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鏽钢板表面光洁,有较高的可塑性、韧性和机械强度,耐酸、硷性气体、溶液和其他介质的腐蚀。它是一种不容易生鏽的合金钢,但不是绝对不生鏽。不鏽钢板是指耐大气、蒸汽和水等弱介质腐蚀的钢板,而耐酸钢板则是指耐酸、硷、盐等化学浸蚀性介质腐蚀的钢板。不鏽钢板自20世纪初问世,已有1个多世纪的历史。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不鏽钢板
- 外文名:stainless steel plate
- 特点:耐大气、蒸汽
- 分类:奥氏体不鏽钢板、马氏不鏽钢板等
- 特点:高温抗氧化性
简介
概述
不鏽钢板一般是不鏽钢板和耐酸钢板的总称。本世纪初问世,不鏽钢板的发展为现代工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不鏽钢板钢板种很多,性能各异,它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几大类。按组织结构分为奥氏体不鏽钢板、马氏不鏽钢板(包括沉澱硬化不鏽钢板)、铁素体不鏽钢板、和奥氏体加铁素体双相不鏽钢板等四大类?按钢板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或钢板中的一些特徵元素来分类,分为铬不鏽钢板、铬镍不鏽钢板、铬镍钼不鏽钢板以及低碳不鏽钢板、高钼不鏽钢板、高纯不鏽钢板等。按钢板的性能特点和用途分类,分为耐硝酸不鏽钢板、耐硫酸不鏽钢板、耐点蚀不鏽钢板、耐应力腐蚀不鏽钢板、高强不鏽钢板等。按钢板的功能特点分类,分为低温不鏽钢板、无磁不鏽钢板、易切削不鏽钢板、超塑性不鏽钢板等。现常用的分类方法是按钢板的组织结构特点和钢板的化学成分特点以及两者相结合的方法分类。一般分为马氏体不鏽钢板、铁素体不鏽钢板、奥氏体不鏽钢板、双相不鏽钢板和沉澱硬化型不鏽钢板等或分为铬不鏽钢板和镍不鏽钢板两大类。用途很广典型用途:纸浆和造纸用设备热交换器、机械设备、染色设备、胶片沖洗设备、管道、沿海区域建筑物外部用材等。
不鏽钢板表面光洁,有较高的塑性、韧性和机械强度,耐酸、硷性气体、溶液和其他介质的腐蚀。它是一种不容易生鏽的合金钢,但不是绝对不生鏽。
性能
耐腐蚀性
不鏽钢板具有与不稳定的镍铬合金304相似的抵挡一般腐蚀的能力。在碳化铬程度的温度範围中的长时间加热可能会影响合金321和347在恶劣的腐蚀介质中的。主要用于高温套用,高温套用要求材料有强的抗敏化性,以防止在较低温度的粒间腐蚀。
高温抗氧化性
不鏽钢板都具有高温抗氧化性,但是,氧化率会受暴露环境以及产品形态等固有因素的影响。
物理性能
金属的总传热係数除了取决于金属的导热係数外,还取决于其它因素。在大多数情况下,膜层散热係数、锈皮和金属的表面状况。不鏽钢能保持表面整洁,因此它的传热性比其它导热係数更高的金属更好。聊城三得利不鏽钢提供八、不鏽钢板的技术标準 不鏽钢板耐蚀性、弯曲加工性能和焊接部位韧性、以及焊接部位的冲压加工性能优良的高强度不鏽钢板及其製造方法。具体说是把含C:0.02%以下、N:0.02%以下、Cr:11%以上小于17%、适当含量的Si、Mn、P、S、Al、Ni,而且满足12≤Cr Mo 1.5Si≤17、1≤Ni 30(C N) 0.5(Mn Cu)≤4、Cr 0.5(Ni Cu) 3.3Mo≥16.0、0.006≤C N≤0.030的不鏽钢板加热到850~1250℃,然后进行以1℃/s以上的冷却速度冷却的热处理。这样可以成为含体积分数12%以上马氏体的组织、730MPa以上的高强度、耐蚀性和弯曲加工性能、焊接热影响区韧性优良的高强度不鏽钢板。再利用含Mo、B等,可以显着提高焊接部位的冲压加工性能。
氧气加煤气的火焰不能切割不鏽钢板是因为不鏽钢不易被氧化。
厚度标準
常用相关国家不鏽钢厚度公差标準比较
钢带厚度的允许偏差
1、中国国家标準(GB) 单位:mm
宽度 厚度 | 厚度允许偏差 | ||
较高精度(A) | 一般精度(B) | ||
>600~1000 | >1000~1250 | >600~1250 | |
0.05~0.10 | ---- | ---- | ---- |
>0.10~0.15 | ---- | ---- | ---- |
>0.15~0.25 | ---- | ---- | ---- |
>0.25~0.45 | ±0.040 | ±0.040 | ±0.040 |
>0.45~0.65 | ±0.040 | ±0.040 | ±0.050 |
>0.65~0.90 | ±0.050 | ±0.050 | ±0.060 |
>0.90~1.20 | ±0.050 | ±0.060 | ±0.080 |
>1.20~1.50 | ±0.060 | ±0.070 | ±0.110 |
>1.50~1.80 | ±0.070 | ±0.080 | ±0.120 |
>1.80~2.00 | ±0.090 | ±0.100 | ±0.130 |
>2.00~2.30 | ±0.100 | ±0.110 | ±0.140 |
>2.30~2.50 | ±0.100 | ±0.110 | ±0.140 |
>2.50~3.10 | ±0.110 | ±0.120 | ±0.160 |
>3.10~<4.00 | ±0.120 | ±0.130 | ±0.180 |
2、日本工业标準
厚度 | 宽度 | |
<1250 | ≥1250~<1600 | |
≥0.30~<0.60 | ±0.05 | ±0.06 |
≥0.60~<0.80 | ±0.07 | ±0.09 |
≥0.80~<1.00 | ±0.09 | ±0.10 |
≥1.00~<1.25 | ±0.10 | ±0.12 |
≥1.25~<1.60 | ±0.12 | ±0.15 |
≥1.60~<2.00 | ±0.15 | ±0.17 |
≥2.00~<2.50 | ±0.17 | ±0.20 |
≥2.50~<3.15 | ±0.22 | ±0.25 |
≥3.15~<4.00 | ±0.25 | ±0.30 |
≥4.00~<5.00 | ±0.35 | ±0.40 |
≥5.00~<6.00 | ±0.40 | ±0.45 |
≥6.00~<7.00 | ±0.50 | ±0.50 |
3、美国材料协会标準(ASTM)标準
厚度 | 允许偏差 | 宽度 | ||
上 | 下 | ≤1000 | >1000~≤1300 | |
0.10 | 0.03 | 0.03 | ||
0.15 | 0.04 | 0.04 | ||
0.20 | 0.05 | 0.05 | ||
0.25 | 0.05 | 0.05 | ||
0.30 | 0.03 | --- | ||
0.40 | 0.04 | 0.04 | ||
0.50 | 0.08 | 0.08 | ||
0.50 | 0.045 | 0.05 | ||
0.60 | 0.05 | 0.05 | ||
0.75 | 0.10 | 0.10 | ||
0.80 | 0.05 | 0.05 | ||
1.00 | 0.13 | 0.13 | ||
1.00 | 0.055 | 0.06 | ||
1.20 | 0.08 | 0.08 | ||
1.25 | 0.13 | 0.13 | ||
1.50 | 0.08 | 0.08 | ||
1.75 | 0.15 | 0.15 | ||
2.00 | 0.18 | 0.18 | ||
2.00 | 0.10 | 0.10 | ||
2.25 | 0.20 | 0.20 | ||
2.50 | 0.23 | 0.23 | ||
2.50 | 0.10 | 0.11 | ||
2.75 | 0.25 | 0.25 | ||
3.00 | 0.25 | 0.25 | ||
3.00 | 0.13 | 0.13 | ||
3.25 | 0.30 | 0.30 | ||
3.50 | 0.30 | 0.30 | ||
3.75 | 0.36 | 0.36 | ||
4.00 | 0.36 | 0.36 | ||
4.00 | 0.17 | 0.17 | ||
4.99 | 0.36 | 0.36 | ||
5.00 | 0.17 | 0.17 | ||
6.00 | 0.17 | 0.20 | ||
8.00 | 0.17 | 0.22 |
元素作用
碳 (C):1. 提高刀刃抗变形能力和抗张强度;2. 增强硬度,提高抗磨损能力。
铬(Cr):1. 增强硬度,抗张强度和韧性;2. 防磨损和腐蚀。
铬(Cr):1. 增强硬度,抗张强度和韧性;2. 防磨损和腐蚀。
钴(Co):1. 增大硬度和力度,使之可以承受高温淬火;2. 在更複杂的合金中用来加强其他元素的某些个体特性。
铜(Cu):1. 增强抗腐蚀能力;2. 增强抗磨损能力。
锰(Mn):1. 增大可淬性,抗磨损力和抗张强度;2. 从熔化的金属中以分离氧化和分离汽化作用带走氧;3. 大量加入时,增强硬度,但提高脆性。
钼(Mo):1.增强力度,硬度,可淬性和韧性;2. 改善机械加工性和抗腐蚀能力。
镍(Ni) :1. 增强力度,硬度和抗腐蚀能力。
磷(P) :增强力度,机械加工性和硬度。
2. 浓度过大时易脆裂
硅(Si):1. 增强延展性;2. 增大抗张强度;3. 从熔化的金属中以分离氧化和分离汽化作用带走氧。
硫(S) :少量使用可改善机械加工性。
钨(W):增大力度,硬度和韧性。
钒(V) :增大力度,硬度和抗震能力。
铜(Cu):1. 增强抗腐蚀能力;2. 增强抗磨损能力。
锰(Mn):1. 增大可淬性,抗磨损力和抗张强度;2. 从熔化的金属中以分离氧化和分离汽化作用带走氧;3. 大量加入时,增强硬度,但提高脆性。
钼(Mo):1.增强力度,硬度,可淬性和韧性;2. 改善机械加工性和抗腐蚀能力。
镍(Ni) :1. 增强力度,硬度和抗腐蚀能力。
磷(P) :增强力度,机械加工性和硬度。
2. 浓度过大时易脆裂
硅(Si):1. 增强延展性;2. 增大抗张强度;3. 从熔化的金属中以分离氧化和分离汽化作用带走氧。
硫(S) :少量使用可改善机械加工性。
钨(W):增大力度,硬度和韧性。
钒(V) :增大力度,硬度和抗震能力。
腐蚀条件
1. 不鏽钢表面存积着含有其他金属元素的粉尘或异类金属颗粒的附着物,在潮湿的空气中,附着物与不鏽钢间的冷凝水,将二者连成一个微电池,引发了电化学反应,保护膜受到破坏,称之谓电化学腐蚀。
2. 不鏽钢表面粘附有机物汁液(如瓜菜、麵汤、痰等),在有水氧情况下,构成有机酸,长时间则有机酸对金属表面的腐蚀。
3. 不鏽钢表面粘附含有酸、硷、盐类物质(如装修墙壁的硷水、石灰水喷溅),引起局部腐蚀。
4. 在有污染的空气中(如含有大量硫化物、氧化碳、氧化氮的大气),遇冷凝水,形成硫酸、硝酸、醋酸液点,引起化学腐蚀以上情况均可造成不鏽钢表面防护膜的破坏引发鏽蚀。
2. 不鏽钢表面粘附有机物汁液(如瓜菜、麵汤、痰等),在有水氧情况下,构成有机酸,长时间则有机酸对金属表面的腐蚀。
3. 不鏽钢表面粘附含有酸、硷、盐类物质(如装修墙壁的硷水、石灰水喷溅),引起局部腐蚀。
4. 在有污染的空气中(如含有大量硫化物、氧化碳、氧化氮的大气),遇冷凝水,形成硫酸、硝酸、醋酸液点,引起化学腐蚀以上情况均可造成不鏽钢表面防护膜的破坏引发鏽蚀。
耐腐蚀
不鏽钢板的耐腐蚀性主要取决于它的合金成分(铬、镍、钛、硅、铝、锰、等)和内部的组织结构,起主要作用的是铬元素。铬具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能在钢表面形成钝化膜,使金属与外界隔离开来,保护钢板不被氧化,增加钢板的抗腐蚀能力。钝化膜破坏后,抗腐蚀性就下降。
标识方法
编号和表示方法
①用国际化学元素符号和本国的符号来表示化学成份,用阿拉伯字母来表示成份含量:
如:中国、俄国 12CrNi3A
②用固定位数数字来表示钢类系列或数字;如:美国、日本、300系、400系、200系。
③用拉丁字母和顺序组成序号,只表示用途。
国际不鏽钢标示方法
美国钢铁学会是用三位数字来标示各种标準级的可锻不鏽钢的。其中:
①奥氏体型不鏽钢用200和300系列的数字标示。
②铁素体和马氏体型不鏽钢用400系列的数字表示。例如,某些较普通的奥氏体不鏽钢是以201、 304、 316以及310为标记。
③铁素体不鏽钢是以430和446为标记,马氏体不鏽钢 是以410、420以及440C为标记,双相(奥氏体-铁素体)。
④不鏽钢、沉澱硬化不鏽钢以及含铁量低于50%的高合金通常是採用专利名称或商标命名。
选择要领
选择不鏽钢板要考虑使用操作条件,例如手工操作或自动操作,热压机的性能和类型,对压制材的质量要求如硬度、光泽等。还要考虑经济核算,每次新抛磨的钢板,要求能生产一缓质量的装饰板次数。
此外,选择钢板的最合理厚度时,应考虑其使用时间、质量、刚度,同时要考虑板材受压时的强度要求;热传导性能;压力的分布,压板的幅面规格。
如果钢板厚度不够,容易弯曲,势将影响装饰板生产。如果厚度过大,钢板过重,不仅增加钢板的成本,而且也会给操作上带来不必耍的困难。同时还要考虑不鏽钢板加工或使用时应留的余量。铜板的厚度没有绝对一致的,但力求在同一张钢板的厚度儘量一致,一般中等规格的锯板,厚度公差为0.05一o.15毫米。如要求过严,研磨费用也将随之增高。一般是抗张力大、坚硬度大构钢板,耐机械损害性能越大,使用耐久性较长,但研磨殛加工费用也比较高。
分类
按厚度
(1)薄板(0.2mm-4mm) (2)中板(4mm-20mm) (3)厚板(20mm-60mm) (4)特厚板(60-115mm)
按生产方法
(1)热轧钢板(2)冷轧钢板
按表面特徵
表面 | 特徵 | 製造法概要 | 用途 |
NO.1 | 银白色 无光泽 | 热轧到规定厚度 | 不需要有表面光泽的用途 |
NO.2D | 银白色 | 冷轧后进行热处理和酸洗 | 一般用材,深沖用材 |
NO.2B | 光泽强于NO.2D | NO.2D处理后,经过抛光辊进行最终一道轻度冷轧 | 一般用材 |
BA | 光亮如镜 | 无标準,但通常是光亮退火的表面加工,表面反射性很高。 | 建筑材料,厨房用具 |
NO.3 | 粗研磨 | 用100~200#(单位)的砥粒研磨带,进行研磨 | 建筑材料,厨房用具 |
NO.4 | 中间研磨 | 用150~180#砥粒研磨带进行研磨而获得的抛光表面 | 同上 |
NO.240 | 细研磨 | 用240#砥粒研磨带进行研削 | 厨房用具 |
NO.320 | 极细研磨 | 用320#砥粒研磨带进行研削 | 同上 |
NO.400 | 光泽接近于BA | 用400#抛光轮进行研削 | 一般用材,建筑用材,厨房用具 |
HL | 发纹研磨 | 适当粒子的材料进行发纹研削(150~240#)其砥粒很多 | 楼房,建筑用材 |
NO.7 | 接近于镜面研磨 | 用600#迴转抛光轮进行研磨 | 美术用,装饰用 |
NO.8 | 镜面研磨 | 镜子用抛光轮进行研磨 | 反光镜,装饰用 |
按用途
(1)桥樑钢板(2)锅炉钢板(3)造船钢板(4)装甲钢板(5)汽车钢板(6) 屋面钢板(7)结构钢板(8)电工钢板(硅钢片)(9)弹簧钢板(10)太阳能专用板 (海锐特钢)(11)其他二、普通及机械结构用钢板中常见的日本牌号。
按钢种组织
(1)奥氏体型(2)奥氏体-铁素体型(3)铁素体型(4)马氏体型、
JIS
日本钢材(JIS系列)的牌号中普通结构钢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表示材质,如: S (Steel)表示钢, F(Ferrum)表示铁;第二部分表示不同的形状、种类、用途,如P(Plate) 表示板, T(Tube)表示管,K(Kogu)表示工具;第三部分表示特徵数字,一般为最低抗拉强度。 如: SS400——第一个S表示钢(Steel),第二个S表示“结构”(Structure),400为下限抗拉强度400MPa,整体表示抗拉强度为400MPa的普通结构钢。
SPHC
SPHC——首位S为钢Steel的缩写,P为板Plate的缩写,H为热 Heat的缩写,C为商业 Commercial的缩写,整体表示一般用热轧钢板及钢带。
SPHD
SPHD——表示冲压用热轧钢板及钢带。
SPHE
SPHE——表示深沖用热轧钢板及钢带。
SPCC
SPCC——表示一般用冷轧碳素钢薄板及钢带,相当于中Q195A牌号。其中第三个字母C为冷Cold的缩写。需保证抗拉试验时,在牌号末尾加T为SPCCT。
SPCD
SPCD——表示冲压用冷轧碳素钢薄板及钢带,相当于中国08AL(13237)优质碳素结构钢。
SPCE
SPCE——表示深沖用冷轧碳素钢薄板及钢带,相当于中国08AL(5213)深沖钢。需保证非时效性时,在牌号末尾加N为SPCEN。 冷轧碳素钢薄板及钢带调质代号:退火状态为A,标準调质为S,1/8硬为8,1/4硬为4,1/2硬为2,硬为1。 表面加工代号:无光泽精轧为D,光亮精轧为B。SPCC-SD表示标準调质、无光泽精轧的一般用冷轧碳素薄板。再如SPCCT-SB表示标準调质、光亮加工,要求保证机械性能的冷轧碳素薄板。
JIS机械结构用钢牌号表示方法为:S+含碳量+字母代号(C、CK),其中含碳量用中间值×100表示,字母C:表示碳 K:表示渗碳用钢。如碳结卷板S20C其含碳量为0.18-0.23%。三、我国及日本硅钢片牌号表示方法。
中国牌号
(1)冷轧无取向硅钢带(片)表示方法:DW+铁损值(在频率为50HZ,波形为正弦的磁感峰值为1.5T的单位重量铁损值。)的100倍+厚度值的100倍。 如DW470-50 表示铁损值为4.7w/kg,厚度为0.5mm的冷轧无取向硅钢,现新型号表示为50W470。
(2)冷轧取向硅钢带(片)表示方法:DQ+铁损值(在频率为50HZ,波形为正弦的磁感峰值为1.7T的单位重量铁损值。)的100倍+厚度值的100倍。有时铁损值后加G表示高磁感。 如DQ133表示铁损值为1.33,厚度为0.3mm的冷轧取向硅钢带(片),现新型号表示为30Q133。
(3)热轧硅钢板热轧硅钢板用DR表示,按硅含量的多少分成低硅钢(含硅量≤2.8%)、高硅钢(含硅量> 2.8%)。 表示方法:DR+铁损值(用50HZ反覆磁化和按正弦形变化的磁感应强度最大值为1.5T时的单位重量铁损值)的100倍+厚度值的100倍。如DR510-50表示铁损值为5.1,厚度为0.5mm的热轧硅钢板。家用电器用热轧硅钢薄板的牌号用JDR+铁损值+厚度值来表示,如JDR540-50。
日本牌号
(1)冷轧无取向硅钢带由公称厚度(扩大100倍的值)+代号A+铁损保证值(将频率50HZ,最大磁通密度为1.5T时的铁损值扩大100倍后的值)。 如50A470表示厚度为0.5mm,铁损保证值为≤ 4.7的冷轧无取向硅钢带。
(2)冷轧取向硅钢带由公称厚度(扩大100倍的值)+代号G:表示普通材料,P:表示高取向性材料+铁损保证值(将频率50HZ,最大磁通密度为1.7T时的铁损值扩大100倍后的值)。如30G130 表示厚度为0.3mm,铁损保证值为≤1.3的冷轧取向硅钢带。聊城三得利不鏽钢提供四、电镀锡板和热镀锌板: 1、电镀锡板
电镀锡薄钢板和钢带,也称马口铁,种钢板(带)表面镀了锡,有很好的耐蚀性,且无毒,可用作罐头的包装材料,电缆内外护皮,仪表电讯零件,电筒等小五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