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少年文学精选是在我社成长文库名着的基础上加以升级改造的产品,为畅销二十年的经典名着版本。这套丛书延续了成长文库高质量的精彩内容和精美插图,进一步添加了“名家导读”“读后感”“延伸阅读”等板块,让孩子能够更好地理解名着的精髓,积累文学常识,滋养心灵,提升写作。
基本介绍
- 书名:世界少年文学精选:神秘岛
- 出版社: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 页数:168页
- 开本:16
- 品牌:北京出版集团公司
- 作者:凡尔纳
- 出版日期:2014年6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530138984
内容简介
这次升级改版主要特点为:
1、保持原先高水準的文字质量和画图质量;
2、加入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儿童文学名家的解读;
3、在之前的特色板块延伸阅读后加入孩子们写的优秀的读后感,使之功能更完善;
作者简介
作者:(法)凡尔纳 改编:王洪涛
凡尔纳,本名儒勒·凡尔纳(1828~1905)生于法国西部海港南特。法国小说家,科幻小说的开创者之一。他的父亲是位优秀的律师,一心希望凡尔纳能子承父业。凡尔纳在18岁时遵父嘱去巴黎攻读法律,但他对法律毫无兴趣,却爱上了文学和戏剧。
1863年,凡尔纳开始发表科学幻想冒险小说,以总名称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奇异的漫游》一举成名。代表作为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
凡尔纳被人们称讚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凡尔纳逝世时,人们对他作了恰如其分的评价:“他既是科学家中的文学家,又是文学家中的科学家。”凡尔纳正是把科学与文学巧妙结合的大师。
凡尔纳,本名儒勒·凡尔纳(1828~1905)生于法国西部海港南特。法国小说家,科幻小说的开创者之一。他的父亲是位优秀的律师,一心希望凡尔纳能子承父业。凡尔纳在18岁时遵父嘱去巴黎攻读法律,但他对法律毫无兴趣,却爱上了文学和戏剧。
1863年,凡尔纳开始发表科学幻想冒险小说,以总名称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奇异的漫游》一举成名。代表作为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
凡尔纳被人们称讚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凡尔纳逝世时,人们对他作了恰如其分的评价:“他既是科学家中的文学家,又是文学家中的科学家。”凡尔纳正是把科学与文学巧妙结合的大师。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落难荒岛
第二章 海岛上的新生活
第三章 花岗石宫
第四章 奇遇
第五章 营建家园
第六章 陌生人
第七章 海盗船来了
第八章 肃清海盗
第九章 尼摩船长
读后感
阅读笔记
第二章 海岛上的新生活
第三章 花岗石宫
第四章 奇遇
第五章 营建家园
第六章 陌生人
第七章 海盗船来了
第八章 肃清海盗
第九章 尼摩船长
读后感
阅读笔记
文摘
半小时后,他们离陆地只有一英里了,但是气球只有上层还剩下一些气体。不久,他们半个身子都浸入海里了,他们已经到了离陆地不远的地方,突然一个巨浪打过来,气球一下子又升了起来,一直升到一千五百英尺的上空,然后慢慢往下降。两分钟以后,它降落在一个沙滩上。乘客们互相帮忙,解开绳索,从网眼里脱出身来。空空的气球被风一吹,像一只大鸟一样消失在空中了。
吊篮里本来有五个人、一只狗,可是在着陆的时候却只剩下四个人了,失蹤的一个人和狗一定是被海浪卷到海里了。其余四个人发觉少了一个伙伴,齐声喊道:“我们要救他!一定要救他!”
这几个被大风抛到海岸上的人,可不是什幺气球飞行员,也不是飞行爱好者,而是一群逃跑的战俘。他们逃脱的经过是这样的:
1865年2月,正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格兰特将军率领北方军队围攻里奇蒙,几次都没成功,他手下的几名军官反而落到敌人的手里,被囚禁在城中。其中最有名的一个,是联邦参谋部的赛勒斯·史密斯上尉。他是麻萨诸塞州人,一位学识渊博的工程师。在战争期间,他负责管理重要的铁路。他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北方人,大约四十五岁,瘦骨嶙峋,短头髮和小鬍子都已经灰白了。他是心灵手巧的工程师,也是很有思想的活动家。他热情乐观,什幺事都难不倒他,在紧要关头总能保持清醒的头脑。赛勒斯·史密斯参加过南北战争的各场战役,勇猛善战,深得格兰特将军的赏识。但不幸的是,史密斯在里奇蒙战场上受伤被俘。
和史密斯一同被俘的,还有一位重要人物,就是(《纽约先驱报》的通讯记者吉丁·史佩莱,他是北军的战地记者。
吉丁·史佩莱也是一位有名的人物,他是一流的记者,精明强干、反应敏捷,不怕劳累,也不怕危险,什幺困难也不能使他退缩。他参加过南北战争中的各次战役,每次都在最前方,一手拿枪,一手拿笔;他的每一篇报导都很简短明确、一语中的。
吉丁·史佩莱身材高大,四十多岁,脸上长着淡红色的鬍子,眼光坚定活泼,善于观察一切事物。他体格健壮,能够经受风吹雨打,就像一根折不断的钢筋。
史密斯被押送到里奇蒙后,认识了史佩莱。两人一见面就建立了友谊。不久以后,他们就有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逃回格兰特的军中,为了联邦统一併肩战斗。他们虽然能够自由地在市镇里溜达,但里奇蒙戒备严密,逃脱似乎是不可能的。
在关押期间,史密斯遇到了一个从前的僕人。他是一个对史密斯很忠诚的黑人,他的父母都是奴隶。史密斯极度反对奴隶制,因此早就给他自由了。这个黑人虽然自由了,可还是不愿意离开主人。他大约三十岁,健壮、活泼、聪明、温顺,有时还有点天真。他的名字叫做纳布·查得那索,但他习惯了别人简称他为纳布。
纳布听说主人被俘后,毫不犹豫地离开麻萨诸塞,赶到里奇蒙,凭着他的机智,冒着生命危险,终于潜入城里。史密斯和纳布再次见面,真是难以形容的高兴!当然,纳布虽然能够进城,但想再溜出去就很难了,除非碰到特别的机会。
围困还在继续着。里奇蒙被北军包围后,里奇蒙的总督很想和远方的南军取得联繫。一个叫福斯特的人建议利用氢气球飞过包围线,到达其他南军的兵营。
总督批准了这个计画。一只氢气球很快造成了,专供福斯特使用。总督还给他派了五个助手,配备了武器和乾粮。氢气球原定在3月18日起航,但是因为遇到大风暴,过了两天还没敢起飞。
20日早上,暴风更加猛烈,氢气球起航更不可能了。那天,工程师史密斯走在大街上,被一个陌生人喊住了。这是一名水手,叫潘克洛夫,年纪大约三四十岁,体格强壮,皮肤黝黑,眼睛炯炯发光,非常英俊。潘克洛夫是美国的北方人,参加过各种探险。他是一个勇猛的家伙,什幺也吓不倒他。他带着一个男孩,名叫赫伯特,是从前一个船长的遗孤,才十五岁,潘克洛夫对他像亲生儿子一样。里奇蒙被围住以后,潘克洛夫想尽法子要逃出去。他听说过史密斯的大名,而且断定这个人也很苦闷。因此,这一天他毫不犹豫地向工程师招呼说:“史密斯先生,您在里奇蒙待够了吗?”
史密斯呆呆地看着他,对方又低声说:“先生,你想过逃跑吗?”
“什幺时候?”工程师连忙问,他确信对方是一个诚实的人。
“你是谁?”工程师又问。潘克洛夫自我介绍了一下。
“那幺,”史密斯说,“你有什幺法子逃跑昵?”
“用那只气球……”
水手的话还没有说完,工程师就明白了。他抓住潘克洛夫的手,把他拉到自己的住处。在那里,潘克洛夫说出了他的计画。史密斯一言不发,倾听着水手的讲话。机会终于来了!这个计画是可行的,但也非常危险。
“我不止一个人!”史密斯最后说。
“你们还有几个人?”水手问。
“两个人。我的朋友史佩莱和我的僕人纳布。”
“那就是三个人,”潘克洛夫说,“加上赫伯特和我,一共五个人。气球能载六个人……”
“那好,我们就按你说的做吧。”史密斯坚定地说。他们约定晚上十点钟集合。P4-6
吊篮里本来有五个人、一只狗,可是在着陆的时候却只剩下四个人了,失蹤的一个人和狗一定是被海浪卷到海里了。其余四个人发觉少了一个伙伴,齐声喊道:“我们要救他!一定要救他!”
这几个被大风抛到海岸上的人,可不是什幺气球飞行员,也不是飞行爱好者,而是一群逃跑的战俘。他们逃脱的经过是这样的:
1865年2月,正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格兰特将军率领北方军队围攻里奇蒙,几次都没成功,他手下的几名军官反而落到敌人的手里,被囚禁在城中。其中最有名的一个,是联邦参谋部的赛勒斯·史密斯上尉。他是麻萨诸塞州人,一位学识渊博的工程师。在战争期间,他负责管理重要的铁路。他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北方人,大约四十五岁,瘦骨嶙峋,短头髮和小鬍子都已经灰白了。他是心灵手巧的工程师,也是很有思想的活动家。他热情乐观,什幺事都难不倒他,在紧要关头总能保持清醒的头脑。赛勒斯·史密斯参加过南北战争的各场战役,勇猛善战,深得格兰特将军的赏识。但不幸的是,史密斯在里奇蒙战场上受伤被俘。
和史密斯一同被俘的,还有一位重要人物,就是(《纽约先驱报》的通讯记者吉丁·史佩莱,他是北军的战地记者。
吉丁·史佩莱也是一位有名的人物,他是一流的记者,精明强干、反应敏捷,不怕劳累,也不怕危险,什幺困难也不能使他退缩。他参加过南北战争中的各次战役,每次都在最前方,一手拿枪,一手拿笔;他的每一篇报导都很简短明确、一语中的。
吉丁·史佩莱身材高大,四十多岁,脸上长着淡红色的鬍子,眼光坚定活泼,善于观察一切事物。他体格健壮,能够经受风吹雨打,就像一根折不断的钢筋。
史密斯被押送到里奇蒙后,认识了史佩莱。两人一见面就建立了友谊。不久以后,他们就有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逃回格兰特的军中,为了联邦统一併肩战斗。他们虽然能够自由地在市镇里溜达,但里奇蒙戒备严密,逃脱似乎是不可能的。
在关押期间,史密斯遇到了一个从前的僕人。他是一个对史密斯很忠诚的黑人,他的父母都是奴隶。史密斯极度反对奴隶制,因此早就给他自由了。这个黑人虽然自由了,可还是不愿意离开主人。他大约三十岁,健壮、活泼、聪明、温顺,有时还有点天真。他的名字叫做纳布·查得那索,但他习惯了别人简称他为纳布。
纳布听说主人被俘后,毫不犹豫地离开麻萨诸塞,赶到里奇蒙,凭着他的机智,冒着生命危险,终于潜入城里。史密斯和纳布再次见面,真是难以形容的高兴!当然,纳布虽然能够进城,但想再溜出去就很难了,除非碰到特别的机会。
围困还在继续着。里奇蒙被北军包围后,里奇蒙的总督很想和远方的南军取得联繫。一个叫福斯特的人建议利用氢气球飞过包围线,到达其他南军的兵营。
总督批准了这个计画。一只氢气球很快造成了,专供福斯特使用。总督还给他派了五个助手,配备了武器和乾粮。氢气球原定在3月18日起航,但是因为遇到大风暴,过了两天还没敢起飞。
20日早上,暴风更加猛烈,氢气球起航更不可能了。那天,工程师史密斯走在大街上,被一个陌生人喊住了。这是一名水手,叫潘克洛夫,年纪大约三四十岁,体格强壮,皮肤黝黑,眼睛炯炯发光,非常英俊。潘克洛夫是美国的北方人,参加过各种探险。他是一个勇猛的家伙,什幺也吓不倒他。他带着一个男孩,名叫赫伯特,是从前一个船长的遗孤,才十五岁,潘克洛夫对他像亲生儿子一样。里奇蒙被围住以后,潘克洛夫想尽法子要逃出去。他听说过史密斯的大名,而且断定这个人也很苦闷。因此,这一天他毫不犹豫地向工程师招呼说:“史密斯先生,您在里奇蒙待够了吗?”
史密斯呆呆地看着他,对方又低声说:“先生,你想过逃跑吗?”
“什幺时候?”工程师连忙问,他确信对方是一个诚实的人。
“你是谁?”工程师又问。潘克洛夫自我介绍了一下。
“那幺,”史密斯说,“你有什幺法子逃跑昵?”
“用那只气球……”
水手的话还没有说完,工程师就明白了。他抓住潘克洛夫的手,把他拉到自己的住处。在那里,潘克洛夫说出了他的计画。史密斯一言不发,倾听着水手的讲话。机会终于来了!这个计画是可行的,但也非常危险。
“我不止一个人!”史密斯最后说。
“你们还有几个人?”水手问。
“两个人。我的朋友史佩莱和我的僕人纳布。”
“那就是三个人,”潘克洛夫说,“加上赫伯特和我,一共五个人。气球能载六个人……”
“那好,我们就按你说的做吧。”史密斯坚定地说。他们约定晚上十点钟集合。P4-6
序言
世界上的经典作品,都是沉甸甸的,它们是经过岁月磨砺而沉澱下来的作品,是经过时间检验而存留下来的作品。大浪淘沙,江水滔滔,留下来的就是闪闪发光的金子。当我们面对这个世界的书山书海,当我们走进眼花缭乱而又令人喘不过气来的书店的时候,我们会有一点迷茫,会有一点忧伤。我们也许会有一点点惊讶:这个世界的书真是太多太多了。但当我们冷静下来的时候,另一个声音会告诉我们:这个世界的好书的确是太少太少了。
任何一个没有阅读经验的人,都不会懂得多与少的辩证关係。任何一个没有鉴赏能力的人,都不会懂得该如何去选择最好的书。但一个基本的常识会帮助我们按图索骥,去寻找到我们所需要的和最好的书籍,那就是去阅读经典。这是最可靠的最实用的阅读经验。而经验,则是一代一代人智慧和心血的结晶。这些质地高贵的经典,传承的就是我们人类宝贵的经验。
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会让人终身受益。但我们必须承认读书人与不读书人就是不一样,这从气质上便可看出。读书人的气质是读书人的气质,这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成就的。有些人,就造物主创造了他们这些毛坯而言,是毫无魅力的,甚至是丑的,然而,读书生涯居然使他们获得了新生。依然还是从前的身材与面孔,却有了一种比身材、面孔贵重得多的叫“气质”的东西。读书不仅可以培养人良好的气质,而且也能让人长精神。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靠的就是精、气、神的支撑,而那些好书就是源源不断提供精、气、神营养的所在。
读书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令人心旷神怡的部分。我们在书的世界中流连,在书的世界中陶醉,在书的世界中静听自己生长的拔节声。书还给了我们抚慰,给了我们安宁。我们在与书的对话中释放了学习压力、生活压力所带来的忧郁与苦闷。书成了我们的良师益友,成了可以与之窃窃私语的知音。在阅读中,我们获得了更多关于这个世界的精义、神髓与真谛。
一本好书,就是一轮太阳。一千本好书,就是一千轮太阳。灿烂千阳,会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也会让这个世界所有的秘密在我们面前一览无余地展开。
任何一个没有阅读经验的人,都不会懂得多与少的辩证关係。任何一个没有鉴赏能力的人,都不会懂得该如何去选择最好的书。但一个基本的常识会帮助我们按图索骥,去寻找到我们所需要的和最好的书籍,那就是去阅读经典。这是最可靠的最实用的阅读经验。而经验,则是一代一代人智慧和心血的结晶。这些质地高贵的经典,传承的就是我们人类宝贵的经验。
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会让人终身受益。但我们必须承认读书人与不读书人就是不一样,这从气质上便可看出。读书人的气质是读书人的气质,这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成就的。有些人,就造物主创造了他们这些毛坯而言,是毫无魅力的,甚至是丑的,然而,读书生涯居然使他们获得了新生。依然还是从前的身材与面孔,却有了一种比身材、面孔贵重得多的叫“气质”的东西。读书不仅可以培养人良好的气质,而且也能让人长精神。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靠的就是精、气、神的支撑,而那些好书就是源源不断提供精、气、神营养的所在。
读书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令人心旷神怡的部分。我们在书的世界中流连,在书的世界中陶醉,在书的世界中静听自己生长的拔节声。书还给了我们抚慰,给了我们安宁。我们在与书的对话中释放了学习压力、生活压力所带来的忧郁与苦闷。书成了我们的良师益友,成了可以与之窃窃私语的知音。在阅读中,我们获得了更多关于这个世界的精义、神髓与真谛。
一本好书,就是一轮太阳。一千本好书,就是一千轮太阳。灿烂千阳,会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也会让这个世界所有的秘密在我们面前一览无余地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