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带人,你就自己做到死!》是2012年9月由如果事业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一本书籍,作者是石田淳。本书主要讲述了懂得带人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不懂的带人的危害。
基本介绍
- 作者:石田淳
- 译者:孙玉珍
- ISBN:9789866006173
- 页数:184
- 定价:NT$250
- 出版社:如果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时间:2012-9-11
- 装帧:平装
- 副标题:行为科学教你把身边的脑残变干才
- 丛书: Start +
内容介绍
让庸才成为你得力的左右手,让你该做的事只剩下1/3
想要工作轻鬆,你一定要懂得如何带人!
日本行为科学第一人,告诉你带人的诀窍!
★Book Express商业书年度排行榜第1名
★日本亚马逊四颗半星推荐
★2011年上市后,持续盘据日本各商业书畅销排行榜至今
★畅销突破100,000册
带人的关键是“行为”,而不是“心”!
你没办法改变别人的态度和个性,但是你可以改变他的行为!
善用行为科学,让你轻鬆教会别人做事,工作顿时减量!
行为科学的重点,是将焦点放在人的“行为”。
它是一种以数据为基础,分析人类行为的科学管理方法。
无论是谁、在何时或何地使用,都能够得到相同的结果!
不管是交代部属做事、带领团队工作,或是与同事一起分工合作,
行为科学都能让你轻鬆教会别人,让每个人都成为你的得力左右手,该做的事情少掉一大半!
职场上的好老师,就会是成功的领导者!
学会“教的技术”,让你不管是谁,也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放心把事情交给别人做!
◎所谓的“教”,就是引导对方做出你想要他做的行为。
◎想要让人完成工作,就要让他了解透过这样的工作能得到如何的成长。
◎教的内容,要分成能够回答的“知识”和能够去做的“技术”。
◎教的方法,一定要能非常具体的呈现。
◎每次只教三件事,不必做的事情,也要告确实告知。
◎称讚很重要,它是让人持续进行的重要动力。
◎可以训斥,但你不能生气,因为愤怒只会让人的“行为”跟着消失。
◎只要能够持续保持良好表现,就算结果不佳,也要给予好评。
本书介绍的行为科学管理方法,
将让围绕你身边的平凡人,成为你得力的左右手,让你该做的事只剩下1/3!
无论你是
◎第一次担任主管,不知道如何教人。
◎部属不成才,苦于不晓得如何培育人才。
◎下属总是无法独立作业,老是得耳提面命。
◎担任小组组长,组员做事老是不如我意,到头来自己全部包办。
◎交代同事做事,最后却搞砸了,一切从头来过。
55种教法,让你不再因为带人没带好,整天焦虑、生气、唠叨!
读者书评
◎职场上,前辈虽然会教你工作的方法,但不会教你怎幺带人,如果你现在必须带人,就一定要知道“教的方法”。
──读者kaminari
◎看完这本书,觉得行为科学真是太棒了!根据这本书的内容,我可以明确了解部下的不足,并且分析他们的行动,彻底解决了我的烦恼!
──读者JIMAX
◎生气对改变别人的行为一点帮助也没有,只有平静地训斥才能让对方朝自己希望的方向行动。收穫很大!有这本书真是太好了,感谢出版!
──读者ihara
◎这本书明确告诉我──带人时的盲点在哪里,让我知道该怎幺教人,知道要学着重视行动的结果。对如何教人感到烦恼的人,强力推荐。
──读者take
◎读完这本书后,我的想法有很大的转变,从此不再否定别人的个性、态度、心性,而只考虑他们的行动,这是一本重要的书,让我受益良多!
──读者MICHI
◎最近在带人的时候真的遇到了很大的障碍,就在备感挫折的时候,在书店发现了这本书,书里写的很多具体的方法都救了我,让我成功跨越了障碍,需要带人的人,请一定要读!
──读者araki
◎这是一本从带人者的角度,让你可以教会任何人的简单又实用的好书!
──读者sasaki
作者介绍
石田淳
研究日本行为科学(分析)管理的第一人。社团法人行为科学管理研究所所长、株式会社WILL PM International创办人、社长兼执行长、美国行为分析学会(ABAI)会员、日本行为分析学会会员。
作者曾前往美国,学习以科学方法分析人类行为的行为分析学和行为心理学。这个方法获得包括美国太空总署和波音公司在内的六百多家公司採用,在美国的企业界创造出绝佳的成绩。
返回日本后,作者将这个方法改进为“行为科学管理”。这个既科学且实用的管理方法,不讨论任何精神理论,而是将焦点集中于人的“行为”,在短时间内,便能让公司内八成的员工从“庸才”摇身一变成为“英才”,大受企业主和第一线的主管欢迎。目前,作者除了担任日本各大企业的顾问,协助解决人才培育和组织活化的问题,同时还举办研讨会或公司内的研修课程。企业界之外,作者还活跃于教育和体育界。截至目前为止,已指导超过六百家公司和一万名以上的上班族。
本书将石田式的“教法”加以整理汇集,书中介绍了基本的人才培育方法,这些都是根据行为科学管理和石田本人的亲身经验所创造出来的。
其他的作品还有以组织管理为主题的《原来这样做才有效》、《想辞职?再等一年!》(Magazine House)、《组织大幅改变的“最大报酬”》(日本能率协会管理中心)和《超级下属管理学》(Index Communications),以及自我管理的畅销指南《绝对做得到的持续术》、《超级实践力》(三笠书房)和《用行为科学改变人生》(Forest出版)等书。
作品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教”之前必须知道的事
01行为科学中“教”的技术
02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行为”,而不是“心”
03什幺是“教”?
04无论是小孩或大人,都希望获得认可
05不要一开口就谈工作
06离职率和沟通的程度成反比
第二章 上司应该做的事
07掌握下属的工作动机和目标
08让对方了解你人性化的一面
09讨论自己的失败故事而非成功经验
10使用“教的技术”,就能够缩短培育人才的时间
11培育人才其实很简单
12如何了解下属的烦恼
13在认定是下属的错之前,请先反省自己
第三章 你能为下属做的事
14将教的内容分为“知识”和“技术”二种
15请回想一下你如何要孩子帮你跑腿?
16彻底“分解”优秀员工的工作状况
17了解下属知道什幺?能够做什幺?
第四章 怎幺教?
18以具体的语言指示或指导下属
19具体告知下属应该採取的行动
20小心使用在公司内经常说的话
21优秀的领导者擅长翻译
第五章 教到哪里?
22将目标换成具体的“行为”
23在达成长期目标的过程中,设定短期目标
24无论是要教导或指示,每次仅限三件事
25製作“不必做”清单
26除了份内的工作,也要教导下属工作的意义和全貌
27不要相信“我懂了”这句话
28将“理解”转变成“能够”所需的支援
第六章 称讚很重要
29利用考满分的成功经验支持下属成长
30培养“思考能力”也需要分解行为
31为什幺需要“称讚”?
32如何“强化”行为?
33给不擅长称讚下属的主管的建议
第七章 “训斥”和“生气”是不同的二件事
34为什幺可以训斥,但是不可以生气?
35训斥他人时,该做和不该做的事
36重点在于谁负责称讚和训斥
第八章 为了让下属保持良好表现
37抛弃动机的神话
38“强化”教学内容,让下属继续保持
39计算行为的数目,给予正确“评价”
40利用定期回馈完成指导
41你能够把工作交给下属或新进人员吗?
42慎选“强化”的行为
第九章 这个时候该怎幺办?
43面对任何下属,“教法的基础”都一样
44年长的下属
45二度就业的员工
46因理想和现实的落差而烦恼的新进人员
47优秀的员工
48兼职和派遣人员
49外籍员工
第十章 教导的对象人数较多时
50在下属的大脑中画空格
51为什幺要写?要写些什幺?
52石田式研讨会的法则
53提高学习效果的九种方法
54读书会等活动的流程安排
55活用照片和图片
结语
第一章 “教”之前必须知道的事
01行为科学中“教”的技术
02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行为”,而不是“心”
03什幺是“教”?
04无论是小孩或大人,都希望获得认可
05不要一开口就谈工作
06离职率和沟通的程度成反比
第二章 上司应该做的事
07掌握下属的工作动机和目标
08让对方了解你人性化的一面
09讨论自己的失败故事而非成功经验
10使用“教的技术”,就能够缩短培育人才的时间
11培育人才其实很简单
12如何了解下属的烦恼
13在认定是下属的错之前,请先反省自己
第三章 你能为下属做的事
14将教的内容分为“知识”和“技术”二种
15请回想一下你如何要孩子帮你跑腿?
16彻底“分解”优秀员工的工作状况
17了解下属知道什幺?能够做什幺?
第四章 怎幺教?
18以具体的语言指示或指导下属
19具体告知下属应该採取的行动
20小心使用在公司内经常说的话
21优秀的领导者擅长翻译
第五章 教到哪里?
22将目标换成具体的“行为”
23在达成长期目标的过程中,设定短期目标
24无论是要教导或指示,每次仅限三件事
25製作“不必做”清单
26除了份内的工作,也要教导下属工作的意义和全貌
27不要相信“我懂了”这句话
28将“理解”转变成“能够”所需的支援
第六章 称讚很重要
29利用考满分的成功经验支持下属成长
30培养“思考能力”也需要分解行为
31为什幺需要“称讚”?
32如何“强化”行为?
33给不擅长称讚下属的主管的建议
第七章 “训斥”和“生气”是不同的二件事
34为什幺可以训斥,但是不可以生气?
35训斥他人时,该做和不该做的事
36重点在于谁负责称讚和训斥
第八章 为了让下属保持良好表现
37抛弃动机的神话
38“强化”教学内容,让下属继续保持
39计算行为的数目,给予正确“评价”
40利用定期回馈完成指导
41你能够把工作交给下属或新进人员吗?
42慎选“强化”的行为
第九章 这个时候该怎幺办?
43面对任何下属,“教法的基础”都一样
44年长的下属
45二度就业的员工
46因理想和现实的落差而烦恼的新进人员
47优秀的员工
48兼职和派遣人员
49外籍员工
第十章 教导的对象人数较多时
50在下属的大脑中画空格
51为什幺要写?要写些什幺?
52石田式研讨会的法则
53提高学习效果的九种方法
54读书会等活动的流程安排
55活用照片和图片
结语