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世界大战》由美国着名导演史蒂芬·史匹柏执导,达科塔·范宁、汤姆·克鲁斯、蒂姆·罗宾斯和摩根·弗里曼等联袂出演。影片2005年6月29日北美上映。
电影中汤姆·克鲁斯和小童星达科塔·范宁饰演一对父女,讲述汤姆·克鲁斯饰演的雷·弗瑞是个游手好闲的父亲,而当外星人侵入地球后,雷·弗瑞担当起父亲的义务,帮助女儿瑞秋·弗瑞在绝境中求生。
基本介绍
- 导演:史蒂文·史匹柏
- 编剧:大卫·凯普、乔希·弗莱德
- 主演:达科塔·范宁,汤姆·克鲁斯,蒂姆·罗宾斯,摩根·弗里曼,贾斯汀·查特文,米兰达·奥托,大卫·阿伦·伯施理,詹姆斯·杜蒙特,哥伦布·绍特
- 製片人:凯瑟琳·甘迺迪
- 出品公司:联美电影公司
- 中文名:《世界大战》
- 外文名:《War of the worlds》
- 其它译名:《世界之战 宇宙战争》
- 发行公司:派拉蒙电影公司
- 製片地区:美国
- 製片成本:1.2亿美元
- 类型:动作,科幻,惊悚,战争
- 片长:116分钟
- 上映时间:2005年8月11日(中国大陆)
- 分级:PG-13(科幻暴力恐怖场面)
- 对白语言:英语、国语(公映版)
- 色彩:彩色
电影剧情
雷·费瑞尔(汤姆·克鲁斯饰)是一个码头工人,年纪还行、喜欢飈车、有些傲慢、还是位游手好闲的糟糕父亲,他工作就是在码头操纵起重机为轮船装卸货柜。为了他生了一儿一女的妻子玛丽,实在受不了雷无所事事、不负责任的生活态度,终于和他分道扬镳。
雷对于妻子的离去只知道怨天尤人,依然老是忽略自己的儿女。不过这个周末由于有事,前妻不得不把孩子送来让雷照顾。不同以往的是天空突然阴云密布,几道闪电屡次击中街道,似乎有什幺怪事即将发生。费瑞尔觉察到闪电有点不同寻常,但他不知道,一场毁天灭地的灾难即将来临。突然一辆坠入地下的外星战车从马路中一跃而起,小镇顿时乱作一团。
危难关头,平日缺少责任感的雷,突然显现出一个父亲的本能,他不顾自己的安危,带着孩子拚命逃难,在逃亡的路上,雷竭尽全力保护自己的一对儿女。在整个世界陷入外星怪物军队大举袭击地球的恐慌时,他们躲到了山坡上的一家农舍,一位神秘人把他们带到老房子的地下室里,但出人意料的是,原来外星人并不是他们所面临的惟一威胁。
外星人比地球人更为发达,状似章鱼,体大如熊象。他们的武器能发射出热线和黑烟,热线过处留下死亡与毁灭,黑烟起处城市顿成废墟。由于他们的武器拥有防护措施,地球上的枪炮炸药对他们都无济于事,一支美国装甲部队虽然与他们英勇奋战,结果还是被消灭。
外星人以分裂的方式繁衍后代。他们不饮不食也不会消化,靠把捕获的地球人的血液直接注入血管而生存。正当他们所向披靡,即将把整个世界夷为平地的时候,他们却不战而败。原来他们对地球上的病菌没有免疫能力,因而一批一批地死去。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配音 | 备注 |
---|---|---|---|
雷·费瑞尔 | 汤姆·克鲁斯 | 陆揆 | ---- |
瑞秋 | 达科塔·范宁 | ---- | ---- |
哈兰·奥格威 | 蒂姆·罗宾斯 | ---- | ---- |
旁白声音 | 摩根·弗里曼 | ---- | ---- |
罗比 | 贾斯汀·查特文 | ---- | ---- |
玛丽 | 米兰达·奥图 | ---- | ---- |
文森特 | 瑞克·冈萨雷斯 | ---- | ---- |
酒保 | 丽萨·安·沃尔特 | ---- | ---- |
提姆 | 大卫·阿伦·伯施理 | ---- | ---- |
国民警卫队队员 | 丹尼尔·弗兰泽兹 | ---- | ---- |
好心的父亲 | 詹姆斯·杜蒙特 | ---- | ---- |
士兵1 | 特拉维斯·阿龙 | ---- | ---- |
士兵2 | 哥伦布·绍特 | ---- | ---- |
难民(客串) | 米夏琳娜·阿尔门多 | ---- | ---- |
祖父 | 吉恩·巴瑞 | ---- | ---- |
无家可归的人 | 罗伯特·奥康纳 | ---- | ---- |
职员表
製作人 | 原着 | 导演 | 副导演(助理) | 编剧 | 摄影 | 配乐 | 剪辑 | 选角导演 | 艺术指导 | 美术设计 | 服装设计 | 视觉特效 | 布景师 |
---|---|---|---|---|---|---|---|---|---|---|---|---|---|
凯瑟琳·甘迺迪 波拉·华格纳 科林·威尔逊 Damian Collier | H·G·威尔斯 | 史蒂文·史匹柏 | Velvet Andrews-Smith 维克·阿姆斯特朗 David Catalano Jane Ferguson Greg Gilman Eric Richard Lasko Craig Miller Jenny Nolan Timothy R. Price | 大卫·凯普 乔什·弗莱德曼 | 贾努兹·卡明斯基 | 约翰·威廉士 | 麦可·卡恩 | Terri Taylor 黛布拉·赞恩 | 瑞克·卡特 | 安得烈·孟席斯 Norman Newberry Tony Fanning Doug J. Meerdink | 乔安娜·约翰斯顿 | 马修·格拉泽纳 帕布罗·海尔曼 Edward Hirsh Ian Hunter Kim Libreri 丹尼尔·穆伦 Ricardo Ramos | 安妮·库尔基安 |
演职员表参考来源
角色演员介绍
- 雷·费瑞尔演员:汤姆·克鲁斯是一个码头工人,年纪轻轻、喜欢飈车、有些傲慢、还是位游手好闲的糟糕父亲,他的工作就是在码头操纵起重机为轮船装卸货柜。在外星人袭击时,缺少责任感的雷,突然显现出一个父亲的本能,他不顾自己的安危,带着孩子拚命逃难。
- 瑞秋演员:达科塔·范宁雷的女儿,也是雷的贴心棉袄,与雷沟通最多的家庭成员。
- 罗比演员:贾斯汀·查特文雷的儿子,正处于叛逆期,对父亲雷十分反感,甚至不顾雷的反对,毅然临时参军对抗外星人。
- 玛丽演员:米兰达·奥图雷的妻子,为了他生了一儿一女,实在受不了雷无所事事、不负责任的生活态度,终于和他分道扬镳。
角色演员介绍参考来源
音乐原声
曲目 | 专辑资料 | |
---|---|---|
Prologue | The Ferry Scene | ![]() |
Ray And Rachel | Reaching The Country | |
Escape From The City | The Intersection Scene | |
Refugee Status | The Attack On The Car | |
Probing The Basement | The Return To Boston | |
The Separation Of The Family | Escape From The Basket | |
The Confrontation With Ogilvy | The Reunion | 作曲者:约翰·威廉士 |
Epilogue | 发行日期:2005年06月28日 |
幕后花絮
- 服装设计师乔安娜·约翰斯顿(Joanna Johnston)为克鲁斯製做了60件皮夹克,以体现出夹克在逃亡过程中受到的不同程度的磨损。
- 在拍摄山坡上军队同外星人交战的场景时,维基尼亚州的国民警卫队参加了拍摄。
- 波音747客机残骸的场景是在环球公司的外景场地拍摄的,剧组确实买了架废弃的747,将其解体,布置好现场之后还要在周围搭建建筑物的布景。
- 剧组确实在河中毁掉了一艘长168英尺、重达数千吨的轮船。
- 根据製片公司内部透露,本片有可能会成为一个三部曲科幻系列的第一部,一旦本片赢利,其他两部的拍摄将立即开始。
- 本片的拍摄时间只有72天,为了能够及时完成500个CGI特效製作,史匹柏在拍摄前期就将所有大场面镜头完成,以便让特效师为这些镜头製作特效。
- 在本片预告片中,使用了一段解说影片背景的话外音,这段解说词来源于原着小说,唯一的变化就是把19世纪改成了21世纪。
- 影片在新泽西拍摄时,当地居民排队请汤姆·克鲁斯签名,克鲁斯的要求是人们不能推挤,一旦违反这一规定他将立刻停止,结果在一名女士在队伍中推挤时,克鲁斯立刻起身离开。
- 当影片在一条小河上拍摄时,剧组使用了两个人体模特代替真人放入水中拍摄,结果这几个模特在拍摄后未能找回,当地警方特此发出通告。
- 汤姆·克鲁斯将自己的一部巨型咖啡机搬到了片场,以便为剧组的工作人员免费提供热咖啡。
- 米兰达·奥图曾因怀孕而拒绝出演本片,但史匹柏执意邀请她来出演,并相应的改动了剧本。
- 蒂姆·罗宾斯扮演的角色集威尔斯原着中的三个人物于一身。
- 影片中很少出现全景镜头,大多都是以人物的视角拍摄的。
- 片头出现的生物是草履虫。
获奖记录
时间 | 名称 | 奖项 | 种类 | 得奖者 |
---|---|---|---|---|
2006年 | 奥斯卡金像奖 | 最佳音效剪辑 | 提名 | 安迪·尼尔森 |
最佳音效剪辑 | 理察·金 | |||
最佳视觉效果 | 丹尼斯·穆伦 | |||
2006年 | 土星奖 | 最佳年轻演员 | 获奖 | 达科塔·范宁 |
最佳男主角 | 提名 | 汤姆·克鲁斯 | ||
最佳导演 | 史蒂文·史匹柏 | |||
最佳编剧 | 大卫·凯普 | |||
最佳特效 | 丹尼斯·穆伦 | |||
最佳配乐 | 约翰·威廉士 | |||
最佳科幻电影 | 全体剧组 |
幕后製作
创作背景
影片改编于科幻小说大师H·G·威尔斯出版于1898年的同名小说《世界大战》,小说讲述了外星人侵略地球的恐怖经历,这个描述地球被外星人攻击、渺小的人类像蝼蚁一般不堪一击的可怕故事成为了一代文学经典。小说不仅以天马行空的想像力而着称,其中对现代武器的準确预言更是令人叹为观止。1938年根据小说改编的广播剧曾在美国造成恐慌,而后在1953年这部小说首次被搬上大银幕,但由于当时拍摄技术的局限,影片在表现力上未免力不从心,于是导演史匹柏有了翻拍小说的想法。
后期製作
由于影片的后期製作时间有限,很多特效镜头是在拍摄期间同步完成的,剧组在外景地拍摄之后,立即送交到工作室,视效人员随即接手,加之东、西海岸同时作业,影片的製作进度遥遥领先于预期计画。史匹柏亲自参与了外星人及其杀人机器和相关环境的设计工作。在众多优秀艺术家的协力打造下,2、30种外星人的设计方案应运而生。虽然威尔斯的原着中已经详细描写了外星人杀人机器的外形,但时间已经跨越了一个多世纪,史匹柏希望能够增加机器的慑人指数,以让观众从外形上就能感知外星人的兇险和残暴。
製作发行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 |
---|---|
日本 | 2005年6月13日(东京)(首映) |
德国 | 2005年6月14日(柏林)(首映) |
法国 | 2005年6月17日(马赛)(首映) |
英国 | 2005年6月19日(伦敦)(首映) |
西班牙 | 2005年6月21日(马德里)(首映) |
美国 | 2005年6月23日(纽约市,纽约)(首映) |
马其顿共和国 | 2005年6月27日(斯科普里)(首映) |
荷兰 | 2005年6月27日(阿姆斯特丹)(首映) |
美国 | 2005年6月27日(洛杉矶,加州)(首映) |
科威特 | 2005年6月28日 |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亚美尼亚、阿根廷、奥地利、澳大利亚、保加利亚、巴林、巴西、白俄罗斯、加拿大、智利、赛普勒斯、捷克共和国、德国、丹麦、埃及、西班牙、芬兰、乔治亚、希腊、中国香港、克罗地亚、匈牙利、冰岛、义大利、日本、哈萨克斯坦、墨西哥、马来西亚、荷兰、挪威、巴拿马、秘鲁、菲律宾、罗马尼亚、俄罗斯、瑞典、新加坡、斯洛维尼亚、泰国、中国台湾、乌克兰、美国 | 2005年6月29日 |
瑞士 | 2005年6月29日(法语区、德语区、义大利语区) |
黎巴嫩、斯洛伐克 | 2005年6月30日 |
爱沙尼亚、英国、爱尔兰、印度、土耳其、乌拉圭 | 2005年7月1日 |
比利时、法国 | 2005年7月6日 |
以色列 | 2005年7月7日(耶路撒冷电影节) |
韩国、葡萄牙 | 2005年7月7日 |
波兰、南非 | 2005年7月8日 |
中国大陆 | 2005年8月11日 |
(信息来源:)
影片评价
以外星人袭击地球、全人类面临灾难这种类型的科幻片早被好莱坞拍到不能再拍,可《世界大战》里至少保证不会出现以下俗套:没有显着的地标性建筑被毁灭,没有针对纽约不必要的攻击行动,没有画蛇添足的记者们假装知道发生了什幺,不会让政治家、科学家或者其他显要的人物担当影片主人公,没有军方要人拿着小棍子指指点点的镜头。《世界大战》就是关于一个平凡家庭面对“最兇残”的外星人,恐慌到极点的故事。(《迈阿密先驱报》评)
号称老斯“最黑暗科幻片”的《世界大战》打着平凡人物的“亲情牌”,动用数千人的军队,以一架波音747客机和一艘千吨巨轮为代价,展现人类面对成千上万“吸血三脚怪”袭击的疯狂大逃亡。动用了《辛德勒名单》的摄影师,《E.T》的视觉特效师,以一种崭新的模式来呈现《世界大战》。(《旧金山纪事报》评)
史提芬·史匹柏的《世界大战》是一部庞大的,令人恐惧的,生动的和有趣的电影,展现出另一种科幻片的风格。(《纽约杂誌》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