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世界经典文学名着·全译本:绿野仙蹤

(2019-12-16 01:11:49) 百科综合
世界经典文学名着·全译本:绿野仙蹤

世界经典文学名着·全译本:绿野仙蹤

善良的小姑娘多萝茜被一场龙捲风颳到了一个陌生而神奇的国度——奥兹国,并迷失了回家的路。在那里,她陆续结识了没有脑子的稻草人、没有心脏的铁皮人和十分胆小的狮子,他们为了实现各自的心愿,互相帮助,携手协作,历尽艰险,遇到许多稀奇古怪的事情。最终,他们凭藉自己非凡的智慧型和顽强的毅力,都如愿以偿地完成自己的心愿。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绿野仙蹤
  • 书名:绿野仙蹤
  • 译者:陈婷
  • 出版日期:2014年2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作者:弗兰克·鲍姆 (Baum L.F.)
  • 出版社: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 页数:346页
  • 开本:32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弗兰克·鲍姆(Baum L.F.) 译者:陈婷 贾雪

图书目录

绿野仙蹤
序言
第一章飓风来了
第二章遇见芒奇金人
第三章救出稻草人
第四章稻草人的故事
第五章营救铁皮樵夫
第六章胆小的狮子
第七章森林遇险
第八章致命的罂粟地
第九章田鼠皇后
第十章城门卫兵
第十一章神奇的翡翠城
第十二章寻找恶女巫
第十三章拯救同伴
第十四章飞猴的故事
第十五章奥兹的真面目
第十六章大骗子的魔法
第十七章热气球起飞
第十八章前往南方
第十九章会打架的树
第二十章精緻的瓷器城
第二十一章胆小狮成为百兽之王
第二十二章阔德林国
第二十三章愿望成真
第二十四章重回家中
补丁姑娘
致小朋友萨姆勒尔·汉密顿·布拉德
第一章奥杰与南齐叔叔
第二章驼背魔法师
第三章补丁姑娘
第四章玻璃猫
第五章一场可怕的意外
第六章旅行
第七章烦人的留声机
第八章愚蠢的猫头鹰与聪明的毛驴
第九章他们遇见了乌兹
第十章长毛人伸出援手
第十一章一个好朋友
第十二章大豪猪
第十三章补丁姑娘和稻草人
第十四章奥杰犯法
第十五章奥兹玛的犯人
第十六章多萝茜公主
第十七章奥兹玛和她的朋友们
第十八章奥杰被宽恕了
第十九章小黑人的麻烦
第二十章被囚禁的尤普
第二十一章单腿人冠军
第二十二章爱开玩笑的长角人
第二十三章宣告和平
第二十四章奥杰找到黑暗之井
第二十五章贿赂懒惰的阔德林人
第二十六章狡猾的河流
第二十七章铁皮樵夫拒绝了
第二十八章神奇的奥兹巫师

序言

本书作者鲍姆是一位着名的美国儿童文学作家。1897年,他编了一本《鹅妈妈的故事》,出版后获得成功,此后接连出版了一系列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
1900年,鲍姆45岁时写成《绿野仙蹤》(即《奥兹国的魔法-师》),其印刷之精緻可9《鹅爸爸的书》媲美。《绿野仙蹤》是美国儿童文学史上20世纪的第一部受到讚赏的童话,从最初出版一直行销至今。
鲍姆写《绿野仙蹤》时,并没有想到要把它写成多卷本,可是这部书的成功在读者中引起越来越大的反响,人们要求把它写T-D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鲍姆又写了《奥兹国仙境》《多萝茜与奥兹国的巫师》《去奥兹国的道路》《奥兹国的翡翠城》《奥兹国的奥兹玛》《奥兹国的补丁姑娘》《奥兹国的滴答机器人》《奥兹国的稻草人》《奥兹国失蹤的公主》《奥兹国的铁皮人》等。他去世后,最后一部着作《奥兹国的格琳达》也得以出版。
1939年,《绿野仙蹤》由美国米高梅公司改编拍製成电影。也许你在一生中的某个时刻曾经看过米高梅公司的电影《绿野仙蹤》;也许你根本不会把作者鲍姆与这部电影联繫起来,儘管它正是根据这位作家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实际上,除非读者读过他的小说,或者正好出生在他走红的年代,要不然可能对他的名字闻所未闻。无论是每年在电视上播放,或是在当地的影碟出租店里出租,《绿野仙蹤》都成了美国时尚文化的发源地。无论年龄大小,我们都知道那些耳熟能详的台词;我们像了解自家院子一样了解多萝茜、托托、铁皮人、稻草人、胆小狮、芒奇金人……
虽然电影和书有所不同,但是故事的情节和大部分人物是相似的。对于孩子甚至成年人而言,唯一明显的区别在于:电影里多萝茜的仙境游只是一个梦,纯粹的想像中的梦,换句话说是假的;而在书中却没有任何这种理性的推理,相反,书里邀请孩子们用自己的想像来作为创造、变革之力,去接受这个漫游,而仙境在书里也是一个真正存在、充满希望的彩虹之地,在这儿孩子们可以摆脱日常枯燥的生活。鲍姆笃信孩子们身上的创造力是无限的,认为只有我们深信不疑,仙境才真正存在。《绿野仙蹤》为什幺这幺特别?为什幺这幺引入入胜?米高梅公司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答案:“与人为善的人生观是永远不会过时的,时间在它面前也无能为力。”
鲍姆1856年生于纽约。对于童年时期的鲍姆来说,罗斯劳庄园是他赖以成长的田园诗般的乐园,除了时时袭来的心脏病外,那里留给他的只有欢乐。由于鲍姆不能从事剧烈运动,所以他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玩耍,这可能正好培养了他的创造力。可以构想,他讲故事的天性就是在这一时期产生并不断发展成熟的。他如饑似渴地阅读童话故事和英国作家的作品,狄更斯是他最喜爱的作家。在他很小的时候,他就批评那些恐怖的童话故事。“我很小的时候就喜欢童话故事……我还是一个挑剔的读者。那时我最讨厌的就是故事里的巫婆和小妖精;我不喜欢树林里那些小矮人不断製造恐惧。”也许由于他的过度想像,这些童话故事成了他梦魇的一部分。于是他决定要创作出另一种童话故事。鲍姆很早就展示出了他的非凡才华和创造力。在一生的有限时间里,他充分发挥和利用了自己的时间和才能,不断创作,从不懈怠。当然了,在他从事文学创作的整个生涯中,他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在阿伯丁,鲍姆租房开了一个杂货店,取名“鲍姆商店”。1888年10月1日开店,经营桌具、家庭日用品、洋铁製品、灯具、玩具和糖果等各种物品。店门口经常围着一群孩子,他们喜欢听鲍姆讲远方和神奇国度的故事。“小店总是挤满了孩子,有的来买糖果或冰淇淋……大部分都是来听故事的。鲍姆总是经不起孩子们的苦苦哀求。”
鲍姆一生喜爱孩子,孩子们也特别崇拜他,他一直坚信想像的创造力。当他走在阿伯丁大街上蒐集新闻和广告业务时,他常常被孩子们拦住要故事听。这时的他,总是坐在满是尘埃的人行道上开始编织一个个梦幻王国的世界。孩子们预知了他的未来,他们看出了他的讲故事的天才。每当鲍姆回家后,“他总会向孩子们吟诵他们最喜欢的《鹅妈妈歌谣》,孩子们会问,烙在饼里的画眉乌怎幺会跑出来唱歌?他总是能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案。连孩子们的邻家朋友都会在讲故事的时候跑来听”。鲍姆生来就有讲故事的天分,他能抓住孩子的想像力,在自己的故事中创造一个永恆的世界。
童年脑海里的恐怖记忆促使鲍姆早期想写一种别样的童话。“在鲍姆之前,几乎没有美国人自己写的童话,美国儿童只好指望大不列颠的童话故事……”鲍姆似乎从未真正创造过一个“纯粹”的美国童话,因为他借鉴了欧洲童话的传统观念,刻画了女巫、仙境、魔鞋等等。有趣的是,曾经不断在噩梦里追逐他的稻草人成了《绿野仙蹤》里多萝茜最友好的伙伴。
由于《绿野仙蹤》极度畅销,鲍姆着手写续集,共写了17集,第一集就是《绿野仙蹤》。孩子们经常写信给他,告诉他他的故事有多棒,并恳求他再写一些这样的故事。痴迷奥兹国故事的不光是孩子,也有大人,他经常收到不同年龄读者的来信。
鲍姆说:“我的书是为那些心灵永远年轻的人写的,无论他们年纪有多大。”鲍姆似乎并不想写那幺多的续集,他想写其他的儿童书籍,但是孩子们的要求层出不穷。他希望人们把他作为一个美国童话作家记住,于是他用几个不同的笔名去写其他的书籍,这样他就可以尝试其他方面的写作而不用担心成败与否了,还可以探索别的主题而不仅仅是快乐的奥兹国仙境。这些作品大多也被誉为成功的优秀之作。
《奥兹国的格琳达》是最后一部续集,在他去世后的1920年出版。1919年5月5日他停止了呼吸。虽然鲍姆简陋的墓碑上只刻了“L·弗兰克·鲍姆1856—1919”,但是对于那个年代的儿童和成年人来说,他却非同寻常。当他们在曾经引导了鲍姆的神奇的想像力面前敞开心扉时,他们的探索和发现却无穷无尽。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