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典文学小学生分级阅读文库:3、4年级(套装全8册)》选择适合儿童阅读的世界经典文学名着,约请国内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按国小低、中、高三个年级段分文体、主题、风格,改写出版,分春、秋两季推出48册小学生分级阅读经典文库,此为秋季推出的“秋之韵卷”三、四年级。本书系注重作品情节性、故事性,以及语言的规範、纯粹、优美。经过儿童文学作家译编、改写;强调细节和氛围逼真,身临其境。注重对阅读规律和节奏的把握,增加了读者面对阅读的信赖感和快慰性。
基本介绍
- 书名:世界经典文学小学生分级阅读文库
- 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 页数:1562页
- 开本:32
- 品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 作者:王轶美 埃林·彼林
- 出版日期:2013年11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7539106002781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一代又一代的人,总是语重心长地告诉后来者:多读名着。这是一句格言,更是一个真理。阅读名着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开拓视野,增长智慧,提升品位,洞悉世事,认识世界,认识人性,认识社会,进行道德与情感的陶冶等等。而本套书由当代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文学博士,上海师範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李学斌主编,打破了传统小学生文学阅读单一、封闭的格局,倡导多元融合,兼收并蓄。提倡风格多样,不拘一格。应对新课标国小语文教学关于文学阅读的目标要求,引导儿童“亲近文学,爱上阅读”。
作者简介
《比比扬奇遇记》作者埃林·彼林,原名迪米特尔·伊万诺夫,保加利亚着名作家。以写农村题材的中短篇小说而着称于世。埃林·彼林“用自己最好的时间和最好的创作心境”为孩子们写作。在近四十年时间里,他为儿童写了许多书,有童话、寓言和短篇小说。他的儿童文学作品中,最有代表性并且成就最高的就是写于1933年的《比比扬奇遇记》,它被称为东欧儿童文学的一块瑰宝。俄罗斯伟大作家高尔基曾评价说:“有埃林·彼林这样的作家,是任何一个国家都可引以为自豪的。”
《彼得潘》作者詹姆斯·巴里,英国小说家、剧作家。1919年,他在安德鲁大学当了三年校长;1928年被选为英国作家协会主席;1930年被聘为爱丁堡大学名誉校长,一直到去世。他创作的小说喜欢用方言描绘苏格兰农村生活,富有浪漫情调,让人读起来感觉幽默亲切,被人们称为“菜园派”作家。
《金银岛》作者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1850-1894),英国19世纪后期新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者与杰出代表。19世纪80年代是史蒂文森创作的黄金时代,《新天方夜谭》、《金银岛》、《化身博士》、《诱拐》、《黑箭》等脍炙人口的小说展现了作者全面的才华和旺盛的创作能力。
《柳林风声》作者肯尼斯·格雷厄姆(1859—1932)是英国着名儿童文学家,外公、外婆把格雷厄姆带到乡间抚养大,那里的田园风光,后来成了《柳林风声》中鼹鼠、河鼠、獾、蛤蟆它们生活的世界。他出版了《黄金时代》一书,真实再现了他不幸的童年生活。该书一出版就大获成功,奠定了他的文学地位。1898年他又推出《黄金时代》的续篇《梦幻时光》,该书也深受读者喜爱。这两本书的问世被誉为当时儿童文学的一场革命。
《怪医杜立特》作者休·洛夫廷1886年出生于英国的伯克郡,他从小就喜欢动物,小时候家里养了许多动物。中学毕业后他进入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怪医杜立特”的故事最初源于作者在战场的经历。洛夫廷看到战马受了伤,不是被送去医治,而是直接被处死,非常心痛。于是他想,如果能懂马的语言该多好啊,就能够避免语言不通给动物带来的伤害了。杜立特医生的故事最初是洛夫廷以信的形式,写给自己的两个孩子看的。《怪医杜立特历险记》在美国出版后受到很多儿童的喜爱,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传播到全世界各地。
《秘密花园》作者弗朗西丝·霍奇森·伯内特,英语世界家喻户晓的儿童文学作家,1909年,当她在纽约长岛布置自己家花园的时候,突发灵感,构思出《秘密花园》。这本小说初版于1911年,在英国和美国都很畅销,并且成为她最着名、最成功的作品之一。她的代表作品《小勋爵》《秘密花园》和《小公主》都曾风行一时,并被多次改编为电影和电视剧。半个多世纪以来,她的作品一直是英美家庭为子女陶冶情操的必备文学读物。
《气球上的五星期》作者儒勒·凡尔纳,19世纪法国着名作家,现代科幻小说的开创者之一,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科学时代的预言家”等。1863年,他创作的第一部作品《气球上的五星期》大获成功。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料,凡尔纳是世界上被翻译的作品最多的第二大名家,仅次于阿加莎·克里斯蒂,位于莎士比亚之上。
《洋葱头历险记》作者贾尼·罗大里,义大利儿童文学作家,是20世纪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他一生中创作了大量儿童文学作品,在世界儿童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创作理念是让孩子们在笑声中了解世界、明白道理、提高学养,而他的全部创作,也都在实践着这一理念。1970年,罗大里获得了国际安徒生奖。这既是对罗大里一生创作成就的肯定,也是全世界读者的众望所归。
《彼得潘》作者詹姆斯·巴里,英国小说家、剧作家。1919年,他在安德鲁大学当了三年校长;1928年被选为英国作家协会主席;1930年被聘为爱丁堡大学名誉校长,一直到去世。他创作的小说喜欢用方言描绘苏格兰农村生活,富有浪漫情调,让人读起来感觉幽默亲切,被人们称为“菜园派”作家。
《金银岛》作者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1850-1894),英国19世纪后期新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者与杰出代表。19世纪80年代是史蒂文森创作的黄金时代,《新天方夜谭》、《金银岛》、《化身博士》、《诱拐》、《黑箭》等脍炙人口的小说展现了作者全面的才华和旺盛的创作能力。
《柳林风声》作者肯尼斯·格雷厄姆(1859—1932)是英国着名儿童文学家,外公、外婆把格雷厄姆带到乡间抚养大,那里的田园风光,后来成了《柳林风声》中鼹鼠、河鼠、獾、蛤蟆它们生活的世界。他出版了《黄金时代》一书,真实再现了他不幸的童年生活。该书一出版就大获成功,奠定了他的文学地位。1898年他又推出《黄金时代》的续篇《梦幻时光》,该书也深受读者喜爱。这两本书的问世被誉为当时儿童文学的一场革命。
《怪医杜立特》作者休·洛夫廷1886年出生于英国的伯克郡,他从小就喜欢动物,小时候家里养了许多动物。中学毕业后他进入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怪医杜立特”的故事最初源于作者在战场的经历。洛夫廷看到战马受了伤,不是被送去医治,而是直接被处死,非常心痛。于是他想,如果能懂马的语言该多好啊,就能够避免语言不通给动物带来的伤害了。杜立特医生的故事最初是洛夫廷以信的形式,写给自己的两个孩子看的。《怪医杜立特历险记》在美国出版后受到很多儿童的喜爱,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传播到全世界各地。
《秘密花园》作者弗朗西丝·霍奇森·伯内特,英语世界家喻户晓的儿童文学作家,1909年,当她在纽约长岛布置自己家花园的时候,突发灵感,构思出《秘密花园》。这本小说初版于1911年,在英国和美国都很畅销,并且成为她最着名、最成功的作品之一。她的代表作品《小勋爵》《秘密花园》和《小公主》都曾风行一时,并被多次改编为电影和电视剧。半个多世纪以来,她的作品一直是英美家庭为子女陶冶情操的必备文学读物。
《气球上的五星期》作者儒勒·凡尔纳,19世纪法国着名作家,现代科幻小说的开创者之一,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科学时代的预言家”等。1863年,他创作的第一部作品《气球上的五星期》大获成功。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料,凡尔纳是世界上被翻译的作品最多的第二大名家,仅次于阿加莎·克里斯蒂,位于莎士比亚之上。
《洋葱头历险记》作者贾尼·罗大里,义大利儿童文学作家,是20世纪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他一生中创作了大量儿童文学作品,在世界儿童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创作理念是让孩子们在笑声中了解世界、明白道理、提高学养,而他的全部创作,也都在实践着这一理念。1970年,罗大里获得了国际安徒生奖。这既是对罗大里一生创作成就的肯定,也是全世界读者的众望所归。
图书目录
《比比扬奇遇记》目录:
第一章特别的捣蛋鬼
第二章遇上了小魔鬼
第三章讨厌的恶作剧
第四章好朋友的争吵
第五章可怕的魔鬼会
第六章伤心的父母亲
第七章听乌鸦的故事
第八章箍桶匠的报复
第九章神秘的寻宝人
第十章比比扬换脑袋
第十一章香菸里的阴谋
第十二章误入魔镜大厅
第十三章比比扬的梦境
第十四章来到魔鬼王国
第十五章会动的神奇书
第十六章走出魔镜大厅
第十七章斗法大魔法师
第十八章走进了铁森林
第十九章再胜大魔法师
第二十章小矮人的秘密
第二十一章三根魔法鬍鬚
第二十二章歌声唤醒灵魂
第二十三章魔力生命泉水
第二十四章告别乌鸦姐妹
第二十五章意外老友重逢
第二十六章找回我的脑袋
相关连结
精彩导读
阅读延伸
……
《柳林风声》
《彼得·潘》
《金银岛》
《秘密花园》
《气球上的五星期》
《洋葱头历险记》
《怪医杜立特》
第一章特别的捣蛋鬼
第二章遇上了小魔鬼
第三章讨厌的恶作剧
第四章好朋友的争吵
第五章可怕的魔鬼会
第六章伤心的父母亲
第七章听乌鸦的故事
第八章箍桶匠的报复
第九章神秘的寻宝人
第十章比比扬换脑袋
第十一章香菸里的阴谋
第十二章误入魔镜大厅
第十三章比比扬的梦境
第十四章来到魔鬼王国
第十五章会动的神奇书
第十六章走出魔镜大厅
第十七章斗法大魔法师
第十八章走进了铁森林
第十九章再胜大魔法师
第二十章小矮人的秘密
第二十一章三根魔法鬍鬚
第二十二章歌声唤醒灵魂
第二十三章魔力生命泉水
第二十四章告别乌鸦姐妹
第二十五章意外老友重逢
第二十六章找回我的脑袋
相关连结
精彩导读
阅读延伸
……
《柳林风声》
《彼得·潘》
《金银岛》
《秘密花园》
《气球上的五星期》
《洋葱头历险记》
《怪医杜立特》
序言
经典阅读的意义
曹文轩(当代着名作家、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儿童经典阅读的积极倡导者、推动者。)
众所周知,读书,是一个人不可忽略的重要的精神活动和文化享受,是一个孩子成长为栋樑的捷径,甚至是一个民族的希望。那幺,读书是如何引导并帮助我们成长的呢?
第一,读书可以帮助我们扩充经验。因为一个人亲身经历的事情毕竟很少,他的经验是有局限性的。在人生经历之外,我们扩充经验的唯一的办法大概就是读书了。书本所包含的丰富经验会帮助我们扩充生命内容,增加生命厚度,提升生命质量。
第二,读书可以创造经验。比如,我们读过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一个叫圣地亚哥的老人到海上捕鱼,历尽艰难,才捕到一条马丁鱼。在拖着这条马丁鱼返程的时候,却有无数鲨鱼紧跟船后,将马丁鱼吞食殆尽。回到港口,看见这条鱼只剩下一副骨架,老人虽然失望却并不沮丧。这个小说告诉我们:这个老人,你可以消灭他,但你永远不能打败他;在重压之下,人可以有一种优雅风度。如果你看过这篇小说,理解了它的题旨,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类似事情的时候,就知道了什幺叫失败,什幺叫胜利。那幺,你对胜败就会有一种非常哲理的理解,你就创造了新的人生经验。
第三,读书使我们高贵。这是读书容易为我们所忽略,但却非常重要的一个功能。我把这句话送给你们。有些人,如果他不读书,我们无法想像结果会怎样。比如,鲁迅。鲁迅是一个瘦小、乾巴的老头,如果他不读书,走在大街上,你未必会看他一眼。可是今天,每当我面对鲁迅当年的黑白照片的时候,我犹如来到了高山之下,有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他压迫着我。这种巨大的力量是读书读出来的,是书本给了他一种气质、一种力量、一种境界。读书使他变得崇高而高贵。读书有一种非常奇妙的力量,它不仅可以改变你的内心,而且可以改变你的外形,影响你的谈吐、举止,使你获得一种气质。
读书,它就是一种宗教。在古代,读书人对书本是十分虔诚的。读书之前,必先净手清心,甚至焚香沐浴。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宗教行为。我们对书,应该有一种敬仰之心。如果,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丢掉书本,那幺,我们什幺也不会丢掉了。读书的问题,对社会而言,是读与不读的问题;对学校而言,则是读什幺书的问题。而现今,中小学生的阅读状况是令人担忧的。他们手中的书,有些只是好玩、有趣、热闹,在我看来是根本不值得一读的书。这些书对中小学生的写作无益,对成长有害。
其实,这个世界只有两种书:有文脉的和没有文脉的。而那些所谓好玩、有趣、热闹,会破坏你的阅读趣味的书,就是没有文脉的书。而经典,文脉自存。阅读经典,文气——文学的精魂会由纸墨顺着你的指尖,渗透进你的血液。不妨以我的亲身经历为例。
国小五年级的时候,我曾近乎痴迷地阅读鲁迅的作品。到了国中,我成了当时班上,甚至全校写作最好的孩子。有一次,老师布置了一个作文题,我挥毫而就,竟写了三本作文本。作文的时候,我就觉得鲁迅的精神、鲁迅的思想、鲁迅的境界,乃至鲁迅说话的语气,就顺着我的笔流淌到我的作文本上。当时,我不知道这叫什幺,现在我知道了,它叫“文脉”。大家审视一下,你们手中的书都是有“文脉”的吗?你有足够的鉴别力和自制力吗?
所以,中小学生的阅读应该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甚至是监督之下进行,而这种阅读才可能是有效的;不能由着自己去追求所谓“快乐阅读”,因为85%的经典作品的阅读都不可能让你快乐。你读安徒生的作品能快乐吗?你读《卖火柴的小女孩》能快乐吗?一味追求低层次的情感刺激和享受,只会让你变成一个轻飘飘的、没有质量的人,一个肤浅的、对世界缺少深刻认知的人。你愿意自己成为这样的人吗?
阅读经典,让我们明锐、深刻而优雅。各位,我们不得不重视阅读所带给我们的影响。阅读之路,任重而道远!
曹文轩(当代着名作家、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儿童经典阅读的积极倡导者、推动者。)
众所周知,读书,是一个人不可忽略的重要的精神活动和文化享受,是一个孩子成长为栋樑的捷径,甚至是一个民族的希望。那幺,读书是如何引导并帮助我们成长的呢?
第一,读书可以帮助我们扩充经验。因为一个人亲身经历的事情毕竟很少,他的经验是有局限性的。在人生经历之外,我们扩充经验的唯一的办法大概就是读书了。书本所包含的丰富经验会帮助我们扩充生命内容,增加生命厚度,提升生命质量。
第二,读书可以创造经验。比如,我们读过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一个叫圣地亚哥的老人到海上捕鱼,历尽艰难,才捕到一条马丁鱼。在拖着这条马丁鱼返程的时候,却有无数鲨鱼紧跟船后,将马丁鱼吞食殆尽。回到港口,看见这条鱼只剩下一副骨架,老人虽然失望却并不沮丧。这个小说告诉我们:这个老人,你可以消灭他,但你永远不能打败他;在重压之下,人可以有一种优雅风度。如果你看过这篇小说,理解了它的题旨,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类似事情的时候,就知道了什幺叫失败,什幺叫胜利。那幺,你对胜败就会有一种非常哲理的理解,你就创造了新的人生经验。
第三,读书使我们高贵。这是读书容易为我们所忽略,但却非常重要的一个功能。我把这句话送给你们。有些人,如果他不读书,我们无法想像结果会怎样。比如,鲁迅。鲁迅是一个瘦小、乾巴的老头,如果他不读书,走在大街上,你未必会看他一眼。可是今天,每当我面对鲁迅当年的黑白照片的时候,我犹如来到了高山之下,有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他压迫着我。这种巨大的力量是读书读出来的,是书本给了他一种气质、一种力量、一种境界。读书使他变得崇高而高贵。读书有一种非常奇妙的力量,它不仅可以改变你的内心,而且可以改变你的外形,影响你的谈吐、举止,使你获得一种气质。
读书,它就是一种宗教。在古代,读书人对书本是十分虔诚的。读书之前,必先净手清心,甚至焚香沐浴。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宗教行为。我们对书,应该有一种敬仰之心。如果,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丢掉书本,那幺,我们什幺也不会丢掉了。读书的问题,对社会而言,是读与不读的问题;对学校而言,则是读什幺书的问题。而现今,中小学生的阅读状况是令人担忧的。他们手中的书,有些只是好玩、有趣、热闹,在我看来是根本不值得一读的书。这些书对中小学生的写作无益,对成长有害。
其实,这个世界只有两种书:有文脉的和没有文脉的。而那些所谓好玩、有趣、热闹,会破坏你的阅读趣味的书,就是没有文脉的书。而经典,文脉自存。阅读经典,文气——文学的精魂会由纸墨顺着你的指尖,渗透进你的血液。不妨以我的亲身经历为例。
国小五年级的时候,我曾近乎痴迷地阅读鲁迅的作品。到了国中,我成了当时班上,甚至全校写作最好的孩子。有一次,老师布置了一个作文题,我挥毫而就,竟写了三本作文本。作文的时候,我就觉得鲁迅的精神、鲁迅的思想、鲁迅的境界,乃至鲁迅说话的语气,就顺着我的笔流淌到我的作文本上。当时,我不知道这叫什幺,现在我知道了,它叫“文脉”。大家审视一下,你们手中的书都是有“文脉”的吗?你有足够的鉴别力和自制力吗?
所以,中小学生的阅读应该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甚至是监督之下进行,而这种阅读才可能是有效的;不能由着自己去追求所谓“快乐阅读”,因为85%的经典作品的阅读都不可能让你快乐。你读安徒生的作品能快乐吗?你读《卖火柴的小女孩》能快乐吗?一味追求低层次的情感刺激和享受,只会让你变成一个轻飘飘的、没有质量的人,一个肤浅的、对世界缺少深刻认知的人。你愿意自己成为这样的人吗?
阅读经典,让我们明锐、深刻而优雅。各位,我们不得不重视阅读所带给我们的影响。阅读之路,任重而道远!
 
《世界经典文学小学生分级阅读文库(1、2年级)(套装共8册)》并不是某一个人的创作。最初,阿拉伯人喜欢在茶余饭后围坐在一起讲故事,这些故事一传十,十传百,一代传一代,就这样传播开来。而在故事不断流传的过程中,讲故事的人为了让听的人更着迷,就自己不断增删、修润,以至于这些故事越来越精彩。《世界经典文学小学生分级阅读文库(1、2年级)(套装共8册)》讲的故事不仅是阿拉伯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世界文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安徒生童话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巨人传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木偶奇遇记
海底两万里
鲁滨逊漂流记
一千零一夜
伊索寓言
巨人传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木偶奇遇记
海底两万里
鲁滨逊漂流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