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好歹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ù zhī hǎo dǎi,意思是指不知道是非;不领别人好意。比喻做事情也不掂量一下自己,去惹那些自己惹不起的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不知好歹
- 拼音:bù zhī hǎo dǎi
- 释义:指不知道是非
- 出处:元·郑廷玉《金凤钗》第二折
解释
不知道是非轻重。指不能领会别人的好意,也指不知道事情的轻重。
出处
元·郑廷玉《金凤钗》第二折:“做儿的不知好歹,做娘的不辨清浊。”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八七回:“那婆子不知好歹,又徯落他,打发 武松 出门。”
清 吴敬梓 《儒林外史》第二十回:“那丈人 郑老爹 见女壻就要做官,责备女儿不知好歹,着实教训了一顿。”
清 曹雪芹 《红楼梦》第二十四回:“你小人儿家,很不知好歹,也到底立个主意。”
清 曹雪芹 《红楼梦》第四十六回:袭人也帮着抢白我,说了我许多不知好歹的话,回不得主了的。
《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你我那几个侄儿实在不知好歹,新近他二房里还要把那个小的儿叫我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