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中原文物

(2019-09-23 17:16:31) 百科综合
中原文物

中原文物

《中原文物》创刊于1977年;是由河南博物院主管,河南博物院主办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综合性学术期刊。

据2017年10月河南博物院官网显示,《中原文物》编辑委员会拥有20位编委责编、4位编辑、1位英文编辑、1位整体设计 。

据2018年10月24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原文物》共出版文献4249篇、总被下载1262371次、总被引24216次、(2018版)複合影响因子为0.281、(2018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150。据2018年10月24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原文物》共载文1288篇、被引量为4240、下载量为42425,2015年影响因子为0.156。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中原文物
  • 外文名称:Cultural Relics of Central China
  • 语言:中文
  • 类别: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主管单位:河南博物院
  • 主办单位:河南博物院
  • 编辑单位:《中原文物》编辑部
  • 创刊时间:1977年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国内刊号:41-1012/K
  • 国际刊号:1003-1731
  • 邮发代号:36-136
  • 属性:CSSCI、中文核心期刊
  • 编辑部地址:河南郑州市农业路8号
  • 现任主编:马萧林

办刊历史

1977年,《河南文博通讯》创刊,为季刊。
1981年,《河南文博通讯》更名为《中原文物》。
2000年,《中原文物》由季刊改为双月刊。
2014年11月,《中原文物》成为原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办刊条件

栏目方向

《中原文物》主要有考古发现、考古研究、文物研究、文物保护与科技、博物馆学研究、书刊评介、学术动态、学术争鸣、专题研究等栏目。
《中原文物》主要是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文物法令和政策,宣传中国灿烂的古代文化,反映河南省和中原地区的文物,博物馆工作动态,考古发掘收穫及科研成果。

人员编制

据2018年10月河南博物院官网显示,《中原文物》编辑委员会拥有20位编委、4位编辑、1位英文编辑、1位整体设计。
《中原文物》编辑委员会成员
委员
马萧林
方辉
田凯
史家珍
许宏
朱岩石
江林昌
刘毅
杜启明
陈星灿
苏荣誉
张得水
李琴
杭侃
郑岩
武玮
顾万发
袁广阔
曹汉刚
韩国河
编辑
王莉娜
刘丁辉
向祎
黄林纳
英文编辑
张莉
整体设计
韩青

办刊成果

出版发行

据2018年10月24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原文物》共出版文献4249篇。
据2018年10月24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原文物》共载文1288篇。
据据2018年10月《中原文物》官网显示,《中原文物》已正式出版发行近二百期,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源远流长的中原文化;年发行量在12000册左右,其中国外的年发行量在2000册左右,远销到日本、美国、法国、新加坡、泰国、韩国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影响因子

据2018年10月24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原文物》总被下载1262371次、总被引24216次、(2018版)複合影响因子为0.281、(2018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150。
据2018年10月24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原文物》被引量为4240、下载量为42425;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中原文物》2015年影响因子为0.156,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35种)中排名第5772名。

收录情况

《中原文物》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1992年第一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等收录。

荣誉表彰

2014年,《中原文物》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评为考古学类核心期刊 。还曾被评为河南省一级期刊 、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文化传统

办刊宗旨

立足中原,面向中国国内外,以学术性、资料性为主体,兼顾知识性。关注学术热点,倡导和鼓励学术争鸣,关以培养与扶持学术新人为己任。

办刊使命

《中原文物》担负着向社会宣传国家文物政策、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促进学术繁荣等多重使命。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编委会主任
马萧林
编委会副主任
张得水
编辑部主任
武玮
编辑部副主任
曹汉刚
主编
马萧林
副主编
武玮
常务副主编
张得水
注:表中为2017年10月《中原文物》编辑部官网显示信息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