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世界文学名着宝库:红楼梦

(2019-12-24 01:38:38) 百科综合
世界文学名着宝库:红楼梦

世界文学名着宝库:红楼梦

《世界文学名着宝库:红楼梦(青少版)》是十八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巨着,不仅是中国文学之林的珍奇瑰宝,而且也是世界文学海洋中的一颗璀璨明珠。《红楼梦(青少版)》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而又最複杂的作品,它描绘的社会现实,波及封建社会的官场、家族、意识形态等诸多方面,它描叙的爱情悲剧,不知使多少读者为之一掬同情之泪。或许正是它的主题的多样性、複杂性成就了它永久的艺术魅力,使之卓然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而万古长新。 注:两种封面,随机发货。

基本介绍

  • 书名:世界文学名着宝库:红楼梦
  • 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 页数:209页
  • ISBN:7532226859, 9787532226856
  • 作者:曹雪芹
  • 出版日期:2008年9月1日
  • 开本:32
  • 定价:11.00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世界文学名着宝库:红楼梦(青少版)》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文学作品,被译为二十多种语言称为“红学”。创造了一个宏大完整而又自然的艺术结构,使众多的人物活动在同一空间和时间,表现了作者卓越的艺术才能。

作者简介

作者:(清)曹雪芹

曹雪芹,清代小说家。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后因家庭的衰败使曹雪芹饱尝了人生的辛酸。他在人生的最后几十年里,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十年创作了《红楼梦》并专心致志地做着修订工作,死后遗留下《红楼梦》前八十回的稿子。《红楼梦》内容丰富、情节曲折、思想认识深刻、艺术手法精湛,是中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曹雪芹,曾祖曹玺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玄烨的保姆。祖父曹寅做过玄烨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玄烨宠信。玄烨六下江南,其中四次由曹寅负责接驾,并住在曹家。曹寅病故,其子曹颙、曹俯先后继任江宁织造。他们祖孙三代四人担任此职达58年之久。曹雪芹自幼就是在这“秦淮风月”之地的“繁华”生活中长大的。雍正初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一系列打击。曹俯以“行为不端”、“骚扰驿站”和“亏空”罪名革职,家产抄没。曹俯下狱治罪,“枷号”一年有余。这时,曹雪芹随着全家迁回北京居住。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经历了生活中的重大转折,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他蔑视权贵,远离官场,过着贫困如洗的艰难日子。晚年,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致志地从事《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曹雪芹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到了这一年的除夕(1764年2月12日),终于因贫病无医而逝世,享年四十岁。曹雪芹“身胖,头广而色黑”。他性格傲岸,愤世嫉俗,豪放不羁。嗜酒,才气纵横,善谈吐。曹雪芹是一位诗人。他的诗,立意新奇,风格近于唐代诗人李贺。他的友人敦诚曾称讚说:“爱君诗笔有奇气 直追昌谷破篱樊。”又说:“知君诗胆昔如铁,堪与刀颖交寒光。”但他的诗仅存题敦诚《琵琶行传奇》两句:“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曹雪芹又是一位画家,喜绘突兀奇峭的石头。敦敏《题芹圃画石》说:“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见此支离。醉余奋扫如椽笔,写出胸中块磊时。”可见他画石头时寄託了胸中郁积着的不平之气。曹雪芹的最大的贡献还在于小说的创作。
他的小说《红楼梦》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艺术精湛,把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推向最高峰,在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红楼梦》是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产物。今传《红楼梦》80回以后他已写完,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没有流传下来。今流行本一百二十回,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由高鹗(或只是修订者)所续。

图书目录

第一回 黛玉投亲初识宝玉
第二回 贾雨村判案徇私情
第三回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第四回 宝玉宁国府会秦钟
第五回 贾宝玉奇缘识金锁
第六回 闹书房秦钟赴黄泉
第七回 贾元春才选凤藻宫
第八回 大观园试才题对联
第九回 元春省亲共叙天伦
第十回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
第十一回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第十二回 宝玉黛玉共读《西厢》
第十三回 林黛玉痛吟《葬花词》
第十四回 晴雯撕扇千金一笑
第十五回 宝黛表真情诉衷肠
第十六回 怒子不肖宝玉挨打
第十七回 赠旧绢帕黛玉题诗
第十八回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第十九回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
第二十回 刘姥姥醉卧怡红院
第二十一回 宝钗黛玉互诉情谊
第二十二回 慕雅集香菱苦吟诗
第二十三回 芦雪庭争联即景诗
第二十四回 勇晴雯病补孔雀裘
第二十五回 荣国府元宵开夜宴
第二十六回 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第二十七回 慧紫鹃情辞试宝玉
第二十八回 怡红院群芳开夜宴
第二十九回 凤姐吃醋借刀杀人
第三十回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第三十一回 拾春囊抄检大观园
第三十二回 中秋节赏月传桂花
第三十三回 俏晴雯抱屈夭风流
第三十四回 痴宝玉杜撰芙蓉诔
第三十五回 贾迎春误嫁中山狼
第三十六回 病潇湘痴魂惊恶梦
第三十七回 探元妃宝玉始提亲
第三十八回 寄幽情黛玉抚悲琴
第三十九回 蛇影杯弓黛玉绝粒
第四十回 释疑团黛玉复求生
第四十一回 赏海棠宝玉失通灵
第四十二回 瞒讯息凤姐施掉包
第四十三回 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第四十四回 金玉缘黛玉魂归去
第四十五回 锦衣军查抄宁国府
第四十六回 贾太君寿终归地府
第四十七回 王熙凤临终托村妪
第四十八回 中乡魁宝玉了尘缘

文摘

扬州有一位巡盐御史林如海,祖籍苏州,他的夫人贾敏是金陵世家荣国府的千金。夫妻二人膝下只有一幼女,名叫黛玉。黛玉天资过人,父母把她视为掌上明珠。
林夫人患病早逝,黛玉因过于悲痛,加之从小体弱,经常生病。外祖母心疼外孙女,多次想把黛玉接到身边,这次更是特地派船来接她。林如海公务繁忙,便委託教黛玉念书的贾雨村一路护送。黛玉这才依依不捨地告别了父亲。
金陵贾家门第显赫,林黛玉的大舅父贾赦是一等大将军,二舅父贾政现任工部员外郎。他们的府邸宁国府和荣国府几乎占据了大半条街。贾雨村以前中过进士,做过县太爷,但是不久就被革了职。他听说贾家很有权势,所以希望藉机为自己谋得一官半职。
林黛玉一行人平安到达京都,只见金陵城中市面十分繁华。黛玉早就听母亲说过,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因此她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多说一句话,不肯多行一步路,惟恐招人耻笑。走了一阵子,忽见街北有一座气势非凡的府邸,门口蹲着两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正门上有一块匾,上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再往西不远,照样三扇大门,这便是“菜国府”。轿子由西角门进,到垂花门停。轿子从穿堂转过屏风,富丽堂皇的正房大院便在厅房后面。三四个丫环争着为黛玉掀门帘,一面听得人说:“林姑娘来了!”
黛玉一进房,就看见两个人扶着一位鬓髮如银的老夫人迎匕来,黛玉知道这是外祖母贾母,她正要下拜,却被外祖母搂人怀中,“心肝宝贝”地大哭起来,黛玉也眼泪流个不停。众人慢慢劝解,黛玉这才行礼拜见了外祖母和舅母们,然后又见了迎春、探春、惜春等姐妹。众人见黛玉身体柔弱,了解到她从小就吃药调养,至今仍吃着人参养荣丸。
说话间,后院传来笑声:“我来迟了,没能迎接远客!”黛玉暗想:“这些人个个都敛声屏气,这来者是谁,这样放肆?”正想时,一群丫环簇拥着一位丽人走进来。这人身穿五彩绣衣,恍若神妃仙子,一双丹凤眼,两弯柳叶眉,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黛玉连忙起身拜见,贾母笑着说:“你不认得她。她是我们这里有名的泼辣货,南京人叫'辣子',你就叫她'凤辣子'是了。”姐妹们告诉黛玉:“这是琏二嫂子。”便是那贾赦的儿子贾琏的媳妇,也是二舅母王夫人的内侄女,学名叫做王熙凤。
王熙凤拉着黛玉的手,直夸她长得标緻:“简直就像老祖宗的嫡亲孙女,怪不得老祖宗天天嘴里心里放不下。只可怜妹妹命苦,姑妈去世得早。”说着就用手帕擦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你又来招我,快别提了。”王熙凤忙转悲为喜,拉着黛玉的手问长问短,还吩咐下人去打扫屋子,安顿随从。
用过茶点,大舅母邢夫人领着黛玉去拜见大舅贾赦,之后黛玉又来到二舅贾政处。贾政不在家,二舅母王夫人对黛玉说:“你三个姐妹都是极好的,只是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以后你不用理会他,你这些姐妹都不敢沾惹他。”黛玉曾听母亲说过,有个表兄出生时嘴里含着一块玉,所以名叫宝玉。他不喜欢读书,最爱与姐妹们玩耍,由于受到外祖母宠爱,无人敢管。
吃过晚饭,贾母要与林黛玉说说话。正说着丫环来报:“宝玉来了。”黛玉没想到进来的竟是一位浊世佳公子,他面若中秋之月,色若春晓之花,颈上的五色丝绦上繫着一块美玉。
黛玉一见,大吃一惊,心想:“好生奇怪,我在哪里见过他,这幺眼熟!”宝玉先向贾母请安,贾母命他:“去见你娘。”转身回来时,宝玉已经换了一身打扮,越发显得英俊。
贾母笑道:“外客没见就脱了衣裳了!还不去见你妹妹。”宝玉知道林姑妈的女儿来了,连忙过来行礼。细看之下,这位林妹妹真是与众不同:两弯笼烟眉,一双含情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宝玉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说:“又胡说了!你何曾见过?”宝玉说:“虽没见过,却看着眼熟,心里倒像是久别重逢一般。”
宝玉坐在林黛玉身边,问道:“妹妹可曾读书?”黛玉回答:“只上了一年学,认得几个字。”宝玉问:“表字是什幺?”黛玉回答:“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字,不如'颦颦'最妙。”宝玉又问:“可有玉没有?”黛玉回答:“我没有玉。你那玉是件稀罕物,岂能人人都有?”

序言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文学作品。作品对现实社会,包括宫廷及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庭的腐败,封建的科举制度、婚姻制度、等级制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社会统治思想、社会道德观念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
《红楼梦》塑造了众多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林黛玉、贾宝玉等,他们各自具有自己独特而又鲜明的个性特徵,从而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
《红楼梦》的情节,不同于《水浒》、《三国演义》等情节和人物单线发展的特点,创造了一个宏大完整而又自然的艺术结构,使众多的人物活动在同一空间和时间,表现了作者卓越的艺术才能。
《红楼梦》的语言艺术成就,更代表了我国古典小说语言艺术的高峰。作者往往只需三言两语,就可以勾画出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形象。正是由于这些,使得《红楼梦》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而成为世界文学中的瑰宝。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者之一。他出身高贵,晚年的生活却穷困潦倒。正是因为这样,才写出了不朽的巨着《红楼梦》。
编者
2005年1月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