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文化丛书:拜占庭帝国通史》共分10章,系统地叙述了自君土坦丁时代、狄奥多西王朝、利奥王朝、查士丁尼时代、席哈克略时代、弗里吉亚王朝、马其顿王朝、科穆宁—杜卡王朝、十字军狂潮、拉丁帝国、拉斯卡里斯王朝至末代巴列奥略王朝漫长而曲折的拜占庭帝国的盛衰兴亡史,全面论述了奇绝独特的拜占庭文明,阐述了拜占庭文明的特徵、地位和影响。
基本介绍
- 书名:世界历史文化丛书:拜占庭帝国通史
- 作者:陈志强
-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页数:476页
- 开本:16
- 品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外文名:The History of the Byzantine Empire
- 类型:人文社科
- 出版日期:2013年6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552002485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世界历史文化丛书:拜占庭帝国通史》国内拜占庭帝国历史研究领域的一部权威着作,也是广大读者了解拜占庭帝国历史的一部引人入胜的佳作。
作者简介
陈志强,天津人,1994年毕业于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哲学院,取得历史与考古学博士学位。现任南开大学教授,历史学院院长,世界史学系主任,南开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东欧拜占庭研究中心主任,并担任中国世界中世纪史研究会副理事长,天津历史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历史组)成员,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在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雅典大学、赫尔辛基大学、杜伊斯堡大学、成功大学等从事合作研究和讲学,研究领域主要涉及拜占庭历史和文化、世界中世纪史、欧洲史、基督教史等。着有《欧洲的历史与社会》、《拜占廷学研究》、《拜占廷史研究入门》、《巴尔干古代史》等。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九五重大项目、十五规划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天津市社科项目等多项研究课题。
图书目录
序言
绪论
一、国外的拜占庭研究
二、我国的拜占庭研究
三、基本知识
第一章君士坦丁时代
一、艰难的过渡时期
1.晚期罗马帝国的危机
2.蛮族入侵
3.东、西罗马帝国的差异
二、君士坦丁王朝的统治
1.君士坦丁王朝的建立
2.君士坦丁的基督教政策
3.新罗马的建设
4.内政改革
5.蛮族问题
三、狄奥多西王朝和利奥王朝
1.狄奥多西王朝的内政
2.狄奥多西王朝的外交
3.狄奥多西一世的后人和利奥王朝
四、精神文化生活
第二章查士丁尼时代
一、查士丁尼一世
1.查士丁尼一世其人
2.《罗马民法大全》
3.强化皇权
4.经济改革
5.宗教政策
二、昙花一现的光荣
1.大兴土木重建首都
2.波斯战争
3.汪达尔战争
4.东哥特战争
5.天灾与瘟疫
6.查士丁尼帝国的危机
三、查士丁尼时代的文化成就
第三章席哈克略时代
一、席哈克略王朝的统治
1.席哈克略王朝
2.军区制改革
3.农兵和小农经济的发展
4.波斯战争
二、阿拉伯战争
1.伊斯兰教的兴起和阿拉伯人的扩张
2.拜占庭阿拉伯战争
三、席哈克略一世的后人
第四章毁坏圣像运动时代
一、伊苏利亚王朝的对外战争
1.抵抗阿拉伯人人侵
2.对外扩张
二、毁坏圣像运动
1.毁坏圣像运动的爆发
2.运动的发展与结束
3.深远的影响
三、立法活动及农村社会
1.立法活动
2.《农业法》反映的农村社会
四、弗里吉亚王朝
第五章马其顿王朝的统治
一、马其顿王朝的兴起
二、保加利亚战争
1.马其顿王朝以前的保加利亚人
2.传教活动的成功
3.第四次保加利亚战争
4.巴西尔二世的内政改革
5.保加利亚王国的灭亡
三、对外扩张
四、“拜占庭帝国黄金时代”
1.立法活动
2.宗教政策
3.文化政策
第六章拜占庭帝国的衰落和十字军运动
一、拜占庭帝国的衰败
1.衰败的根源
2.科穆宁一杜卡王朝
3.十字军狂潮的兴起
4.安格洛斯王朝内讧
二、十字军占领君士坦丁堡
1.第四次十字军的阴谋
2.西欧骑士洗劫君士坦丁堡
3.西欧骑士对拜占庭帝国的分赃
4.拉丁帝国的统治
第七章尼西亚流亡政府
一、拉斯卡里斯王朝
1.在流亡中崛起的政府
2.改革和重建军区
3.文化救亡运动
二、推翻拉丁帝国的斗争
第八章拜占庭末代王朝统治及帝国灭亡
一、巴列奥略王朝的统治
1.末代王朝
2.皇族内战
3.“二等小国”
4.王朝内战的后果
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1.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兴起
2.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第九章拜占庭文化
一、拜占庭文化的曲折发展
二、拜占庭文化
1.教育
2.文学
3.艺术
4.自然科学
5.天文曆法
三、拜占庭文化的特徵
1.拜占庭文化的传统特徵
2.拜占庭文化的开放性
3.教俗文化并存共荣
四、拜占庭文化的历史地位
1.对斯拉夫世界的影响
2.对阿拉伯文化的影响
3.对中古西欧的影响
4.对忽视拜占庭文化意见的一点分析
第十章拜占庭帝国的对外关係
一、拜占庭帝国在亚洲西部地区
1.拜占庭帝国与波斯人
2.拜占庭帝国与阿拉伯人
3.拜占庭帝国与土耳其人
4.拜占庭帝国与其他西亚民族
二、拜占庭帝国在东欧
1.拜占庭帝国与保加利亚人
2.拜占庭帝国与俄罗斯人
3.拜占庭帝国与其他东欧民族
三、拜占庭帝国在西欧
1.拜占庭帝国与日耳曼人
2.拜占庭帝国与义大利
3.拜占庭帝国与教皇
4.拜占庭帝国与十字军
5.拜占庭帝国与西欧其他民族
四、拜占庭帝国与古代中国
附录一基本参考史料
一、主要文献资料
1.教会史
2.年代记
3.人物传记
4.编年史
5.其他文献史料
二、文物资料
1.拜占庭铸币
2.拜占庭印章
三、原始资料
1.教会史
2.当代史
3.编年史
4.典章制度
5.人物传记
6.书信札记
附录二重要参考书目
1.通史、断代史
2.政治、军事和外交
3.经济、技术
4.宗教文化
5.人物传记
6.其他
附录三拜占庭帝国皇帝年表
绪论
一、国外的拜占庭研究
二、我国的拜占庭研究
三、基本知识
第一章君士坦丁时代
一、艰难的过渡时期
1.晚期罗马帝国的危机
2.蛮族入侵
3.东、西罗马帝国的差异
二、君士坦丁王朝的统治
1.君士坦丁王朝的建立
2.君士坦丁的基督教政策
3.新罗马的建设
4.内政改革
5.蛮族问题
三、狄奥多西王朝和利奥王朝
1.狄奥多西王朝的内政
2.狄奥多西王朝的外交
3.狄奥多西一世的后人和利奥王朝
四、精神文化生活
第二章查士丁尼时代
一、查士丁尼一世
1.查士丁尼一世其人
2.《罗马民法大全》
3.强化皇权
4.经济改革
5.宗教政策
二、昙花一现的光荣
1.大兴土木重建首都
2.波斯战争
3.汪达尔战争
4.东哥特战争
5.天灾与瘟疫
6.查士丁尼帝国的危机
三、查士丁尼时代的文化成就
第三章席哈克略时代
一、席哈克略王朝的统治
1.席哈克略王朝
2.军区制改革
3.农兵和小农经济的发展
4.波斯战争
二、阿拉伯战争
1.伊斯兰教的兴起和阿拉伯人的扩张
2.拜占庭阿拉伯战争
三、席哈克略一世的后人
第四章毁坏圣像运动时代
一、伊苏利亚王朝的对外战争
1.抵抗阿拉伯人人侵
2.对外扩张
二、毁坏圣像运动
1.毁坏圣像运动的爆发
2.运动的发展与结束
3.深远的影响
三、立法活动及农村社会
1.立法活动
2.《农业法》反映的农村社会
四、弗里吉亚王朝
第五章马其顿王朝的统治
一、马其顿王朝的兴起
二、保加利亚战争
1.马其顿王朝以前的保加利亚人
2.传教活动的成功
3.第四次保加利亚战争
4.巴西尔二世的内政改革
5.保加利亚王国的灭亡
三、对外扩张
四、“拜占庭帝国黄金时代”
1.立法活动
2.宗教政策
3.文化政策
第六章拜占庭帝国的衰落和十字军运动
一、拜占庭帝国的衰败
1.衰败的根源
2.科穆宁一杜卡王朝
3.十字军狂潮的兴起
4.安格洛斯王朝内讧
二、十字军占领君士坦丁堡
1.第四次十字军的阴谋
2.西欧骑士洗劫君士坦丁堡
3.西欧骑士对拜占庭帝国的分赃
4.拉丁帝国的统治
第七章尼西亚流亡政府
一、拉斯卡里斯王朝
1.在流亡中崛起的政府
2.改革和重建军区
3.文化救亡运动
二、推翻拉丁帝国的斗争
第八章拜占庭末代王朝统治及帝国灭亡
一、巴列奥略王朝的统治
1.末代王朝
2.皇族内战
3.“二等小国”
4.王朝内战的后果
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1.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兴起
2.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第九章拜占庭文化
一、拜占庭文化的曲折发展
二、拜占庭文化
1.教育
2.文学
3.艺术
4.自然科学
5.天文曆法
三、拜占庭文化的特徵
1.拜占庭文化的传统特徵
2.拜占庭文化的开放性
3.教俗文化并存共荣
四、拜占庭文化的历史地位
1.对斯拉夫世界的影响
2.对阿拉伯文化的影响
3.对中古西欧的影响
4.对忽视拜占庭文化意见的一点分析
第十章拜占庭帝国的对外关係
一、拜占庭帝国在亚洲西部地区
1.拜占庭帝国与波斯人
2.拜占庭帝国与阿拉伯人
3.拜占庭帝国与土耳其人
4.拜占庭帝国与其他西亚民族
二、拜占庭帝国在东欧
1.拜占庭帝国与保加利亚人
2.拜占庭帝国与俄罗斯人
3.拜占庭帝国与其他东欧民族
三、拜占庭帝国在西欧
1.拜占庭帝国与日耳曼人
2.拜占庭帝国与义大利
3.拜占庭帝国与教皇
4.拜占庭帝国与十字军
5.拜占庭帝国与西欧其他民族
四、拜占庭帝国与古代中国
附录一基本参考史料
一、主要文献资料
1.教会史
2.年代记
3.人物传记
4.编年史
5.其他文献史料
二、文物资料
1.拜占庭铸币
2.拜占庭印章
三、原始资料
1.教会史
2.当代史
3.编年史
4.典章制度
5.人物传记
6.书信札记
附录二重要参考书目
1.通史、断代史
2.政治、军事和外交
3.经济、技术
4.宗教文化
5.人物传记
6.其他
附录三拜占庭帝国皇帝年表
序言
10多年前在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拜占庭帝国史》虽然几经加印,仍然脱销,已经不能满足教学和广大读者的需求了。公众对欧洲中古的这个帝国抱有极大的兴趣,表明了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读者对世界历史知识和人类多种文明知识的认知程度越来越高,反映了普遍的精神文明需求的增长和公民素质水平的提升。拜占庭帝国在欧洲中古历史上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通过新型媒体的多种传播形式,这个具有千余年悠久历史的帝国越来越为国人所了解,曾是中古欧洲和地中海世界最大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的帝国都城君士坦丁堡越来越为踏访巡游人类文明的我国旅行者所青睐。如果说拜占庭帝国对当时周边各国各民族曾经产生过强大的影响,特别是在文化领域,它成为连线古典希腊罗马时代和义大利文艺复兴时代之间的桥樑,那幺谈论近现代西方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就不能不涉及拜占庭文明,就不能不充分认识其在欧洲历史和文明发展进程中占有的重要地位。对于遥远的中国来说,这个又古又洋的中古帝国究竟有什幺吸引力?是什幺力量推动拜占庭历史和文化知识在我国不断扩展?这里我请诸位读者看看太平洋彼岸的美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拜占庭学迅速超越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和希腊等传统拜占庭学研究强国,快速崛起,凭藉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发展出拥有数十名一流学者、数百名拜占庭学专家和世界上最好的专业图书馆的拜占庭研究中心,并依靠其先进的科技力量建立起拜占庭学大型资料资料库。美国拜占庭学的发展至少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大国强国对待人类文明和多元文化的欣赏,以及在所有学问研究领域占领制高点的心态。虽然拜占庭帝国灭亡时,美国的源头尚未形成,但是拜占庭历史和文化知识在战后美国仍然广受欢迎,这反映出,当今的美国拜占庭学早已淡去了功利主义的色彩。
以上这个例子也许可以比照近年来拜占庭学在我国快速发展的情况。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有关拜占庭史的中文书籍只有一两部,而今相关书籍总计超过40部;那以前,我国学者完成的相关文章总计不到35篇,如今每年发表的相关文章可能都要超过这个数字;那以前,我国大学中没有相关课程,现在开设相关课程的大学在10所左右,并建立起从本科到博士研究生培养(包括国内外联合培养)的完善体系。毫无疑问,我国拜占庭学的发展得益于30年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得益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人民生活水平特别是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作为专门从事拜占庭历史和文化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教师,笔者当然为此感到欢欣鼓舞,我们在欣喜地目睹这一过程的同时,也为自己能够对拜占庭历史和文化知识在我国的扩展作出力所能及的努力,能够为我国拜占庭学的发展作出些许贡献感到欣慰,而且对我国拜占庭学发展的美好前景和光明未来充满了憧憬。同时我们也深感在这个领域我们与国际同行还存在巨大差距,我们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加倍努力地去做。
这部《拜占庭帝国通史》可以说面目一新,一是增加了大量的历史图片,俾使读者通过这些图片可以更加形象地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二是在总体框架和内容上部分内容有所调整,主要是力图将这10多年的新成果和新变化吸收进去。例如我们对书名作了微调,採用了通史的称谓,使得书名更加符合书的内容,通史之通,既体现了以王朝编年体例来贯通描述拜占庭帝国的兴衰成败,强化了年代顺序之通的特徵,同时还将一些与“帝国”相关的重要专题如文化发展和外交关係的内容作了贯通式的论述,有利于读者阅读掌握。又如在简述拜占庭学发展史中,我们增加了近年来发展的新趋势,特别是我国拜占庭学发展的最新变化。30年前,我们不可能作这样的总结,但现在不一样了,我们有许多可以进行分析的进展,为此笔者感到由衷的欣慰。再如新增加的“查士丁尼瘟疫”一节,不仅提出了重新思考拜占庭历史发展重大转折时期的问题,而且提示读者注意从生态环境史的角度解读历史,因此多少能够引导读者关注国际拜占庭学界乃至整个学术界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向。还有许多涉及具体内容的调整,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笔者还是乐于让读者保持一些阅读新书的神秘感。笔者深知全书存在诸多疏漏和错误,恳请读者留意记录,不弃赐教,并直接向笔者提出评判建议。笔者的联繫地址:markchen nankai.edu.cn。这里,我们向读者表示诚挚的谢意。
这里要特别感谢出版界的朋友们,他们常常能够从读者和作者的结合部找到一些亮点,策划并实施一些非常有意义的出版项目,为我国广大读者奉献出越来越精彩的精神食粮,也为我们这些专业作者创造出展示各自成果的机会。感谢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对本书的支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拜占庭学迅速超越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和希腊等传统拜占庭学研究强国,快速崛起,凭藉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发展出拥有数十名一流学者、数百名拜占庭学专家和世界上最好的专业图书馆的拜占庭研究中心,并依靠其先进的科技力量建立起拜占庭学大型资料资料库。美国拜占庭学的发展至少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大国强国对待人类文明和多元文化的欣赏,以及在所有学问研究领域占领制高点的心态。虽然拜占庭帝国灭亡时,美国的源头尚未形成,但是拜占庭历史和文化知识在战后美国仍然广受欢迎,这反映出,当今的美国拜占庭学早已淡去了功利主义的色彩。
以上这个例子也许可以比照近年来拜占庭学在我国快速发展的情况。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有关拜占庭史的中文书籍只有一两部,而今相关书籍总计超过40部;那以前,我国学者完成的相关文章总计不到35篇,如今每年发表的相关文章可能都要超过这个数字;那以前,我国大学中没有相关课程,现在开设相关课程的大学在10所左右,并建立起从本科到博士研究生培养(包括国内外联合培养)的完善体系。毫无疑问,我国拜占庭学的发展得益于30年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得益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人民生活水平特别是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作为专门从事拜占庭历史和文化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教师,笔者当然为此感到欢欣鼓舞,我们在欣喜地目睹这一过程的同时,也为自己能够对拜占庭历史和文化知识在我国的扩展作出力所能及的努力,能够为我国拜占庭学的发展作出些许贡献感到欣慰,而且对我国拜占庭学发展的美好前景和光明未来充满了憧憬。同时我们也深感在这个领域我们与国际同行还存在巨大差距,我们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加倍努力地去做。
这部《拜占庭帝国通史》可以说面目一新,一是增加了大量的历史图片,俾使读者通过这些图片可以更加形象地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二是在总体框架和内容上部分内容有所调整,主要是力图将这10多年的新成果和新变化吸收进去。例如我们对书名作了微调,採用了通史的称谓,使得书名更加符合书的内容,通史之通,既体现了以王朝编年体例来贯通描述拜占庭帝国的兴衰成败,强化了年代顺序之通的特徵,同时还将一些与“帝国”相关的重要专题如文化发展和外交关係的内容作了贯通式的论述,有利于读者阅读掌握。又如在简述拜占庭学发展史中,我们增加了近年来发展的新趋势,特别是我国拜占庭学发展的最新变化。30年前,我们不可能作这样的总结,但现在不一样了,我们有许多可以进行分析的进展,为此笔者感到由衷的欣慰。再如新增加的“查士丁尼瘟疫”一节,不仅提出了重新思考拜占庭历史发展重大转折时期的问题,而且提示读者注意从生态环境史的角度解读历史,因此多少能够引导读者关注国际拜占庭学界乃至整个学术界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向。还有许多涉及具体内容的调整,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笔者还是乐于让读者保持一些阅读新书的神秘感。笔者深知全书存在诸多疏漏和错误,恳请读者留意记录,不弃赐教,并直接向笔者提出评判建议。笔者的联繫地址:markchen nankai.edu.cn。这里,我们向读者表示诚挚的谢意。
这里要特别感谢出版界的朋友们,他们常常能够从读者和作者的结合部找到一些亮点,策划并实施一些非常有意义的出版项目,为我国广大读者奉献出越来越精彩的精神食粮,也为我们这些专业作者创造出展示各自成果的机会。感谢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对本书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