国少数民族语片和粤语片。80年代以来,又试行把中国影片《孔雀公主》、《武当》、《城南旧事》等译製成英、法、西班牙等外语片。该厂译製的许多外国影片在国际影坛上享有很高声誉。上海电影译製厂拥有一批深受观众欢迎的配音演员。在他们译製配音的影片中,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安重根击毙伊滕博文》,日本的《啊,野麦岭》、《远山的呼唤》,英国的《苔丝》,法国的《国家利益》,美国的《胜利大逃亡》等获得文化部颁发的优秀译製片奖。
经典译製作品:《茜茜公主》、《简·爱》、《佐罗》、《尼罗河上的惨案》、《化身博士》、《魂断蓝桥》、《战争与和平》、《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远山的呼唤》、《望乡》、《追捕》、《虎口脱险》、《飞越疯人院》、《后窗》、《王子复仇记》、《孤星血泪》、《警察与小偷》、《天鹅湖》、《廊桥遗梦》等等。

历史记录

永嘉路383号是上译厂1976年到2003年的厂址,标誌性的西式洋房,有阳台有烟囱,据上译厂的老人讲,那里的录音棚是最好的,不只是说设备上的,还指那时的人心所向。
中国的电影译製事业起源于长春,1950年上海成立电影译製片工作小组,开始译製一些苏联电影,直到1959年正式成立上海电影译製厂。限于当时政治和历史条件及地域人文特点,长春的译製片一直以来有一股抹不去的中国气息,还有配音演员声音中的东北味,相比之下上译厂的译製与配音则更为全面,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曾有人作过一次统计,当时长春译製了30多个国家的700余部电影,而上海则译製了来自40多个国家的600余部电影,上译厂译製的影片类型多样,甚至包括一部分纪录片,像日本的《狐狸的故事》。这充分体现出上海这个地区作为中国电影发源地雄厚的专业基础和人文基础。
上译厂的老厂长陈叙一曾经说过要“原汁原味”,现在上译厂的录音棚的大厅里还写有老厂长的话:“有两件事是要天天下工夫去做的,一、剧本翻译要‘有味’,二、演员配音要‘有神’。关键是要下工夫。”据说当时上译厂要求非常严格,就是8点整準时开机器,所有準备工作都要事先完成,这个制度延续了几十年一直严格执行,从没有人抱怨过。直到搬进了这广播大厦,作息时间要按照大楼统一的规定,这项制度才放鬆下来。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