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文选·诸葛亮〈出师表〉》。”临表涕零,不知所云。”《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作“不知所言”和《唐·刘禹锡·上杜司徒书》:“顾瞻门馆,惭恋交会;伏纸流涕,‘不知所云’。本为谦词,谓自己思绪紊乱,不知道说了些什幺。今天泛指言语混乱或空洞。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不知所云
- 外文名:bu zhi suo yun
- 出处:《出师表》
- 拼音:bù zhī suǒ yún
- 释义:形容感情激动;语无伦次。
- 近义词:吞吞吐吐、语无伦次
- 反义词: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成语解释
不知所云
发音:bù zhī suǒ yún
解释:云:说。原意是“说话人自己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幺”,现泛指言语紊乱、空泛。
成语典故
三国时,东吴杀了关羽,占了荆州。在与东吴作战中刘备大败,退回白帝城,又生起重病来,忙派人去成都请来诸葛亮,刘备对他说:“我的儿子如果能辅佐,你就辅佐他。如果不能辅佐,你可以自行取度。”说完,刘备就去世了。
这时的蜀汉内忧外患,困难重重,对外,诸葛亮主动与东吴和好,对内,发展生产,训练军队。几年后蜀汉恢复了元气,粮食充足,兵强马壮。当时蜀汉南部的彝族首领孟获反叛,为了后方的安定,225年,诸葛亮亲征孟获。他採取“攻心为上”的策略,七次俘虏了孟获,又七次放了他。最后孟获心悦诚服地归顺蜀汉,说:“丞相天威,我再也不反了。”解除了后顾之忧后,诸葛亮便决定出师伐魏。他给刘禅写了道奏章,从刘备不幸早逝说起,说自己在军败的危难关头接受任命,文臣武将,再三劝告刘禅要“亲贤臣,远小人”,採纳有益的建议。最后他说:“今天我要出师远征,面对这张奏章泪流满面,不知该说些什幺(不知所云)”。
于是诸葛亮开始了第一次北伐。“不知所云”现在指人言语混乱,很难让别人理解。
(出自《前出师表》)
词语辨析
错误用法
陈寅恪先生上课时旁徵博引,还不时夹着所引史料的数种语言文字,这使得外语尚未过关、文史基础知识贫乏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
近义词
语无伦次、吞吞吐吐
反义词
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提纲挈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