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辍是汉语辞彙,
拼音bù chuò,
释义:事物永不休止的一种发展状态
出处《论语·微子》。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不辍
- 拼音:bù chuò
- 释义:事物永不休止的一种发展状态
- 出处:《论语·微子》
词目
不辍
拼音
bù chuò
引证解释
形容:事物永不休止的一种发展状态。不停;不止;不绝。
《论语·微子》:“耰而不辍。”。”《庄子·秋水》:“孔子游于匡,宋人围之数帀,而弦歌不辍。”
《文选·张衡<东京赋>》:“鹹用纪宗存主,飨祀不辍。” 薛综注:“各四时祭祀,无止绝时。”
《后汉书·窦章传》:“居贫,蓬户蔬食,躬勤孝养,然讲读不辍。”
宋·朱弁《曲洧旧闻》卷七:敦复字德本,事亲孝,为吏廉,种学绩文,孜孜不辍,见书必传,其家所藏,往往皆是手自抄者。
《东观汉记·邓弘传》:“师事刘述,常在师门,布衣徒行,讲诵孜孜不辍。”
《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九回:“孔子绝粮三日,而弦歌不辍。”
清·蒲松龄 《聊斋志异·婴宁》:“有何喜,笑辄不辍?”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 康熙 间, 曹楝亭 为 江宁 织造,每出,拥八驺,必携书一本,观玩不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