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2019-10-26 16:28:15) 百科综合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是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高校下属的研究生学院,主要负责管理研究生的工作。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 校训:求 是 求 新,树 木 树 人
  • 创办时间:1980年
  • 类别:综合
  • 现任校长:吴义强  
  • 所属地区:湖南省长沙市
  • 主要院系:林学院、商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 目的:培养更多高层次、高素质创新人才
  • 办学层次:中国区域高水平大学研究生院 
  • 博士点:28 
  • 硕士点:72 

学院简介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是湖南省内所有33所本科高校中,除去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3所985大学成立了研究生院外,湖南省省属高校中第一家成立研生院的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是代表学校行使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承担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授予、就业、管理、思想政治和党团学等工作。设有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培养办公室、学位办公室、非全日制培养办公室、院办公室、就业办公室和研究生工作办公室。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过54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已成为一所涵盖理、工、农、文、经、法、管、教、艺等九大学科门类,具有从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富有特色的多科性大学。学校自1980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获得免试推荐本科生攻读硕士学位资格,2010年获得推荐硕士生硕博连读资格。现有各类在籍研究生2400多人。

学校规模

学校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7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个专业学位类别,20个专业学位领域;2个国家特色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2个湖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11个湖南省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开放性实验室,1个国家林业局研究中心,1个湖南省设计中心,1个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基础课示範性实验室,4个省级实践教学示範中心,3个湖南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70多个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为导师和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科研工作和实践锻鍊的平台。

师资力量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博士生导师116人,硕士生导师483人,教授210人,副教授653人。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3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8人,省部级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重点培养对象22人,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73人,1人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国家级人选,1人入选湖南省“百人计画”,8人入选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1人获“野外科技工作突出贡献者”,1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3人进入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画”,11人获“全国优秀教师”,1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3人获“霍英东教育基金奖”。

科研成就

研究生学习刻苦,思想活跃,已成为学校科研工作的一支生力军。近三年,承担了50多项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2005年以来,学校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2篇,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6篇,湖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7篇。近3届博士生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1029篇,其中三大检索论文73篇,获得专利21项,出版专着65部,科研成果获奖23项。参加全国和湖南省大学生“挑战杯”竞赛,近3年在全国竞赛中获得三等奖1个,在湖南省竞赛中获得特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7个。在国家林业局组织的全国林科优秀毕业生评选中,2人获研究生组十佳毕业生称号,9人获研究生组优秀毕业生称号。近2年获“园冶杯”风景园林国际竞赛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截至2011年12月,学校共授予博士学位220人,硕士学位3016人。

发展思路

学校确立了“最佳化结构,强化特色,分类培养,鼓励创新,提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思路。强调以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行业发展的重大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培养目标,通过产学研结合、林科教对接等途径加强複合型、套用型人才培养,更好地为林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学校始终将研究生培养质量放在首位,採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实施与健全导师负责制,配备研究生政治辅导员,实行奖学金、助学金制度,设立研究生“三助”岗位,实行研究生中期考核,加强导师队伍建设,资助和扶持导师与教师编写、出版专着和研究生教学用书,加强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等,研究生教育质量得到了普遍提高,在全国同类高校中具有重要影响力。2011年,在湖南省组织的研究生培养过程质量评估中被评为“优秀”。

研究生特色

丰富多彩的研究生活动,是我校研究生教育的一大特色。博士论坛、研究生学术文化节、研究生创新论坛、研究生暑期学校、研究生运动会、研究生迎新晚会等课外科技、文化、体育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研究生的生活,开阔了眼界。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和研究生社团活动使研究生增长了才干,提高了适应性,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学校设立了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建立了专业性科技创新基地,开展学术年会、学术讲座和研究生科技创新活动,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

面向未来

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积极开展培养模式创新、培养机制创新、培养方法创新,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以教育“三个面向”为指导,立足湖南,面向全国,举全校之力,积极发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争取为国家培养更多高层次、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机构设定

(一) 研究生院办公室
研究生院办公室承担研究生院行政工作。主要工作範围和职责包括:草拟工作计画、大事记及工作总结;负责有关经费管理与使用;负责办公用品等购置、管理与维修;负责收发信函、发文管理、档案归档和有关报表的统计上报;负责网站建设与管理;负责工会及离退休职工的工作。
(二)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负责研究生招生工作。主要工作範围和职责包括:负责博士研究生、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报名、考试和录取工作;负责保密室的保密管理工作;制订和完善各类研究生招生管理档案;编制招生计画和专业目录;招生宣传和考生谘询;组织报名、审核考生的报考资格;推荐免试研究生工作;硕博连读研究生的选拔工作;组织研究生入学考试、阅卷、调剂录取及调档审查等工作;新生报到及複查新生身体健康状况等工作。
(三)学籍管理办公室
学籍管理办公室负责目标管理、研究生学籍管理和数据信息处理工作。主要工作範围和职责包括:学校有关研究生教育目标管理指标的制订、分配和考核;学生证发放和乘车卡征订;教育部新生学籍注册,在校生学年注册,毕业生学历注册;学籍异动,毕业生图像信息採集,毕业证发放与管理,成绩和课程重修管理,在校生证明开具,学校研究生数据信息的协调与管理等工作。
(四)学术学位培养办公室
学术学位培养办公室负责学术学位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工作。主要工作範围和职责包括:制定和完善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和实施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培养计画、开课计画;组织开展各项学术学位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以及开题与中期考核等工作;监督和监控学院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工作,并联络和协助教学督导团工作。
(五)专业学位培养办公室
专业学位培养办公室负责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及培养提质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主要工作範围和职责包括:制定和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和实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培养计画、开课计画;组织开展各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管理,以及开题与中期考核工作等工作;监督和监控学院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工作,并联络和协助教学督导团工作。负责与各合作办学单位的日常联繫工作。实施研究生教材项目、网路课程课程项目、研究生创新基地和研究生教改项目的管理等工作。
(六)学位办公室
学位办公室是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秘书单位。主要工作範围和职责包括:制订学校学位授予工作条例和有关学位管理的规章制度;研究生学位论文阶段的综合管理(包括学位论文中期检查、评审和答辩);接受硕士、博士学位的申请及审核学位申请材料;学位证书的管理和发放;研究生指导教师的遴选和管理;学位论文评优、抽检及学位授予质量的监控;学位授予信息上报;组织校学位评定委员会遴选、换届工作及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备案管理。
(七)研究生就业办公
研究生就业办公室负责研究生的就业工作。主要工作範围和职责包括:负责制订学校有关研究生就业管理档案;负责制定年度研究生就业方案;负责毕业生生源审核;负责毕业生登记表和就业经费的核发;负责就业月报的统计和上报;负责就业协定书的录入与审核;负责学校研究生初次就业数据的统计、审核和上报;负责毕业研究生报到证的办理、改派事宜;负责毕业研究生就业派遣手续;负责毕业生档案的整理与寄发;负责林科十佳毕业生和优秀毕业生的评选;负责毕业生创业证的申请和发放;收集发布用人单位需求信息;组织各种大型招聘、宣传活动。
(八)研究生工作办公室
研究生工作办公室负责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主要工作範围和职责包括:负责研究生党团建设工作;负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负责研究生党团组织关係的接、转工作;负责安全稳定教育工作;负责研究生评优评先工作;负责研究生创新论坛的申报和管理办法的制订;负责研究生的助学贷款和保险工作;负责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负责指导研究生会、研究生分团委开展工作;负责研究生婚育管理。
(九)研究生奖助办公室
研究生奖助办公室负责研究生各种奖励和资助的管理工作。主要工作範围和职责包括:研究生普通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和学业奖学金的评定工作;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的管理工作;研究生学期注册;研究生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

党委概况

研究生院党委共有1个教工支部、41个研究生支部,有职工党员14人,在校研究生党员813人,占在校研究生总人数的46.4%。
研究生院党委主要负责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工作,在健全机构、完善制度、强化管理等取得了较大成绩。在组织机构方面,构建了研究生院党委、分团委、学院研究生管理人员和导师的管理体系,在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各负其责;在管理制度方面,制订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工作条例》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档案;在管理措施方面,注重研究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近年来积极组织研究生参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等活动,重视新生的入学教育和培养全过程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了心理健康户外谘询、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等活动;经常组织研究生开展各项公益活动,例如义务植树、保护湘江母亲河活动、学雷锋活动、科普知识宣讲活动等;经常开展有益研究生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例如,每年组织研究生开展拔河、桌球、羽毛球、篮球、接力赛跑等比赛,为新生举行迎新文艺晚会等。
研究生党员在学习、科研和管理方面发挥先锋模範作用。近3年,涌现出湖南省优秀学生党员7人、优秀研究生12人、优秀研究生干部9人,学校优秀学生党员17人、优秀研究生(三好学生)69人、优秀研究生干部84人。2010年,我校被评为湖南省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集体。

博士后流动站

博士后流动站一览表
序号
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代码
一级学科
1
农学
0907
林学
2
理学
0710
生物学
3
工学
0820
林业工程
4
理学
0713
生态学
5
工学
0834
风景园林学
林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简介: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于2003年获準设立。涵盖森林培育、森林保护、森林经理和林木遗传育种等4个二级学科。森林培育学科于2001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森林保护和森林经理学科为湖南省省级重点学科。 目前,该站拥有精良的仪器设备、先进的实验室和条件良好的实习基地。实验室面积达6400m2,仪器设备总值3430多万元,科研基地共15处,分布在湖南、广东、广西和贵州等省区。国家林业局经济林育种栽培重点实验室是目前国内开展经济植物研究实验条件最优越、实验手段最先进的开放性实验室之一,已在细胞及分子水平上广泛开展了经济植物培育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为博士后人员的学习和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简介: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于2003年获準设立。涵盖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水生生物学、微生物学、神经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生态学等1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其中,生态学为国家重点学科、湖南省“十五”、“十一五”重点学科。本流动站的科研实力雄厚,有南方林业生态套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湖南会同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森林植物国家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等科研教学平台,还有4个研究所(生态研究所、昆虫资源研究所、套用生物技术研究所、生物环境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本站师资力量雄厚,已形成了一支职称结构、 学缘结构、年龄结构趋于合理的科研队伍。为博士后人员的学习和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至今共进站博士后7名,出站博士后5名。
林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简介: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于2007年获準设立。涵盖森林工程、木材科学与技术、林产化学加工工程等1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其中木材科学与技术为国家重点学科,林产化学加工工程为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
目前已形成了一支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趋于合理的科研队伍。至今共进站博士后2名。
生态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简介:生态学原为生物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博士点,2011年6月教育部调整为一级学科,生态学一级学科2012年8月获準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生态学为是我校优势特色学科,“十一五”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湖南省“十五”、“十一五”、“十二五”重点学科,湖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和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该学科围绕我国南方生态建设问题,瞄準国际学术前沿,在森林生态学、环境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生态规划与管理等研究领域特色明显。学科队伍学术水平高,团结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强,结构合理。拥有国家工程实验室等3个国家级实验平台,承担科研项目77项。在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杉木林长期生产力变化及维持机制、城市绿化树种抗污机理和矿区废弃地植被修复等研究领域取得显着成绩。能够为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舒适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
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简介:风景园林学2005年10月为林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11年8月教育部调整为一级学科。2012年8月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获準设立博士后科流研动站。 本学科是我校优势特色学科,为湖南省“十一五”、“十二五”重点学科。本学科围绕我国风景园林建设问题,瞄準国际学术前沿,在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园林与景观设计、大地景观规划和风景园林植物套用的研究领域特色明显。学科队伍学术水平高,团结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强,结构合理。共享国家级实验室3个、省级实验室3个,拥有省部共建实验室2个,承担各类科研项目81项,在湿地生态恢复、珍稀植物选育和快繁技术、中南地区园林植物套用、景观生态格局分析与规划、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等研究领域取得显着成绩。能够为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舒适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

学位授权点

 博士学位授权点一览表
序号
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1
理学
生物学
植物学
2
理学
生物学
动物学
3
理学
生物学
生物生理学
4
理学
生物学
微生物学
5
理学
生物学
遗传学
6
理学
生物学
生物资源学
7
理学
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
8
理学
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9
理学
生态学
森林生态学
10
理学
生态学
环境生态学
11
工学
林业工程
木材科学与技术
12
工学
林业工程
森林工程
13
工学
林业工程
林产化学加工工程
14
工学
林业工程
林业机械化工程
15
工学
林业工程
林区道路与结构工程
16
工学
风景园林学
17
农学
林学
森林培育
18
农学
林学
森林经理学
19
农学
林学
森林保护学
20
农学
林学
林木遗传育种
21
农学
林学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22
农学
林学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23
农学
林学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24
农学
林学
森林游憩与公园管理
25
农学
林学
经济林
26
工学
林业信息工程
27
工学
林业生态经济与管理
28
工学
森林食品加工与利用
硕士学位授权点
硕士学位授权点一览表
序号
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1
法学
法学
法学理论
2
法学
法学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3
法学
法学
刑法学
4
法学
法学
民商法学
5
法学
法学
诉讼法学
6
法学
法学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7
艺术学
设计学
设计艺术学
8
理学
生物学
植物学
9
理学
生物学
动物学
10
理学
生物学
生理学
11
理学
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
12
理学
生物学
微生物学
13
理学
生物学
神经生物学
14
理学
生物学
遗传学
15
理学
生物学
发育生物学
16
理学
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
17
理学
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18
理学
生物学
生物物理学
19
理学
生物学
生物资源学
20
理学
生态学
森林生态学
21
理学
生态学
环境生态学
22
工学
机械工程
机械製造及其自动化
23
工学
机械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
24
工学
机械工程
机械设计及理论
25
工学
机械工程
车辆工程
26
工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套用技术
27
工学
土木工程
岩土工程
28
工学
土木工程
结构工程
29
工学
土木工程
市政工程
30
工学
土木工程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31
工学
土木工程
桥樑与隧道工程
32
工学
土木工程
工程结构力学
33
工学
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管理
34
工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化学工程
35
工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化学工艺
36
工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生物化工
37
工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套用化学
38
工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工业催化
39
工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发酵工程
40
工学
林业工程
森林工程
41
工学
林业工程
木材科学与技术
42
工学
林业工程
林产化学加工工程
43
工学
林业工程
林业机械化工程
44
工学
林业工程
林区道路与结构工程
45
工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
46
工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工程
47
工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食品科学
48
工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49
工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50
工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51
工学
风景园林学
52
农学
园艺学
果树学
53
农学
林学
林木遗传育种
54
农学
林学
森林培育
55
农学
林学
森林保护学
56
农学
林学
森林经理学
57
农学
林学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58
农学
林学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59
农学
林学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60
农学
林学
森林游憩与公园管理
61
农学
林学
经济林
62
管理学
工商管理
会计学
63
管理学
工商管理
企业管理
64
管理学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65
管理学
工商管理
技术经济及管理
66
管理学
工商管理
行销与流通管理
67
管理学
工商管理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68
管理学
农林经济管理
林业经济管理
69
工学
工程流变学
70
工学
林业信息工程
71
理学
林业生态经济与管理
72
工学
森林食品加工与利用

特色专业

特色专业一览表
项目
专业名称
国家级特色专业
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
食品科学与工程
工业设计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土地资源管理
湖南省级特色专业
木材科学与工程
农林经济管理
环境科学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工业设计
食品科学与工程
土地资源管理
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
林产化工
旅游管理
市场行销
林学
园林
国家管理专业一览表
项目
专业名称
国家管理专业点
林学、环境科学、森林工程、木材科学与工程、艺术设计、园林、旅游管理

重点学科

重点学科一览表
类别
序号
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国 家
重 点
学 科
1
农学
林学
森林培育
2
理学
生物学
生态学
3
工学
林业工程
木材科学与技术
国 家
林 业
局 重
点 学
1
理学
生物学
生态学
2
工学
林业工程
木材科学与技术
3
工学
林业工程
林产化学加工工程
4
农学
林学
森林保护学
湖 南省
“十二五‘一级
重点
学科
1
理学
生物学
2
理学
生态学
3
工学
机械工程
4
工学
土木工程
5
工学
林业工程
6
工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7
工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8
工学
风景园林学
9
工学
林学
10
管理学
工商管理
11
文学
设计学
2014湖南省大学研究生院排行榜
名次
学校名称
类型
2014研究生院排名
2014研究生星级学科
全国排名
星级排名
办学层次
合计
6星级
5星级
4星级
3星级
1
中南大学
综合
17
5星级
中国一流
47
4
10
15
18
2
湖南大学
综合
30
4星级
中国高水平
35
0
4
11
20
3
湖南师範大学
师範
56
3星级
中国知名
16
0
0
9
7
4
湘潭大学
综合
103
3星级
中国知名
14
0
0
3
11
5
湖南农业大学
农林
118
3星级
中国知名
11
0
2
2
7
6
长沙理工大学
理工
156
3星级
中国知名
9
0
0
2
7
7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林业
196
2星级
区域高水平
7
0
0
5
2
8
湖南中医药大学
医药
219
2星级
区域高水平
3
0
0
2
1
8
湖南科技大学
综合
219
2星级
区域高水平
3
0
0
0
3
10
南华大学
综合
245
2星级
区域高水平
3
0
0
0
3
11
吉首大学
综合
335
1星级
区域知名
2
0
0
0
2
12
湖南工业大学
理工
351
1星级
区域知名
1
0
0
0
1
13
湖南理工学院
理工
365
1星级
区域知名
0
0
0
0
0
14
湖南商学院
财经
382
1星级
区域知名
1
0
0
0
1
15
邵阳学院
综合
441
1星级
区域知名
0
0
0
0
0
16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综合
466
1星级
区域知名
0
0
0
0
0
17
湖南工程学院
理工
485
1星级
区域知名
0
0
0
0
0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理工
5星级
中国一流
24
3
4
8
9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