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水资源从广义上来说是指水圈内的水量总体。由于海水难以直接利用,因而我们所说水资源主要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通过水循环,陆地上的淡水得以不断更新、补充,满足人类生产、生活需要。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世界水资源
- 外文名:World Water resource
- 排名: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
- 人均排名:中国落后
- 危机:水资源短缺极为严重
- 广义:指水圈内的水量总体
- 地球总水量:138.6×108亿m3
概述
地球表面约有70%以上为水所覆盖,其余约占地球表面30%的陆地也有水的存在。地球总水量为1.386×1018m3,其中淡水储量为3.5×108亿m3,占总储量的2.53%。由于开发困难或技术经济的限制,到目前为止,海水、深层地下水、冰雪固态淡水等还很少被直接利用。比较容易开发利用的、与人类生活生产关係最为密切的湖泊、河流和浅层地下淡水资源,只占淡水总储量的0.34%,为104.6×104亿m3,还不到全球水总储量的万分之一。通常所说的水资源主要指这部分可供使用的、逐年可以恢复更新的淡水资源。可见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并不丰富。
儘管水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但是它的数量和再生速度都是有限的。况且这部分水分布极不均匀。随时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世界用水量在逐年增加。
水体储量
全球各种水体储量(2007年)。
水的类型 分布面积</p> (万Km2) 水储量</p> (104亿m3) 占全球水总</p> 储量的% 占全球淡水</p> 总储量的% 1.海洋水 3613 1338000 96.5 2.地下水 </p> 其中淡水 13480 23400 </p> 12870 1.7 </p> 0.94 ——</p> 30.1 3.土壤水 8200 16.5 0.001 0.05 4.冰川和永久雪盖 1622.75 24064.1 1.74 68.7 5.永冻土底冰 2100 300.00 0.222 0.86 6.湖泊水</p> 其中淡水 206.87</p> 123.64 176.40</p> 91.00 0.013</p> 0.007 </p> 0.26 7.沼泽水 268.26 11.47 0.0008 0.03 8.河床水 14880 2.12 0.0002 0.006 9.生物水 51000 1.12 0.0001 0.003 10.大气水 51000 12.90 0.001 0.04
水的类型 分布面积</p> (万Km2) 水储量</p> (104亿m3) 占全球水总</p> 储量的% 占全球淡水</p> 总储量的%
1.海洋水 3613 1338000 96.5
2.地下水 </p> 其中淡水 13480 23400 </p> 12870 1.7 </p> 0.94 ——</p> 30.1
3.土壤水 8200 16.5 0.001 0.05
4.冰川和永久雪盖 1622.75 24064.1 1.74 68.7
5.永冻土底冰 2100 300.00 0.222 0.86
6.湖泊水</p> 其中淡水 206.87</p> 123.64 176.40</p> 91.00 0.013</p> 0.007 </p> 0.26
7.沼泽水 268.26 11.47 0.0008 0.03
8.河床水 14880 2.12 0.0002 0.006
9.生物水 51000 1.12 0.0001 0.003
10.大气水 51000 12.90 0.001 0.04
(万Km2)
(104亿m3)
储量的%
总储量的%
其中淡水
12870
0.94
30.1
其中淡水
123.64
91.00
0.007
0.26
排名
世界各国和地区由于地理环境不同,拥有水资源的数量差别很大。按水资源量大小排队,前几名依次是: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中国、印度。若按人口平均,就是另一种结果了。中国人均水资源量相当于世界人均量的1/4。
危机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1977年联合国水事会议都提出了水危机不久将成为继石油危机之后另一项严重的社会危机。
世界银行1995年的调查报告指出:占世界人口40%的80个国家正面临着水危机,开发中国家约有10亿人喝不到清洁的水,17亿人没有良好的卫生设施,每年约有2500万人死于饮用不清洁的水。
1992年里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指出:水不仅为维持地球一切生命所必需,而且对一切经济问题都有生死攸关的重要意义。
2012年世界水资源报告指出,日益增长的食品需求、快速城市化及气候变化给全球供水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报告称,到2015年,世界上86%的发展中地区居民都可饮用安全水,但仍有近10亿人口不能获得这样的机会。即使在城市中,不能饮用安全水的人口比例还在增加。世界上80%的废水仍不能得到收集与处理。报告指出,到本世纪中叶,世界食品需求将增加70%,这将导致农业用水需求至少增加19%,农业用水已占到淡水用量的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