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名着宝库:小王子(青少版)》伴随着全世界一代又一代孩子的成长。一个世界上最伤心的故事。一个生命和生活的寓言。一个经久不衰的充满哲理的童话。一部写给大人看的童话、一则关于爱与责任的寓言!一个永远不肯、也不会长大的小王子、一部温馨、真挚、感人的寓言故事!整篇童话文字清新,形式简单。但它充满诗意的忧郁、淡淡的哀愁,读来让人回味无穷。
基本介绍
- 书名:世界文学名着宝库:小王子
- 译者:周国强
- 出版日期:2014年4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55602542
- 作者: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
- 出版社: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 页数:352页
- 开本:32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世界文学名着宝库:小王子(青少版)》由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作者:(法国)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Exupery S.) 译者:周国强
图书目录
小王子
夜航
战争飞行员
夜航
战争飞行员
编辑推荐
《小王子》伴随着全世界一代又一代孩子的成长。一个世界上最伤心的故事。一个生命和生活的寓言。一个经久不衰的充满哲理的童话。一部写给大人看的童话、一则关于爱与责任的寓言!一个永远不肯、也不会长大的小王子、一部温馨、真挚、感人的寓言故事!整篇童话文字清新,形式简单。但它充满诗意的忧郁、淡淡的哀愁,读来让人回味无穷。
目录
小王子
夜航
战争飞行员
夜航
战争飞行员
序言
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是法国20世纪最富传奇色彩的作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与弗朗索瓦·莫里亚克、安德烈·马尔罗等齐名。他的传奇色彩来自于他身兼作家和飞行员之职,在这两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法国文学史和法国飞行史上均树立起了他的丰碑。
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于1900年6月29日出生在法国里昂一个旧贵族家庭。1904一年,他的父亲突然病故,撇下他的母亲和他们兄弟姐妹五人。安托万在外祖母的圣莫里斯的城堡里度过童年。古城堡神秘的氛围给小安托万的想像力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天地。从小接受的耶稣会学校的严格教育为他打下了扎实的文化基础,培养了他对文学和机械的兴趣。实际上,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一生的成就是他勇敢的冒险精神和踏实严谨的处世态度紧密结合的结果。他飞行在广阔无垠、神秘莫测的天宇中,却从不脱离他的大地。
当一名飞行员,翱翔在蓝天之上是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始终不渝的理想。
1920年,安托万进入巴黎艺术学院学习建筑,一年后,应徵入伍,进入斯特拉斯堡飞行中队。不取永生。
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文笔简洁,言简意赅,描述时其语言像散文诗似的优美,善于把读者带上天宇;然而,在谈及机器时,不时出现的技术用语、职业行话,加上精确的地理和历史陈说又让我们脱离不了现实。
1964年至1965年间,热拉尔·菲利普访问上海外国语学院,赠送了由他录製的《小王子》,上外法语专业师生无不为之倾倒。晚上熄灯后还能听到躲在帐子里模仿背诵的声音。译者当时也在其列,对《小王子》熟得几乎能背出来。1965年至1966年,译者在助教进修班学习一年。圣埃克苏佩里的《夜航》等被瑞士老师艾里克·维耶米埃选作精读课本。因此,译者一直想把它们翻译出来。但是,多少年过去了,译者却始终不敢动手,实在是因为原作者、的文笔太美了,那是散文诗,怕译不好。这里,我要感谢主编黄禄善教授和出版社给了我这个机会,使我得以实现这40年前的夙愿。
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于1900年6月29日出生在法国里昂一个旧贵族家庭。1904一年,他的父亲突然病故,撇下他的母亲和他们兄弟姐妹五人。安托万在外祖母的圣莫里斯的城堡里度过童年。古城堡神秘的氛围给小安托万的想像力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天地。从小接受的耶稣会学校的严格教育为他打下了扎实的文化基础,培养了他对文学和机械的兴趣。实际上,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一生的成就是他勇敢的冒险精神和踏实严谨的处世态度紧密结合的结果。他飞行在广阔无垠、神秘莫测的天宇中,却从不脱离他的大地。
当一名飞行员,翱翔在蓝天之上是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始终不渝的理想。
1920年,安托万进入巴黎艺术学院学习建筑,一年后,应徵入伍,进入斯特拉斯堡飞行中队。不取永生。
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文笔简洁,言简意赅,描述时其语言像散文诗似的优美,善于把读者带上天宇;然而,在谈及机器时,不时出现的技术用语、职业行话,加上精确的地理和历史陈说又让我们脱离不了现实。
1964年至1965年间,热拉尔·菲利普访问上海外国语学院,赠送了由他录製的《小王子》,上外法语专业师生无不为之倾倒。晚上熄灯后还能听到躲在帐子里模仿背诵的声音。译者当时也在其列,对《小王子》熟得几乎能背出来。1965年至1966年,译者在助教进修班学习一年。圣埃克苏佩里的《夜航》等被瑞士老师艾里克·维耶米埃选作精读课本。因此,译者一直想把它们翻译出来。但是,多少年过去了,译者却始终不敢动手,实在是因为原作者、的文笔太美了,那是散文诗,怕译不好。这里,我要感谢主编黄禄善教授和出版社给了我这个机会,使我得以实现这40年前的夙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