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中国—俄罗斯经济类大学联盟

(2019-10-12 06:34:30) 百科综合
中国—俄罗斯经济类大学联盟

中国—俄罗斯经济类大学联盟

中国—俄罗斯经济类大学联盟是由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经济大学共同牵头,与一批专业特色相近的中国和俄罗斯优秀大学共同建立的非营利的非政府机构,是我国“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框架下高等教育领域有效交流平台。联盟的成立将为两国在经济、人文、教育等领域进一步深化交流与合作带来新的契机。双方将携手培养既精通专业知识,又精通外语的複合型高端人才,以满足中俄经贸关係日益深入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国—俄罗斯经济类大学联盟
  • 外文名:Association of Sino-Russian Economic Universities
  • 简称:中俄经济类大学联盟
  • 成立时间:2013年11月23日
  • 成立地点:中国·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类型:高校联盟

成立背景

2012年12月在莫斯科举行的中俄教育合作分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双方倡议成立中俄经济类大学联盟。
中国——俄罗斯经济类大学联盟成立大会中国——俄罗斯经济类大学联盟成立大会
中俄高等院校联盟的建立得益于两国关係飞速发展和经贸往来的不断深入。2012年,中俄贸易额达到了881.6亿美元。两国领导人提出到2015年将双边贸易额提高到1000亿美元,到2020年提高到2000亿美元。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通过成立经济类大学联盟培养大批专业人才,不仅有利于实现两国领导人确定的经济合作目标,也有助于增进相互了解,及时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陶米恆说。
作为中俄人文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国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发展迅速。在俄罗斯的高等院校里,中国留学生的面孔越来越多。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俄罗斯学子来到中国实现自己的求学梦想。
中俄经济类大学联盟成立大会中俄经济类大学联盟成立大会
资料显示,截至2013年在中国学习的俄罗斯留学生总数约为1.5万人,而在俄罗斯的中国留学生约为2.5万人。
符拉迪沃斯托克国立经济服务大学校长拉扎列夫说,俄罗斯对汉语人才的需求很大,虽然每年高校培养的汉语专业毕业生数量大幅增加,但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中俄教育交流的一个主要目标是实现“10万人留学计画”,即在保持双向长期留学规模4-5万人的基础上,逐年扩大各类短期学习交流人员规模,到2020年,使双方双向各类留学人员总数达到10万人。
“大学联盟不同于以往一对一的校际合作。联盟将各成员学校的合作资源整合到一个平台,打破原有的合作界限,可将合作效应数倍放大。”于继海说。

联盟成员

中方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牵头高校)
哈尔滨商业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国际关係学院
吉林财经大学
山东财经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新疆财经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内蒙古财经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资料来源:

俄方

圣彼得堡国立经济大学(牵头高校)
俄罗斯国立财政金融大学
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
俄罗斯普列汉诺夫经济大学
贝加尔国立经济法律大学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
莫斯科国际关係学院
西伯利亚联邦大学
符拉迪沃斯托克国立经济服务大学
资料来源:备注:俄罗斯为13所高校,表格列举部分

联盟活动

联盟年会

2014年5月24日,中国——俄罗斯经济类大学联盟2014年年会暨第六届中俄青年经济精英论坛在圣彼得堡国立经济大学召开。此次会议是自2013年11月23日联盟成立以来在俄罗斯举行的第一次年会,来自中国、俄罗斯20多所联盟高校的领导及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年会。俄罗斯联邦独立国协事务、俄侨和国际人文合作署副署长叶芙列莫娃女士、俄罗斯联邦教育与科学部国际局副局长卡尔舍娜、圣彼得堡国立经济大学校长马克西姆采夫教授出席了会议并致辞。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施建军校长在年会上讲话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施建军校长在年会上讲话
会上,中俄成员高校详细讨论了联盟章程的内容,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施建军校长提出的中俄联合培养研究生方案反响强烈。代表们对施校长关于人才培养、师生交流、学术合作、社会服务、网站建设等计画开展热烈讨论,并积极回响。会议确定了2014年8月举行中俄两国四地(北京、上海、莫斯科、圣彼得堡)青年精英夏令营活动,9月在俄罗斯贝加尔经济法律大学召开中俄联盟高校学术论坛,10月在北京举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学术研讨会。东北财经大学申请承办联盟2015年年会。

夏令营

2014年中国-俄罗斯经济类大学联盟两国四地(北京、上海、莫斯科、圣彼得堡)夏令营于2014年8月4日圆满结束。此次夏令营历时14天,来自中俄两国联盟十余所高校的79名师生参加夏令营,两国学生分别在对方国家研修学习,并于8月4日聚首北京。这是中国俄罗斯经济类大学联盟2014年的重要活动之一,也是呼应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落实中俄人文合作交流机制精神的具体举措。
双方学生团队分别以“我眼中的俄罗斯”及“我眼中的中国”为主题开启此了次夏令营活动,其中27名中国学生赴俄罗斯莫斯科、圣彼得堡两地进行交流学习,50余名俄罗斯学生走访中国北京、上海两座城市。在闭幕式上,中俄学生一起分享了此次交流心得,分别以“双城记”、“不一样的风情”、“All we love about Russia”以及“中国高校”、“中国”、“中俄关係”和“俄罗斯人眼中的中国文化”为题目,通过视频和图文的方式向大家做了展示,将中国学生眼中别样的、富有人文情怀的俄罗斯,以及俄罗斯学生眼中历史悠久、热情开放的中国分享给了在座的每一个人,展示现场氛围热烈、讨论积极。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